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2542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

《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家史略 上篇Word格式.docx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界之上,眇眇大罗;

上无色根,云层峨峨;

唯有元始,浩劫之家。

三代天尊者,过去元始天尊,见在太上玉皇天尊,未来金阙玉晨天尊。

道之为用也,无言无为;

道之为体也,有情有信。

无为则任物自化,有信则应用随机。

自化则冥乎至真,随机则彰乎立教。

《经》曰: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此明太上浑其心,而等观赤子也。

《书》曰:

不独亲其亲,天下皆亲,不独子其子,天下皆子。

此明圣人体其道,而慈育苍生也。

中国道家代系长远,纵观道家文化的起源于相传的古迹及现有的历史资料,可知道家的史系,可源自三黄五帝的远古时代,故叙道家史系,需从三黄五帝而起。

凡民族之习俗文明,皆延续于对宇宙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庶物的信仰崇拜,至而建立人文哲学思想,更进而确定精神文明基础。

中华原始科学,哲学文明,孕育时间经历五千余年,空间纵横一万余公里,直至二十一世纪。

 

 

三皇五帝 

(公元前1.5万年—公元前2225年)

(三皇为伏牺、神农、黄帝。

五帝为少昊、颛顼、高辛、唐、虞。

包牺氏又称伏牺氏,据专家学者考证,伏牺氏故里为甘肃天水,约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山顶洞人”,距今约八千年以上,其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伏牺氏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

传说伏牺氏:

正姓氏,制嫁娶,做网罟,画八卦,造琴瑟,定官职,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道”之始者,并兼原始科学发明,天文、地理、人文等学家,无所不能,其记载颇多。

《古今图书集成》曰:

上古伏牺时,龙马负图出河,其图之数,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牺测之,画八卦。

《隋志》曰:

伏牺仰观天,俯察地,依据太极图,河图,洛书,刨制包括日、月、五星运动规律。

《易》曰:

伏牺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孔子曰:

《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三古者:

伏牺至尧舜为上古,上古尚象。

夏,商,西周为中古,中古尚占。

东周春秋战国为下古,下古尚辞。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

炎帝可说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

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历史上唐、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三皇有以天皇、地皇、人皇为名。

五帝位序中,太昊伏羲居于北辰,炎帝居于南方,少昊颛顼居于西方,帝喾居于东方,黄帝居于中位。

三皇五帝尚未被人们接受为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人物,仍被普遍地看作是神话传说。

但是,三皇五帝时代作为中国文明早期阶段的称呼,符合中国历来的认识,又大体符合考古发现的上古文化面貌,应当成为夏代以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性名称。

从三皇五帝断代工程中,考古年代表上显示:

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斐李岗文化等阶段性,均与古代同期的冰河洪水天灾相终始。

因此,可以肯定不同文化的更替,是由于上古洪水和海洋进退引起,并同时引发三皇五帝时代的更替,三皇五帝的诞生,就是面对天灾人祸挺身而出的驭世英雄;

三皇五帝时代也就是战胜自然灾害后,又创造了更辉煌的人类文化与文明智慧的延续。

对于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考古未必能再现原貌。

但有学者据贾湖遗址占卜实物考证,伏牺作八卦是可信的。

据《史记.天官书》和易洛魁人、玛雅人的实际表明,黄帝考定星历、牺和占日、常牺占月、蚩尤明天道是史实。

二十八宿产生很早,黄帝时已在应用是千真万确的。

文献可以通过考古以外的途径验证,拘泥于出土文物有时反而会低估上古文化的水平。

夏 

(公元前2224年—公元前1766年)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

朴实质直的天文时代

“道”之一字,上下交通,联系形上,形下的全环,博大精深,后世道家与道教即渊源“道”字的观念而加以扩充,故言:

“黄老之术”皆为道家与道教的通称,如司马迁所言:

“黄帝者,学者之共术也”。

这意味深着,中华民族文化原始渊源于黄帝的学术。

后世道教称黄帝学道于广成子。

“广成”即集其大成之意。

道家的天人合一,人神同体,天道观念,都基于上古三代“尧,舜,禹”的文明思想。

五星聚会

公元前1953年2月中旬至3月初,在黎明时分的东方地平线上,土星、木星、水星、火星和金星排成一列,在2月26日,五大行星之间的角距离小于4度。

这种奇异壮观的天象,很可能在古人记忆中流传下来,因此可以作为估定夏代年代的参考。

据学者计算,在公元前1953年2月26日,有一次很好的五星聚会。

经对夏代立国前后的五星聚合重新推算,也证实了这次五星聚会是迄今五千年中最难得的一次。

商 

(公元前1765年—公元前1046年)(索隐契始封商,其后裔盘庚迁殷)

(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

颤"

字去掉"

页"

)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迁殷后)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敬鬼神的尚鬼阶段

自大禹以后,夏代的人文形态,延续着“天地人”的文化学说“尚忠”朴实的阶段,到商汤以后却变为特别注重天神鬼神的信仰,神道设教的思想,是故也称为“尚鬼”阶段。

从此建立了十天干,十地支,五行八卦,六十花甲等抽象概念的神秘理论法则。

月食五次

商代后期年代学研究,以殷墟文化甲骨分期和测年与殷墟分期相印证,结合文献记载、甲骨文天象记录和历法材料的研究来完成。

工程还对甲骨文中可能的日月食记载进行学科交叉研究。

记载中武丁在位到祖庚年代卜辞中五次月食记录的可信性,之后,学术界没有争议。

在3000多年前、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范围内,竟有五次月食记录,这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的奇迹。

