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2175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专题1基因工程综合检测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准确把握基因工程的步骤、基因工程的工具。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操作

B.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中直接分离得到的

C.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表达

D.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解析]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三种。

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只能证明目的基因已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要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

3.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答案] C

解析] 甲方法是以细菌中的DNA为基础,用限制酶进行切割,它包括了细胞所有的基因,可以建立基因组文库,并且可以从中选出所需的目的基因,不需要模板,不需要原料。

而乙方法是用反转录的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它只能得到生物的部分基因,基因中只有编码区,所以组成的是该细菌的cDNA文库。

4.中美科学家通过改变一种名为NR2B的基因研制出了转基因超级小鼠Hobbie-J,Hobbie-J比普通老鼠更加聪明,大脑运转更加迅速,它能够轻松完成迷宫任务。

下列关于Hobbie-J产生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NR2B基因可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

B.改变后的NR2B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可直接注入小鼠受精卵内

C.通常采用显微注射法将改变后的NR2B基因重组质粒导入小鼠受精卵内

D.可采用基因探针检测改变后的NR2B基因是否导入小鼠体内

答案] B

解析] 目的基因可通过PCR技术扩增;

获取的目的基因需与载体结合成重组质粒后才可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的受精卵内,直接导入的目的基因不能在小鼠体内表达;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基因探针。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等

C.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D.外源基因插入到转基因生物染色体DNA上后就能够表达

解析] 外源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不一定表达,所以需进行基因工程的第四步: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用来确定基因是否表达。

6.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如下图所示),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

若想用基因工程并通过土壤农杆菌向某种植物中导入抗旱基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

B.将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时,可以用Ca2+处理细菌

C.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培育出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

D.若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

7.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供体

剪刀

针线

载体

受体

A

质粒

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

DNA连

接酶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大肠杆

菌等

B

C

D

解析] 供体在基因工程中是指提供目的基因的个体,受体是指接受目的基因或者重组表达载体的个体。

8.如图是利用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及有关问题。

①是Ti质粒,作为目的基因的运输载体;

②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B错误;

④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可能不能转录或者不能翻译,或者表达的蛋白质不具有生物活性,因此不一定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C错误;

⑤转基因生物,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说明含有目的基因,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

本题知识中,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是生要的考查点。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转录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解析] 通过流程图分析,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过程①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过程②为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该过程应用高温使DNA双螺旋解开,不需要解旋酶;

过程③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氯化钙溶液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利于基因表达载体进入受体细胞;

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就成为工程菌,因此,过程④为目的基因的检测,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大肠杆菌的第一步是用DNA分子杂交法。

10.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操作把外源基因转入适当的生物体内,并在其中进行表达,它的产品还是该基因编码的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B.蛋白质工程的产品已不再是天然的蛋白质,而是经过改造的,具有了人类所需要的优点的蛋白质

C.蛋白质工程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定向地改造天然的蛋白质,甚至于创造全新的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解析]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其目标是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定需求,对蛋白质结构进行分子设计,但因为基因决定蛋白质,因此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归根到底,还需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操作,按要求进行修饰加工改造,使之能控制合成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11.(·

台州检测)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同一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mp和tet是一对等位基因,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B.质粒指细菌细胞中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的DNA和动植物病毒的DNA

C.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氢键

D.用质粒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解析] 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且控制相对性状,因而基因amp和tet不是一对等位基因,但它们常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

动植物病毒的DNA不是质粒。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非氢键。

由于限制酶已破坏了tet基因,因而四环素抗性基因不能表达,故该菌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12.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

而且这些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鸡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该过程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

D.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解析] 据题意可知这些鸡属于转基因动物,是基因工程的产物,不属于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愿望,通过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定向变异。

13.(·

潍坊模拟)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A.反转录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D.解旋酶

解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DNA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并将其断开;

DNA连接酶作用是恢复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断开的磷酸二酯键,将两条DNA链连接起来,故二者作用部位相同。

14.(·

杭州模拟)对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解析] 据图分析,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C之间;

酶作用具有专一性,如果甲中G发生突变,则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破坏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可恢复磷酸二酯键,它们都作用于a处。

15.(·

福州检测)据下图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结合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应用限制酶Ⅰ、Ⅱ同时切割二者

B.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C.与启动子结合的应该是RNA聚合酶

D.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也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解析] 将质粒与目的基因进行切割、连接时,不能保证二者全部成功连接,因此,导入了原质粒的受体细胞中能检测到标记基因的表达产物,但是不会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16.(·

泰安检测)蛛丝的强度和柔韧度得益于蛛丝蛋白的特殊布局,使它产生了一个由坚硬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构成的混合区域。

有人试图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测出其相应的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

此过程运用的技术及流程分别是(  )

A.基因突变;

DNA→RNA→蛋白质

B.基因工程;

RNA→RNA→蛋白质

C.基因工程;

D.蛋白质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