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科技文献中被动句式的翻译Word格式.docx
《刍议科技文献中被动句式的翻译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科技文献中被动句式的翻译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式有一些相似之处。
英语的被动句式常常表示为被动语态:
“be+Verb(PastParticiple)”,而汉语的被动句式常用“被”字句来表达。
英语的被动语态与汉语中的“被”字句都用来表示被动的含义,句子的主语都是动作的接受者,两者都可以省略动作的发出者,两者所使用的谓语动词都必须是及物动词,在构成上都可以出现明显的语法标记。
英语中表现为“be/get+动词的过去分词”,与之相似的是,汉语中的被动句式也可以表现为带有标记特征的“被”字句,或者“被”字句的文言格式“为……所……”,具体用法视情况而定。
除此之外有趣的是,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式还都可以表现为没有任何明显的语法标记。
比如:
英文:
Theflowerneedswatering./Thedoorlockseasily.中文:
过江隧道修好了。
/他得到了支持。
/这本字典是2000年出版的。
二、英语、汉语被动句式之相异
英语和汉语毕竟分属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往往大于它们之间的相似。
本文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从语言形式的变化上来看,英语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是“be+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中“be”要根据不同的人称、数量和时态转变为相应的形式,而汉语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以及形态变化,所以被动句式中的“被”字之后的动词不需要改变本身的形态。
第二,从语言的语义来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
英语在很多情况下都会使用被动语态,比如动作的发出者不为人知或是不想让人知道或者不那么重要,或者读者对动作的承受者更加感兴趣而因此忽视了动作的发出者,或者文章本身强调文字表达的客观性和非情绪化,亦或是出于修辞的考虑,比如表达委婉的语气,如:
Youaresupposedtocomehereontime.而对于汉语来说,情况有所不同。
“被”字句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不愉快、不如意的人和事,比如:
他受到了批评/这个地方遭了水灾。
/她被开除了。
可见,英语中被动语态所表达的语义可能是愉悦的情绪,也可能是不如意的情绪,也有可能是中性的情绪,而汉语中“被”字句往往与不愉快相联系。
但是,语言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正如王力先生[1]所说,“直到现在,被动式所叙述的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并非一切的叙述句都可变为被动句。
……现代欧化的文章里,就不依照这一种习惯了;
因为西文里如意的事或企望的事也都可用被动式,于是凡西方能用的,中国人也跟着用(尤其是翻译),许多从前不说的话现在也说了”。
第三,从使用频率来看。
英语的被动语态不与某种消极情绪相关,即可用于表示积极情绪的句子,又可表示积极情绪的或是中性情绪的,所以使用频率高。
而汉语因为“被”字句所携带的消极情绪而使用频率不高。
第四,从语法结构来看,英语里双宾语句一般可以转化为被动语态,有时可以用主动结构中的直接宾语作主语,有时可以用间接宾语作主语,比如:
WemadeaphonecalltoTom./AphonecallwasmadetoTom./Tomwasmadeaphonecall.
而在汉语里双宾语却不能用“被”来表示被动,比如:
毕老师教孩子们音乐。
/(错误)孩子们被毕老师教音乐。
/(错误)音乐被毕老师教孩子们。
三、从二语习得的中介语偏误分析来看
基于汉英被动句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我们需要通过对二语习得所产生的中介语进行偏误分析,来进一步研究英汉被动句式的差异对于学习者和使用者所产生的干扰和影响。
韩阳[2]在其论文《欧美学生“被”字句习得情况考察》中分析研究了欧美学生在学习汉语被动句时出现的错误,他将初级阶段欧美学习者“被”字句习得的典型偏误总结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
被’字句语义方面的偏误。
‘被’字句的语义多表示遭受义,但是这一阶段的欧美学习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在翻译题、判断并改正题中出现大量‘被’字句泛化问题。
例如:
工作被做得很好……第二类‘:
是……的’句与‘被’字句的纠结问题。
在分析初级阶段欧美学习者“被”字句的习得情况时,我们发现很多如下句子:
那是被我写的。
/桌子是被木头做的。
/手术是被张大夫做的。
……第三类‘:
被’字句的补语问题。
欧美学习者在‘被’字句补语方面的偏误率高达75%,仅次于语义方面的偏误率。
这说明补语是欧美学习者“被”字句习得过程中的难点。
欧美学习者通常意识不到汉语‘被’字句的补语是必有成分,是绝对不能省略的。
如:
房子被花园围了。
/它被盖了。
”他发现在高级阶段的欧美学习者身上,偏误率较高的方面是补语、受事定指和“由”字句。
”
刘瑶[3]在进行英汉被动句偏误的对比分析时,对偏误较为集中地九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其结果用两张表格表示出来。
现引用如下:
可以看到,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在作为二语进行学习时,九个进行对比的方面中有八个的偏误率相差不大,只有其中一个即第六项的差别很大。
差别很大的这一项是补语偏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被动句时出现的补语偏误率为12%,而欧美学生学习中文被动结构时补语偏误率高达74%。
这说明,英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汉语到英语的翻译错误率会低于从英文译为中文时的错误率。
