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675032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最全面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8.感觉:

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

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

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

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

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根据对立过程理论,随着系统的恢复,由一种反应引起的疲劳将产生对立颜色的后像,即一种刺激移开后视觉的持续。

记忆:

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陈述性记忆:

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

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

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

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

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

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7.思维与想象: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

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

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

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语境:

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

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

12.图式:

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语言产生:

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的过程。

14.电报式语言:

美国语言学家弗罗金和罗德曼认为,不存在三词语阶段,因为儿童一

旦越过了双词语阶段,

在他们的话语中就会很快地出现较长的短语。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将这一时期的语言称为电报式语言。

这种语言之所以称为电报式的,是因为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词,即没有动词时态词尾,没有名词复数词尾,没有前置词、介词和冠词等。

1.情绪:

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2.基本情绪:

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模式,它们是先天的、学而能的。

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3.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就是因意外得到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

产生的感受。

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

4.心境、激情和应激:

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与心境相反的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5.动机:

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而产生原动力,由此推动个体的行为。

6.需要:

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7.驱力:

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8.诱因:

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9.成就目标:

是指“关于个体追求成就任务的理由和目标的认知表征

”,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是有关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一种信念系统”。

10.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11.能力与智力:

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心理特征。

智力:

是指人们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

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

一般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

12.模仿能力:

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1.人格:

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通俗地说,人格就是让个人在不同情境中和不同时期都保持一贯的心理品质。

2.气质与性格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3.认知风格:

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

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5.社会刻板印象:

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亲社会行为:

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7.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

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

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数人的看法。

8.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作贡献”。

9.

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

同时伴有适应不良

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

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

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

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10.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

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

分发挥个人潜能。

是解决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的阶段。

检验策略就是将问题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并把实施结果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对照。

如果方案执行的结果导致问题解决,说明原有的策略是正确的;

如果不能验证,就需要重新选择策略。

4.试述语言获得的阶段与语言获得的理论。

语言获得的阶段:

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是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条件。

婴儿由一个生物学上的个体转换为社会中的一员,语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咿呀学语阶段,开始发出一些人类语言中存在的音节。

单词语阶段,开始使用只有一个音节的单词语。

电报语阶段,开始使用由两个或更多词语组成的电报体语言。

语言胜任阶段,开始学习掌握语法规则,并逐渐学会使用符合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子。

语言获得的理论:

(一)后天学习论。

这类学说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模仿、学习强化和纠正的结果。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的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联系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结实的。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

(二)先天因素说。

与后天学习理论截然不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

他提出了一个语言能力获得的公式:

最初的语言材料-语言获得装置-语法能力。

他还指出,人类的语言分为两个层次:

语言表现和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由LAD获取,语言表现是以前者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中学习的。

由于有了先天的语言能力,我们才能够学会所听到的任何一种语言的特定语法。

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征一样,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1.什么是表情?

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

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

表情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姿态表情。

表情起着求偶、顺从、维持接触行为以及警告、求救和威胁等信号作用,在人类,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工具。

面部表情:

人类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一种表情,是情绪在面部的表现。

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将人的面部分为额眉-鼻眼区、眼-鼻颊区和口唇-下巴区等三个区域。

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响应的情绪。

将各区肌肉的细微活动综合起来就可表达不同的情绪。

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同。

愉快时:

额眉区放松,眉毛下降;

眼鼻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

口唇部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部分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笑的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是情绪在身体姿势和动作方面的表现。

其中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动作部位。

欢乐:

手舞足蹈;

悔恨:

顿足捶胸;

惧怕:

手足失措;

虔诚:

肃立低头。

语调表情:

情绪发生时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表现。

高兴时音调轻快;

悲哀时声音低沉缓慢;

愤怒时说话大声而严厉;

撒谎时声音会比平时高一些;

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声音讲出,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解:

“你干吗” 

升调表示怀疑;

降调表示不耐烦;

用感叹语气强调“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