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
《内部审核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核程序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实施责任…………………………………………………………………
(2)
5管理要求…………………………………………………………………(3)
5.1审核频次………………………………………………………………(3)
5.2审核准备………………………………………………………………(3)
5.3现场审核………………………………………………………………(3)
5.4审核总结………………………………………………………………(4)
5.5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5)
6记录……………………………………………………………………………(5)
6.1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R05—01)……………………………………(6)
6.2内部审核检查表(R05—02)………………………………………………(7)
6.3会议签到记录表(R05—03)…………………………………………(8)
6.4内部审核记录表(R05—04)………………………………………………(9)
6.5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R05—05)………………………………………(10)
6.6内部审核不合格项分布表(R05—06)……………………………………(11)
6.7内部审核报告(R05—07)…………………………………………………(12)
1范围
本程序依据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标准和本局《质量手册》编制,考虑了GB/T24001—1996idtISO14001:
1996标准的有关要求,适用于局内部对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单位、部门和产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验证、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2相关文件
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标准;
GB/T24001—1996idtISO14001:
1996标准;
本局《质量手册》、《环境管理手册》和其他体系文件;
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与顾客签订的合同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参照本局《质量手册》及《环境管理手册》中的术语解释。
质量管理体系:
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管理体系。
即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经协商的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员:
被委派实施审核的人员。
(审核员应在个人的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审核经历等方面具有相应资格)
4实施责任
该程序由局管理者代表分管,局企业管理部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单位和部门配合完成审核工作。
鉴于局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较大,内部审核分级进行,各公司也应按该程序要求组织实施本公司内部的审核。
5管理要求
5.1审核频次
局总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面审核,各公司每年自行组织一次审核,审核方案在年度贯标工作安排中明确。
审核方案的策划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当内外情况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出于持续改进等目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追加审核。
5.2审核准备
5.2.1局企业管理部根据年度内部审核工作安排,协助管理者代表做好每次审核的组织工作,确定审核范围。
5.2.2局组织的审核由管理者代表确定审核组长、审核员,审核组长布置审核分工和要求。
各公司的内审工作由贯标分管领导组织,贯标主管部门和环境主管部门协助进行。
5.2.3由审核组长根据年度安排和拟审核过程及区域的重要性,制定审核实施计划(R05—01),并在实施审核前将审核实施计划传达至受审核方。
5.2.4审核员应根据审核依据和分工范围编制检查表(R05—02),说明审核的要点和应查看的资料,以保持审核工作有计划地进行。
质量审核要点和查看的资料应包括工程质量、技术资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并应以工程现场、技术资料、记录为重点,同时关注与施工总承包相关的质量活动的结果。
环境审核应工程现场为重点,检查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查看实施结果的记录资料。
5.2.5审核实施计划由审核组长负责保存,审核结束后连同其它审核资料一并交局企业管理部。
5.3现场审核
5.3.1审核正式开始时,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审核组全体成员、受审核方负责人及有关业务人员参加,做好与会人员签到记录(R05—03)。
首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a)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成员;
b)说明审核的目的、性质、范围、依据和时间安排;
c)说明审核所采取的方法及审核顺序;
d)确认受审核方已指派联络员,所需资源已齐备;
e)确认末次会议的时间,以及审核期间与受审核方沟通的时间安排;
f)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局部审核或受审核区域较分散时,首次会议可以简化,但有关事项应与受审核方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沟通。
5.3.2审核员按照检查表实施审核,收集客观证据,并做好记录(R05—04)。
记录应如实反映受审核方相关质量活动的真实情况,字迹清楚、易懂,具有可追溯性。
5.3.3审核员可通过面谈、查阅文件资料和现场观察来进行判断,必要时实施测量。
5.3.4在审核过程中,对发现的不合格项/不符合项,审核员应及时向受审核方有关人员提出,以便取得对不合格/不符合事实的共识。
5.4审核总结
5.4.1按计划完成现场审核后,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核组会议。
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审核情况,汇总、评定不合格事实,对受审核方的体系运行情况作出评价,并填写“不合格项报告”(R05—05),绘制不合格项分布表(R05—06)。
5.4.2由审核组长和受审核方负责人就审核结果交换意见,对所有提出的不合格项的事实应得到受审核方有关人员的认可。
对有争议的事实,必要时审核组长可要求审核员再次核实,以确保审核结论正确。
5.4.3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审核组全体成员、受审核方负责人及有关业务人员参加,做好与会人员签到记录(R05—03)。
末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由审核组长代表审核组报告审核的总体情况,必要时所有审核员对审核的情况进行讲评;
b)宣读不合格项报告和审核结果,就体系运行及其各项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标准或体系文件的规定,以及对实现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性做出审核结论。
c)对达不到不合格项程度、但有可能发展成为不合格的事项,作为观察项提请受审核方注意。
d)就受审核方提出的不同意见作出解释或说明。
e)要求受审核方针对不合格项提出纠正措施计划,明确完成期限,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5.4.4局实施的审核任务完成后,由审核组长组织编写“内部审核报告”(R05—07),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内审报告原件由企业管理部留存,复印件分送局领导和受审核方。
5.4.5公司自行完成的内部审核,报告由公司贯标分管领导审批,报局企业管理部备案。
5.4.6局企业管理部把审核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5.5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
5.5.1受审核方应根据“不合格项报告”制定纠正措施(见《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经公司贯标分管领导审批后,由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5.5.2在规定的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日期后,发生在公司和项目的,由公司贯标分管领导组织进行跟踪验证,做好记录(见《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局总部实施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由局企业管理部负责;
涉及局企业管理部本身的纠正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跟踪验证。
6记录
6.1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R05—01)
6.2内部审核检查表(R05—02)
6.3会议签到记录表(R05—03)
6.4内部审核记录表(R05—04)
6.5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R05—05)
6.6内部审核不合格项分布表(R05—06)
6.7内部审核报告(R05—07)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R05—01)
受审核方:
编号:
审核范围
审核依据
审核组成员
日程安排:
审核组长:
年月日
管理者代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R05—02)
受审核方
审核编号
审核内容
检查表号
标准条款
审核要点
审核方式
审核员:
会议签到记录表(R05—03)
□首次会议□末次会议编号: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姓名
部门/单位
职务职称
职务/职称
内部审核记录表(R05—04)
编号:
审核记录:
部门负责人
陪同人
审核员
注:
背面记录的内容同样有效。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报告(R05—05)
受审核方:
编号—序号:
不合格事实:
不符合□GB/T19001—2000□GB/T24001—1996标准条款规定。
不符合局体系文件:
第条规定。
部门负责人:
内部审核不合格项分布表(R05—06)
受审核单位:
部
门
不合格
项数
标准
条款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