四、关于翻译被动句式的建议
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式,有的有语法标记,有的没有语法标记,有的被动句式有被动含义,而有的被动句式没有被动含义。
根据是否带有语法标记和是否带有被动含义这两点,可以将被动句式进行分类。
被动句可以分为这样四类:
(1)有语法标记又有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
(2)有语法标记但无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
(3)无语法标记但有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
(4)无语法标记又无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
根据上面这四种分类,再加上以修辞为目的的被动句式,本文大致将被动句式的翻译归纳为下面五类。
第一大类是源语中有语法标记带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在目的语中译为有语法标记带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
在这一类翻译中,往往源语和目的语的被动句式都带有明显语法标记,英语的“be+Verb(PastParticiple)”和汉语的“被”字句在语义和结构上刚好能够对等,比如:
Attheendofthemonthhewasfiredforincompetence.月底,他因自己无能而被解雇。
“解雇”这个行为能够引起人不愉快的情绪,这就刚好符合汉语“被”字句所携带的语义特点,所以直接译为“被”字句较为恰当。
在翻译中还可以使用作为“被”字句文言格式的“为……所”结构,如:
Assoonasallthefactshavebeenfoundout,wecanbegintoformulateatheory.[4]一旦所有的事实为人们所发现,理论即可形成。
翻译时除使用“被+动词”结构,还可以使用“遭、受、挨+动词”,这些动词本身也具有被动的意思。
同理,含有“被、遭、受、挨+动词”和“为……所”的汉语句子在译为英语时,也要相应地译为英语的被动句式。
如:
这个地区洪水。
Theareawasflooded.需要注意的是,“被”字句一定要有补语,因为“被”字句以受事主语为表达中心,强调受事在事件过程中所受的影响,所以译为汉语“被”字句后要注意检查是否补充了补语,比如:
Astheholeisbeingdrilled,asteelpipeispusheddowntopreventthesidesfromfallingin.[4]当孔钻成时,放入钢管防止孔壁坍塌。
这句译文如果去掉“成”和“入“,汉语句子本身就会成为病句,从而降低译文的可读性。
这一类是被动句式直接对译为被动句式,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但是正如贾钰(1999)[5]所发现的那样,英语被动句式与汉语被动结构直接对译的比例很低,只有9%,因此,大部分的英语被动句式在翻译为汉语时需要转换其结构。
第二大类是源语中有语法标记且带被动含义的被动句式在目的语中译为主动句式。
汉语的“被”字句常常含有不愉快的语义,而英语被动语态没有像汉语那样紧密地与情绪相关联,且使用频率很高。
所以,在英译汉的时候常常需要作出考虑,以避免出现不当译文,或者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出现“被”字句泛化的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带有明显语法标记的被动句式。
在翻译时,如果使用“被”,那么整个句子的语义色彩会人为地带有“不愉快”的情绪,翻译时可以使用“由+动词”、“受+动词”和“是……的”的结构,既能保证传达原文的客观性又能避免“被”字句的“不如意”色彩。
根据吕文华(1994)[6]的研究,“由”字句的谓语对主体进行描述和评议;
“N(受)+V”句中的谓语不是表示主语的施动或者被动,而是表示受事主语所代表事物的情状;
“是……的”句是判断句,着重肯定说明某个事实,不含有“不如意”的感情色彩。
Everymomentofeveryday,energyisbeingtransformedfromoneformintoanother.每时每刻,能量都在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4]。
ThenovelwaswrittenbyMarkTwain.这本小说是马克吐温写的。
其次,英语的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被动语态,而汉语的双宾语句不可以。
由英语双宾语句转化形成的被动句式在译为汉语时要转译为汉语的主动句。
Anewapproachtosolvetheproblemwasgiventohimbyme.我送给他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再次,英语的被动语态还可以翻译为汉语无主句。
如:
Manybooksonthissubjecthavebeenpublishedinthepast3years.在过去的三年里,出版了许多有关这个课题的书籍。
第三大类是源语中带被动含义的主动句式在目的语中译为被动句式
这一类句子主要是指汉语中带被动含义的主动句式在英语中要译为被动句式。
这样的句子在汉语中为数不少,它们在形式上一般都有主语,也有谓语动词,但是从语义上看,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真正的动作发出者并没有出现,所以句子含有被动的含义。
这座桥明年建成。
Thebridgewillhavebeenbuiltnextyear.
决议一致通过。
Thesolutionhasbeenunanimouslyadopted.
来宾要求出示入场券。
Visitorsarerequestedtoshowtheirtickets.
几天之内全国武装起来了。
Thewholecountrywasarmedinafewdays.
还有一些汉语句子以“我们”、“人们”、“大家”等泛指性代词作主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不翻译主语,同时把英语译文转化为被动句式。
转化后的英文译句往往带有“be+known,seen,found,said,supposed,estimated,believed,reported,suggested,expecte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