天文计算表明,在公元前1500-前1000年间只有一组年代既符合卜辞干支,又符合月食顺序:

癸未夕月食,公元前1201年;

甲午夕月食,公元前1198年;

己未夕向庚申月食,公元前1192年;

壬申夕月食,公元前1189年;

乙酉夕月食,公元前1181年。

商代后期指盘庚迁殷至商朝灭亡,其间经八世十二王。

根据最新发现,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是商后期都城所在。

中国文明是古代世界上少数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与古代埃及、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古代印度并称,又是四大古代文明中惟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传流的文明。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重要历史时期。

中华民族一贯以历史的源远流长著称于世。

但是,中国传世文献上记载的古代确切年代,在公元二千年前,有科学依据的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在这以前,就存在大量疑难和分歧。

这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缺憾,是学术界和广大公众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幸好,1996年5月16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历时五年终于告捷。

西周最大的考古遗址,是位于山西曲沃的天马—曲村,是晋国的早期都邑,总面积达8.75平方公里。

西周 

(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771年)(西周建立至秦统一称先秦)

(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共和、宣王、幽王)

以人为本的文明

武王伐纣克商,周朝建国,武王文王,周公父子,综罗上古文化思想,归纳统一,建立了以人为本,由人而上通天文,下及地理,旁通物理的人文文化体系,所以,孔子推说三代以来的文明,特别赞许周代文明,并以归纳为“道”。

而周代的思想,尽是中国道家上古传说文化的天下。

东周 

(公元前770—476年)(春秋)

战国 

(公元前475—221年)

春秋战国的神仙方士

东周平王之世,人文思想奔放,道统分扬,百家兴起,术数学习自由,老子,列子,庄子,杨朱等出位,各有著述,墨家以墨翼为中心,兵家以孙子,吴起等为代表,以马骏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申不害,韩非等人为代表的法家,以惠施,公孙龙之寿为代表的名家,鬼谷子,苏秦,张仪等也独树一帜,各执牛耳,由此,术数分科,道家之学分脉,各主所见,导致名家风气开展,自成流派,道家神仙方士的学术渐次演变为后世道教的雏形。

秦 

(公元前221—207年)

秦汉时期的道家术数

秦始皇赢政统一中国,道家术数被力求统一,致使诸子百家学说一齐被扼杀,至到始皇晚期,又开始了道术门户,秦始皇除了倾心于上古的帝王封禅之举,也致力于方士神仙之说,以求长生不死之方。

由此可见,在秦始皇时期,神仙方士等流派,并未受焚书坑儒的影响,依然甚为活跃,因此种下了汉代阴阳术数,神仙道士发展的根源。

汉(西汉) 

(公元前206—公元24年)

道教学术的孕育期

汉初,承文,景两个朝代以来的休养生息,朝野安定,所引用的黄,老政治作风,以无为而治,用弱用反的阴柔手段,造就了一般社会也崇尚道家学说的风气,道家哲学思想的运用,也造就了无数神仙之术的发展,至而开启后来东汉,魏,晋之列家神仙方士思想的基础,再演变而有北魏正式道教的形式,在这时期,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天神信仰,巫盏邪术,也一起流传至今,道家名著《枕中鸿宝》《淮南子》等名著,也随武帝时代应运而出。

 

汉(东汉) 

(公元25—220年)

谶纬预言之术

东汉复国,循西汉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之风。

光武帝推崇图谶,影响了后来的谶纬预言之说与阴阳术数大加流行。

如附会于五形,八卦,天干,地支的焦赣,京房费长房,夹辅图谶并延续汉末卦气,变通,升降爻辰纳甲等互相掺杂发展,再增于印度天象学,神人神兽等名称,促使天地之间,弥漫一片神秘的气氛。

此外,由上古“祝由”巫术,咒语的流行,配合原始象形文字,图滕观念,再与印度门教法术共同交流,深入民间,引至斋醮告天,披发仗剑,画符念咒等神通,由民间再反应至皇室朝野,即成为汉末,魏,晋以后的道教典范。

公元166年襄楷上疏汉桓帝刘志曰:

“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

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

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祚哉!

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汉明帝时代,佛教入注中华,道佛较法,见载于佛道论。

魏,蜀,吴(三国)

(公元220----265年)

晋(西晋) 

(公元265—316年)

晋(东晋、十六国) 

(公元317—420年)

诸山道士

汉末,恒帝,灵帝时代,有沛国丰县人张道陵,初名陵后名道陵,字辅汉,造作道书,以感百姓,从受学者,出五斗米,故称米贼,后也称其为五斗米道。

三国志张鲁传云:

“以鬼道教民”。

后来张氏子孙,迁居江西龙虎山,宋后封号尊之为天师。

东汉时期有吴人魏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

以周易,老子,庄子之学,融合而著《参同契》一书,以说明修炼神仙方术的不易原则,并使丹道养生修炼方法成为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参同契》一书也成为千古丹经鼻阻,魏伯阳也成为“火龙真人”。

汉末,灵帝中平元年,巨鹿人张角,设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师,以黄,老之术,奸合鬼史,持九节仗为符祝,驰赦诸方,衣着黄巾,自称天公将军,其第称地公将军,以三官手书,然小人昏愚,竟共事之。

此类道术妖言惑众,惟恐天下不乱,阴谋政治,宜引以为鉴。

在东晋时期,许旌阳(许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