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精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六国论》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精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二精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史》苏洵传
(二)了解背景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
岁币"
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
六国"
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
六国破灭之道"
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三)文体知识
论:
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
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
六国破灭之论"
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三、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独立"
(不看"
注释"
,不借助"
工具书)完成下列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洎⑵燕、赵之君⑶暴霜露⑷抱薪救火⑸率赂秦耶
⑹思厥⑺小则获邑⑻革灭殆尽⑼与嬴⑽草芥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暴秦之欲无厌(通)
⑵当与秦相较(通)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4.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5.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至于颠覆古义:
;
今义:
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⑵其实百倍古义:
实在的,事实上。
⑶思厥先祖父古义:
父亲的父亲。
⑷可谓智力孤危古义:
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
⑸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6.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名词的活用
①日削月割
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以地事秦
⑵形容词的活用
①不能独完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③始速祸焉
④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⑶动词的活用
①盖失强援
②秦以攻取之外
③李牧连却之
7.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②斯用兵之效也
⑵倒装句①苟以天下之大
②赵尝五战于秦
③其势弱于秦
⑶省略句①奉之弥繁
②侵之愈急
③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⑷被动句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洎牧以谗诛
.文学常识填空
《六国论》选自,作者,北宋散文家,与其子、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
三苏"
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重点突破
(一)夯实基础--结合老师讲解,落实"
课前三"
及相关文言基础知识
(二)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
1.阅读第一、二段,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两个分论点各是什么?
(2)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阅读第三段,思考以下问题
(1)本段中,哪一句可以概括第3段的中心意思?
(2)本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述赂秦的危害?
(3)本段,印证了哪一个分论点?
4.阅读第四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四段中,哪一句能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2)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和不同地点?
(4)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5.阅读第六段,概括其中心。
二、当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患:
忧患。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向使:
以前假使。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
加速。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洎:
及,等到。
3.下面句中"
于"
的用法与"
其势弱于秦"
的"
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下列加点的词语和"
理固宜然"
中的"
理"
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削月割B.会盟而谋弱秦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始速祸焉
5.请画出《六国论》一文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课时
1.进一步梳理本文的论述结构,体会议论文的"
严谨"
(内容方面,结构方面)
2.比较阅读,质疑问难,深入理解"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的创作原则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小组讨论:
交流各人所画出的本文的"
结构示意图"
,逐步达成共识
二、深入探究下面问题
(一)"
荆轲刺秦"
,一直是千古美谈,可是,苏洵却在《六国论》中说: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的这一推论能否成立?
(二)"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在此,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
(三)苏轼〈题西林壁〉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面对"
六国灭亡"
的历史事实,二人却各抒己见。
阅读苏轼的〈六国论〉,分析并概括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论
苏轼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
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
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
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
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
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
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
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
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
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
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问题: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比较阅读以下:
贾谊〈过秦论〉,杜牧〈阿房宫赋〉,苏辙〈六国论〉。
以深入理解"
(唐白居易)的创作原则,以深入总结"
国家兴亡的历史教训"
[阅读提示]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议文,从秦亡的教训"
过秦"
的角度立意,提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的观点,借古规汉:
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训立意,提出"
秦爱纷奢"
而亡国的观点,借古讽今:
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苏辙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要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的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北宋外有契丹、西夏强敌,作者属于主战派,所以特别强调内部团结的重要性。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拓宽视野
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
《过秦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
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
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
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
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
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
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
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
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感悟历史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
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
江山不改人已换"
的历史变迁。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
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
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
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
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
后人称之为"
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