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阶段性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73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阶段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阶段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阶段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阶段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阶段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阶段性报告.doc

《专题阶段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阶段性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阶段性报告.doc

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内蒙古实验学校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课题名称:

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阶段性报告

课题单位:

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临河区第二小学)

关键词:

校本教研、网络、教师培训、教学叙事、电子备课

内蒙古实验学校实验研究课题

阶段性报告

一、课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我校电教总体水平处于劣势;课题研究人员力量相对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瓶颈;表现为我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相对薄弱,教师专业成长使用计算机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有限,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相对低下)。

正是抱着迎难而上,把困难当做机遇,把困难当作动力的思想。

我们想再通过一个课题的深入研究,从而大面积提高全校教师综合信息素养能力,特别是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电脑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并籍此建构起自己的校园网,因此我们最终选定《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作为我校电教课题申报给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并于2009年10月10日正式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作为区级立项课题。

当时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较少,虽然有开展研究的,但关于校园网系统性实践研究的少;在校园网建设方面,理论性研究多,实践性研究少;也有一些实践性的文章,但与教师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紧密结合的少。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目的是通过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能够使用电脑计算机,学会上网等;并通过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促进教师自主有序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互助合作,达成教学资源共享;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与建设。

(三)研究意义

研究的意义,是将校园的网络建设与教师的校本培训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将校园网高效使用与教师的普遍行为结合起来;是将校园网的专题建设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而一举两得,既促进校园网的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又加快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在“人”与“物”之间真正取得绩效,获得双赢局面。

即充分利用校园网环境与Internet的特点,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为现代化教育教学服务。

(四)研究价值

研究的价值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有效的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

既促进校园网站的建设,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并对增强教师间的团结互助合作,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成本,做到人机合谐,人网合一,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合谐发展。

研究的价值还在于通过对薄弱学校电教软硬件环境的加强,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进而加强薄弱学校,达成教育均衡发展的真正目的。

二、本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本课题是《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研究》,本课题的概念和内涵也就是说首先要建构并完善自己的校园网;其次是通过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学会使用电脑,学会上网;最后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校园网进一步开展校本培训和在网上开展教研活动和其它教育教学活动。

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研究的目标

1、建构自己的校园网。

2、对教师进行电脑、网络方面的校本培训。

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自己的校园网上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4、进一步在网上开展其它相关教育教学活动。

(三)研究的指导思想、原则

1、迅速扭转我校电教水平长期薄弱环节,变劣势为优势。

2、进一步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立足校本,解决本校自己真实存在的问题,变问题为课题。

3、全员发动,综合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开发潜在的人力资源。

4、促进学校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总体实力的提高。

变课题为机遇,变课题为动力,变课题为实力。

(四)研究假设的基本思路

充分利用校园网环境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在此基础上改变旧的教研模式,探索出新的教研模式。

研究当时假设的基本思路如下:

1、开发和建设与完善临河二小校园网站,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教师群体进行校本培训,并开发出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课件。

2、通过校园网络培训,使教师能够自主获得网上信息,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眼界,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校园网络培训,建设校园教师论坛,博客;并群体性地进行电子备课,教学叙事、论文交流、课件交流。

从而达成通过计算机网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达成教学资源共享,达成教师个体与群体的合谐共处,共生共存双赢。

研究后期以自主和创新为目的,通过校园网络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提高。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ü 创设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校本培训,让教师在网络中获取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促成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在探索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

通过培训,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专业发展网络研究与课程设置改革的实践。

具体如下:

1、对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培训。

1) 购买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图书,要求教师进行群体性学习,并写出相关心得体会,发布在学校网站上。

2) 要求部分教师参加暑期由教育局电教站主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

3) 由计算机组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手段的培训,并进行相关测试,对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

2、对教师进行网页制作的培训。

1) 研究中期对教师进行有关网页制作的培训。

2) 请计算机组的专业教师制作出网页进行示范。

3、对教师进行远程教育的培训。

1) 进行远程教育知识的培训。

2) 按教育局的统一要求继续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和继续教育。

4、进行校本教研与教师个人博客的建设。

1) 建设分学科教研论坛,开展教师电子备课、论文课件交流等。

2) 每位教师每学期在校园网上发布一定的教研信息。

3) 推广教师校园教师博客建设,对已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博客的教师要求经常发布更新教学心得、教研心得等类型的日志。

