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0099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到来,互联网交互、开放、整合的特征使得网络素养的内涵进一步延伸。

2013年,美国学者霍华德·

莱茵戈德以“NetSmart”定义网络素养,认为素养是技能和社交能力的结合。

注意力、垃圾识别、参与、协作、网络智慧人是网络素养的五个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从网民参与的角度,表述了个体通过网络进行资源配置和协同合作的过程,是目前较为通用的网络素养定义。

[1]还有将网络素养归纳为十条标准:

①认识网络——网络基本知识能力;

②理解网络——网络的特征和功能;

③安全触网——网络高度安全意识;

④善用网络——网络信息获取能力;

⑤从容对网——网络信息识别能力;

⑥理性上网——网络信息评价能力;

⑦高效用网——网络信息传播能力;

⑧智慧融网——创造性地使用网络;

⑨阳光用网——坚守网络道德底线;

⑩依法用网——熟悉常规网络法规[2]。

综合当前的网络素养概念与标准,本文从未成年人的用网道德规范、网络安全意识、网络运用中家庭作用三大方面分析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与网络安全情况。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2020年“第十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以下简称为调查),分析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的基本情况,探究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面临的问题,并对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和网络保护提出相应建议。

二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未成年人的用网道德规范

1.多数未成年人表示发表网络言论时,具有自我约束意识

多数未成年人在上网时较为谨慎,表示不会放纵自己的网络言论。

调查显示,33.2%的未成年人表示仍和平常一样说话,44.3%的未成年人表示自己在网上的言论比平常更谨慎,仅10.2%的未成年人表示在网上发表言论比平常更随意。

这说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的网络表达能够自我约束,具有较高的自律意识(见图1)。

图1未成年人网络上发表言论自我约束情况

2.多数未成年人网上言行积极正面,对个人网络言行持负责任态度

调查显示,73.6%的未成年人表示几乎没有在网上主动骂过人,13.1%的未成年人较少主动骂人(见图2)。

同时,对于网络言行负责观点持积极态度的占84.9%(完全同意及基本同意),持消极态度的仅占8.9%(基本不同意及完全不同意)(见图3)。

图2未成年人网上骂人行为的情况

图3未成年人对网络言行负责观点的态度情况

3.半数未成年人会考虑自己网络言行对他人的影响

多数未成年人在发布网络信息或观点时会考虑到对他人的影响。

调查显示,对于考虑对他人影响持肯定态度的占51.9%(总是及经常),20.9%的未成年人表示有时会考虑,持否定态度的占17.6%(较少及几乎没有)。

这说明,多数未成年人对自己网络观点的影响有足够的认识,但也有少部分未成年人几乎完全不考虑这种影响,值得关注(见图4)。

图4未成年人发布网上信息观点时考虑对他人影响的态度情况

(二)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

1.大多数未成年人具有网络安全意识、隐私意识,会与家长沟通不安全事情

调查显示,74.8%的未成年人表示在网上几乎没有做过明知不应该做的事情(见图5);

65.2%的未成年人表示“几乎没有”浏览过网上新奇刺激的内容,17.0%的未成年人表示“较少”浏览过,8.9%的未成年人表示“有时”会看,“经常”和“总是”会浏览的累计比例为3.0%(见图6)。

这说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具有一定程度的网络安全意识,但由于存在出于好奇心接触新奇刺激内容的未成年人,需要高度关注对互联网内容的有序监管和网络传播环境的优化。

图5未成年人在网上明知不应该行为的发生情况

图6未成年人在网上浏览新奇刺激内容的情况

另外,76.8%的未成年人表示,与不熟悉的人聊天,肯定不会透露家庭或个人信息,同时,也有9.5%的未成年人则表示有时、经常或者总是会透露(见图7)。

图7未成年人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时透露个人/家庭信息的情况

在上网时遇到不安全的事项,近六成的未成年人表示“完全会”告诉家长,12.3%的未成年人表示“比较会”告诉家长,而持犹豫态度的“有时会”和“不清楚”的累计占比达16.4%,持消极态度的“较少会”和“从不会”的累计占比达11.8%。

这说明,多数未成年人和家长在面对网上不安全事项时达成了默契,但少部分未成年人对告诉家长持犹豫或排斥态度,对这一现象需要重点关注(见图8)。

图8未成年人对网上不安全事项向家长反馈意愿情况

2.未成年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较强

未成年人运用互联网时,保护个人隐私意识较强。

调查显示,在上网或安装App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时,54.7%的未成年人表示“每次都会想到”需要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21.6%的未成年人表示“经常会想到”需要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

可见,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积极主动保护个人隐私,隐私保护意识较强(见图9)。

图9未成年人对保护个人隐私的认知态度

3.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运用安全技术能力均不足

未成年人对网络安全基本知识了解程度并不理想。

调查显示,仅有19.3%的未成年人表示“很了解”网络安全基本知识,41.9%的未成年人表示自己对网络安全基本知识只是“了解一些”,19.1%的未成年人认为自己只是“一般了解”,而“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累计比例达15.8%(见图10)。

图10未成年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

调查显示,34.0%的未成年人完全会使用安全软件防御不良信息,20.1%的未成年人比较会用安全软件,而18.3%的未成年人则是有时会用安全软件防御,仍有10.1%的未成年人较少会用安全软件,以及10.7%的未成年人从不会用安全软件。

