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344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卷第六单元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A卷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

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

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

这些战争

A.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

D.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

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

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

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4.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

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

A.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B.科举制日臻完善

C.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

D.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

5.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6.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7.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8.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

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

这反映了明朝

A.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9.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在阿提卡地区颁布法典,刻在16块白色旋转木板上,史称《阿提卡法典》,内容包括解负令、按财产划分等级、成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促进工商业发展等。

这一法典

A.基本满足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要求

B.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C.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的成熟

10.雅典公民有权对公民大会已通过的决议提出控诉,如理由正当,陪审法庭将废除该决议,并处罚责任人。

如控诉证据不足,则要处控诉者巨额罚金。

据此可知雅典

A.决策的科学在于制度B.雅典的民主重视程序

C.民主监督机制合理D.公民享有法律否决权

11.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

“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

”这反映出罗马法

A.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

C.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

12.西汉成帝时的东海郡有精确数字的吏民比例为1:

633,而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官员占公民人数仅约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

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罗马

A.法制完备,规范人们的行为

B.城邦自治,人们独立性较强

C.军力强大,保障社会安稳

D.疆域狭小,政府事务较少

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A.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

B.英国上下院制的翻版

C.出于对总统行政权的牵制

D.追求直接民主的体现

14.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56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

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

这反映出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B.长期的腐败问题得以解决

C.工人阶级获得议会选举权

D.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变革

15.德国宪法规定: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造成这种政治现状的主要原因

A.德意志政治体制有其两面性

B.选民的参政权力受到政府限制

C.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D.容克地主阶级在统一过程中掌握了政治经济权力

16.1879年起,欧洲旅行家毕晓普夫人先后在中国的广州、东北及中西部旅行。

1896年,毕晓普夫人从上海出发,途经九江、汉口、沙市、宜昌、长江三峡、奉节、万县、成都、灌县、汶川、理县、马尔康、重庆等地,之后还出版了配有作者拍摄的113幅照片的书-《1898:

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近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

B.通商口岸受西方影响较大

C.中国内地具有一定开放性

D.欧洲加紧在华的殖民活动

17.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

该现象反映

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

D.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

18.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

这反映出

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

C.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

D.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

19.下图为沈泊尘于1919年创作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出

A.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形成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上被推翻

C.工人阶级力量初步得到体现

D.人民群众成功捍卫领土主权

20.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国民党顽固派对皖南新四军发动突然袭击,造成新四军重大损失。

事变发生后,中共决定“不宜借此事件与国民党决裂”“在全国主要的实行政治上全面大反攻,但在军事上除个别地区外,以暂时不反攻为妥。

”此举的出发点是

A.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B.维护全民族抗日的大局

C.争取国际国内舆论支持

D.团结国民党内进步势力

21.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A.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

B.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

D.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22.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

“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23.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

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

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

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24.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

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

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

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

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

25.美国政府将1973年定义为“欧洲年”,并试图以此对大西洋关系进行再定义,对此法国驻欧共体外交官评价:

“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

”这反映了

A.世界格局已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B.美国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

C.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美欧关系

D.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走向衰落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29四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

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

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材料二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

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

“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申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别(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

”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均摘编自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