5、对教师的课件制作加以培训并将作品发布在网上。

1) 聘请电教馆与兄弟学校有关专家对课件制作进行专题培训。

2) 将教师制作的课件发布在校园网上。

并对愿意发布课件在校园网上的教师给予相关的制作经费与奖励。

6、开展交互式网络教研与多媒体教学。

1) 利用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网络交互式教学,群体性开展电子备课。

2) 要求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并在教学部门加以登记与公开。

7、对教师在网络上进行新课改、校本理论的培训与实践。

1) 在校园网上对教师进行新课改、校本理论的培训。

2) 对教师进行一到两次相关教研新理论的测试,对通过测试的教师给予奖励。

3) 对用新理论进行课改与教学并取得实质性成绩教师给予重奖并给予评优升级等方面的倾斜。

8、结合学校改制转型对教师进行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

1)结合学校升格为市信息技术学校,进行专业发展和双师型队伍建设方面的校本培训。

2)结合学校升格为市信息技术学校,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实践方面的教师校本培训。

3)结合学校升格为市信息技术学校,进行网络课程设置与校本课程、网络课程方面的教师校本培训。

(六)、本课题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法、调查法、案例法、叙事法等。

另外还采用开公开课,开展远程教育、教研论坛、个人网页等实验手段,利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和手段采集、分析、处理、交流教师与学校的各种教育信息,挖掘校园潜在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教师人力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法。

(1)、行动法:

行动的对象为老年教师与中青年教师

研究的自变量:

全体教师、校本培训、网络应用、继续教育,专业成长

研究的应变量:

培训兴趣,应用操作能力,与教学工作结合能力

自变量的操纵:

通过构建组织机构、创设校园网条件,教研组配置计算机并联网,培训讲座,教师互助学习,并本着自愿的原则使广大教师加入到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中来。

应变量的控制:

教师培训的兴趣浓与否,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大小,应用校园网的能力的高低,与教学结合的多与少,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分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①在行动的前期和中期,选择教研组的全体年青教师作为行动研究对象,对其加强提高计算机网络培训。

全体中老年教师作为对比对象,本着自愿原则,可参加也可不参加,对其计算机入门基础培训。

通过对行动研究对象校本培训专题工作的研究,探索出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

再通过相关的测试,统计调查结果,分析行动研究对象教师群体和对比对象教师群体在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

②在行动的后期,把探索出的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推广到全体教师中,形成全体教师共同在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的新格局。

2)调查法:

(1) 在行动的中期,制定若干调查问卷对青年组与中老年组部分教师实验研究对象进行校本培训实际情况测定,从而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量化分析。

(2) 在行动后期基本模式推广后,用设定的调查题对全体教师进行调查问卷。

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和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

(3)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揭示出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校本培训的特征,为形成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3)案例法

是通过教师或教研组在教学上专业成长的典型案例,发布在校园网上如博客等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推广的方法之一。

4)教学叙事法

是通过教师叙事研究的方式把自己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所见所想所得发布于校园网,从而共享共用共赢的方法之一。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课题的论证开题

2009年初,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做为我校十一五全面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并同时申报了内蒙古自治区实验技术学校实验研究课题,得到中央、省、市电教馆的大力支持。

2009年11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正式批复我校为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中的专项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具体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12月)

1)进行教师相关能力问卷调查。

2)专家引领,举办有关培训与讲座。

3)课题组成员学习校本教研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课题组成员提高自身网络理论和实践能力。

4)收集有关校本培训与网络整合的资料;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整合的途径。

5)确定9个教师为实验研究对象。

并建立组织机构。

2、实验阶段(20010年12月-2011年9月)

(1)前期研究阶段:

1) 教师校本培训与学习。

2) 建设与完善临河二小学校园网。

(2)中期研究阶段:

1) 开展网上教学叙事交流。

2) 开展教研组网上电子备课。

3) 开展网上论文等交流。

4) 尝试开展教师个人博客建设。

5) 在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7) 开展全校教师教学网络资源共享,进行课件设计交流等。

8)进一步从网上教研拓展到网上德育教育,网上开展“科学发展观”等教师德育群体学习。

(3)后期研究阶段:

1) 制定实验标准和发放《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结题数据调查表。

2) 对实验研究对象教师群体结题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3) 针对学校的改制与转型,重新开辟新的校本培训专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

重建新的校园网。

4) 针对学校的特色,进行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

5) 建设优秀教师的个人网站与博客,进行网络优秀教师个体校本培训的研究。

6) 将探索出的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推广到其他学科全体教师中,形成全体教师共同在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的新格局。

(4)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2月)

1)完成资料的整理,数据收集工作,并写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统计各项指标量化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