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活动记录Word文件下载.docx
《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活动记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活动记录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病区抢救药品
1、科室根据自身特点配备相应品种的抢救药品。
2、抢救药品备有一定的基数,使用后及时补充,并有记录。
3、每月定期检查抢救药品的效期,距离有效期半年的药品标记明显标识,距离有效期3个月的药品,到药房更换,并有记录。
4、抢救药品管理责任人为科护士长。
二、常用药品
1、常用药品基数合理,摆放整齐有序,有明显标识。
2、高危药品专柜加锁保管,有明显标识。
4、生物制品放置于冰箱中2-8℃冷藏。
5、常用输液分类摆放整齐有序,先进先出。
6、每月定期检查常用药品效期。
三、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a、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
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DDDs以下。
(注意:
上述数据根据科室责任状填写)
科室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临床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主题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反馈处理:
记录者:
半年小结
年度总结
徐州市中心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职责
为加强各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避免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根据有关要求,成立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监管、促进本科室临床合理用药,其职责如下:
一、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徐州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徐州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徐州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制度》,《徐州市中心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对本科室临床用药进行合理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干预与改进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二、管理小组成员应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列为科室管理、查房等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治疗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与监管。
三、认真贯彻落实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定期抽取本科室住院病历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各医疗组进行整改,点评内容如下:
(一)用药适宜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
1.适应症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她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二)超常用药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该当判定为超常用药:
1.无适应症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三)超说明书用药
门急诊、病区等用药不得超出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
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适应症的,应书面说明经验治疗方案及依据,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备案并在使用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落实分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住院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主治医师根据诊断与患者病情开具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必须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会诊记录留存病历中备查),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任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会诊人员:
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
因抢救生命垂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一天用量,并于24小时之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审批手续。
严格履行抗菌药物使用申报审批手续,凡越级使用抗菌药物或三联以上用药时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必须填写审批表,科主任签字并在24小时内报医务处备案。
(五)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征:
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
I类切口高危因素: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按年龄大于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恶性肿瘤放化疗、免疫功能低下或营养不良等。
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当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
清洁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的,用药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选择抗菌药物。
应严格控制氟喹喏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六)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临床各科应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接受限制使用级以上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当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选择用药。
全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应不低于30%。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四、加强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贯彻落实《徐州市中心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天,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门诊处方原则上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在治疗,尽可能避免联合用药。
需要联合用药的,只能选择两种一线抗菌药物,且使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天;
严禁3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结核、抗麻风等治疗除外)。
五、对存在问题的病例,管理小组根据患者病情有权提出更改治疗方案及用药。
六、对管理小组提出更改治疗方案有争议的或拒绝更改者,管理小组有权向医务处及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或向医务处申请全院会诊。
七、对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应有检测报告记录,并应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E)报告表上报给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设在临床药学部)。
八、各临床科室每月底将本科室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月报表上报医务处与临床药学部。
九、临床各科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将作为临床科室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依据,对未按相关制度执行的或执行不力的医务人员及所在科室进行经济处罚。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科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医师晋升、评先、评优重要指标,实行责任追究制。
徐州市中心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
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
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就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就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就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
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具体分级目录见附表。
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1、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监管管理。
2、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