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0090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

《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政治高分复习笔记文档格式.docx

⑵再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对错的原因。

⑶如果是错误的要说明如何改正。

5、 

打算类:

⑴在思想上树立什么样的观念。

⑵在行动上的具体做法(可以分别从国家、社会、青少年、个人的角度来谈)

6、 

建议类:

⑴在阅读材料后发现问题,找出材料相关的知识点。

⑵根据找出的材料提出建议,注意提建议的角度(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环保方面;

也可以从政策、法律、科技、教育、行动等方面回答)

7、 

体会类:

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

(正面材料谈意义,反面材料谈危害)

8、 

漫画类:

⑴看图画内容。

⑵读漫画上的文字。

⑶找课本有关知识点。

9、 

原因类:

尽量使用课本上的原话,讲出道理。

10、表格题:

使用比较的方法,注意表格内涉及的数字和关键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

第一课重点问题

1、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状况怎样?

答:

在原始社会,劳动者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很低,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对象极为有限,获得的劳动果实满足不了生存的需要。

这表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低。

2、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状况怎样?

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人剥削人的现象。

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之间只能结成这种生产关系。

3、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过程?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私有制→剥削→阶级→国家

4、什么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为什么说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剥削的基础?

地主阶级拥有绝大部分的土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没有土地,或只有很少土地,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是生产资料。

农民没有土地,就无法生产和生活。

为了生存,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并将自己劳动成果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以地租的形式交给地主,忍受着地主的残酷剥削。

所以说,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5、封建政治统治的三大特点?

君主专制、等级制度、思想迷信。

6、分别说说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第一次,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第二次,电力的应用和新能源的开发;

第三次,电子计算机、核能的发明。

7、分别说说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及启示?

影响,第一次,它使社会生产力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迅猛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

它还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第二次,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几十倍,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生产力的第二次飞跃;

大大地改变了社会生活的面貌,加快了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

第三次,它造就了一大批新产业,带动了原有产业部门的改造和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新发展。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8、什么是剩余价值?

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叫做剩余价值。

9、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根源是什么?

奴隶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

10、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

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它只能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

11、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统治的工具。

12、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

生产的社会化。

1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以及次基本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结果是什么?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14、分别说说四种社会制度剥削特点的区别?

原始社会,无剥削。

奴隶社会,野蛮的。

封建社会,明显的。

资本主义社会,隐密性。

15、分别说出四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基础?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6、分别说出四种社会制度的生产力的标志?

原始社会,石器。

奴隶社会,青铜器。

封建社会,铁器。

资本主义社会,机器。

第二课重点问题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3、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②封建势力顽固而强大,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就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6、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

②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①中国的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

②综合国力上一个大台阶。

③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8、“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含义是: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10、我国政府的对台立场?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有最大的诚意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是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制止任何“台独”分裂图谋。

11、一个方针:

“一国两制”

两大标志:

①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从两半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次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四条道路:

新民主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五大事件:

①1921`7`23共产党建立。

②1949`10`1新中国成立。

③195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④1978`12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⑤1978年以来经济、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七个结论:

①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课重点问题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2、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两层含义?

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发达,表现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教育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①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减缓,但人口基数很大。

②人口素质偏低。

③人口分布不均,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6、我国人口现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②影响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改善。

③人口过多带来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沉重。

7、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

现状,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又是资源小国。

影响,①人口迅速增长与耕地锐减的矛盾突出。

②水资源严重不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③矿产资源储量有限,开发利用不够科学,损失严重。

8、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有哪些?

①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②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③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④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⑤生物多样化受到严重破坏。

9、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加深了部分地区的贫困程度,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1、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我国的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②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发展。

③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④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我国改革的性质、目的及判断标准是什么?

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既包括“引进来”,又包括“走出去”。

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加速我国经济发展。

②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由于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得到发展。

③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弥补建设资金之不足,尽快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

第四课重点问题

1、我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制定这样的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分配原则是什么?

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经济方面,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以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