从安全软件使用普及度看,仍有相当比例的未成年人使用程度不高(见图11)。

“经常”和“总是”使用杀毒软件的占48.3%,22.5%的未成年人“有时”会使用杀毒软件,“较少”和“几乎不”用的占22.5%。

这说明,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的安全技术保护意识有待加强(见图12)。

图11未成年人使用安全软件来防御不良信息侵害的情况

图12未成年人使用杀毒软件的情况

调查显示,上网或使用App时,“经常”或“总是”能主动使用儿童模式或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占32.0%,19.0%的未成年人“有时”会使用儿童模式或青少年模式,有15.4%的未成年人“较少”使用儿童模式或青少年模式,25.6%的未成年人则是“几乎不”使用该模式。

儿童模式或青少年模式是针对目前网络沉溺、传播信息参差不齐等现象,借助技术手段为未成年人打造的专用保护设计,有助于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及内容。

但调查显示运用情况并不好,需要对这一技术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借助新技术管理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实效,实现真正落地管用(见图13)。

图13未成年人在上网时主动使用儿童模式或者青少年模式的情况

调查显示,在设置安全级别较高的网络密码以保护安全的问题上,31.1%的未成年人表示“总是”如此,20.1%的未成年人表示“经常”设置,两项占比达51.2%。

能做到“有时”设置的未成年人为20.5%,有10.3%的未成年人表示“较少”设置,9.5%的未成年人“几乎不”设置(见图14)。

图14未成年人设置网络密码的情况

4.未成年人与同学、朋友之间讨论网络安全与保护不多,对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

调查显示,20.0%的未成年人表示“几乎不”讨论,24.3%的未成年人“较少”会进行此类讨论交流,仅有28.6%的未成年人表示“有时”会讨论,能够积极讨论的有20.1%(经常和总是)(见图15)。

我们还发现,未成年人的网络技能主要从同学、朋友中获取,但网络安全与网络保护方面的交流尚显不足。

图15未成年人与同学或朋友讨论交流网络安全和保护话题的情况

2019年10月1日实施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调查显示,37.5%的未成年人没听说过。

近四成的未成年人对保护自己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表明部分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不足。

(三)网络运用与家庭教育

大多数家长对未成年人上网是有规定和管理的。

调查显示,31.2%的家长“规定时间,没规定内容”,53.0%的家长“既规定时间,也规定内容”,4.7%的家长“规定内容,没规定时间”,仅有9.3%的家长对“时间和内容都没规定”(见图16)。

家长更关注对上网时长的管理,84.2%的家长都对上网时间做出规定,57.7%的家长是对上网内容有所规定。

图16家长对未成年人上网管理的情况

调查显示,一方面,29.7%的家长从来没有教过孩子上网知识或技能,48.8%的家长有时会教,仅有15.3%的家长能够经常教孩子上网知识或技能。

这与未成年人上网知识主要来源于同学、朋友相吻合(见图17)。

另一方面,家长上网遇到操作问题时,21.0%的家长会经常请教孩子,54.8%的家长有时请教孩子。

有20.0%的家长从不请教孩子相关问题(见图18)。

亲子两代人在上网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孩子向家长传授上网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较为普遍。

两代人在互联网运用上互助共进,共同提高网络素养、保障网络安全,这是保证未成年人健康用网的良好开端。

图17未成年人的家长教授其上网知识技能的情况

图18未成年人被家长请教上网技术的情况

总体来看,家长与孩子在网络使用上沟通比较顺畅,双方互动良好。

七成以上未成年人表示没有或很少与家长就上网问题发生争执。

从主观评价上看,多数未成年人认为父母对自己用网有帮助。

当在网上遇到威胁或收到不良图片/视频时,59.6%的未成年人表示“完全会”尽快告诉父母,从不告诉和较少告诉的比例为8.9%和6.0%。

未成年人与父母的亲子信任关系良好(见图19)。

图19未成年人就网上威胁或不良图片/视频与家长沟通情况

三问题分析

(一)网络空间对未成年人仍存在众多风险

未成年人对网络运用已建立一定的理性认识,但未成年人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仍欠缺对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和识别能力。

未成年人的数字化生活会使他们与真实世界的自己脱节,只与相似的人互动,忽略他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易被偏见和虚假信息迷惑。

在无差别传播、不良信息野蛮生长的网络环境中,大部分未成年人曾遇到网络问题、接触不良信息。

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在互联网运用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经常收到无关信息(如营销信息)”“收到网络虚假信息/链接”“被人盗号”等。

不良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广告、视频、搜索、游戏等是未成年人接触最多的渠道。

2019年8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报告指出,近七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存在接触网络不良信息问题[3]。

不良信息传播渠道庞杂、层出不穷,给互联网空间内容的有序监管和网络传播环境的优化带来极大挑战。

(二)未成年人网络运用技能和网络安全保护技能均有待提高

互联网平台保障未成年人的安全技术措施存在漏洞,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不足,运用网络安全技术自我保护的能力不强。

本次调查发现,未成年人主动运用网络工具,如搜索引擎、整理信息工具、个人管理工具等解决个人现实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不强。

仅有11.6%的未成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