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655524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

《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讲义-3《大学》之格物致知PPT文档格式.ppt

先致其知;

大学之道大略:

三纲、八目、七证大学之道大略:

三纲、八目、七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简释简释格物格物格,用智慧来格,用智慧来观察察物,宇宙,万事万物物,宇宙,万事万物致知致知11、恢复良知、恢复良知22、增、增长智慧智慧“格物致知”的各家注解:

朱熹的解朱熹的解释:

“格,至也,物,犹事也。

格,至也,物,犹事也。

穷尽事物之理,欲尽事物之理,欲其极其极处无不到也。

无不到也。

”“致,推极也。

知,犹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把事物的理都弄明白了,通达了,把事物的理都弄明白了,通达了,圆满的的领悟事物之理,能使悟事物之理,能使这个理一分一毫没有不明的,个理一分一毫没有不明的,到了极到了极处,叫做格物。

推极我的知,叫做格物。

推极我的知识,达到无,达到无所不知的地步。

所不知的地步。

格尽物之理,推广我的知格尽物之理,推广我的知识。

有人称之有人称之为“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格物致知”的各家注解:

张居正直解:

居正直解:

“心之明心之明觉谓之知,若要之知,若要诚实其意,又必先推及吾心之其意,又必先推及吾心之知,知,见得道理无不明白,然后意之所得道理无不明白,然后意之所发或真或妄,不至或真或妄,不至错杂,所以,所以说,欲,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理之散其意者,先致其知。

理之散见寓于寓于物,若要推及其知,在于物,若要推及其知,在于穷究事物之理,直到那至极的究事物之理,直到那至极的去去处,然后所知无有不尽,所以,然后所知无有不尽,所以说,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

”“至,是尽至,是尽处,人能于天下事物的道理,一一都,人能于天下事物的道理,一一都穷到极到极处,然后心里通明洞达,无少,然后心里通明洞达,无少亏蔽,而知于是乎可至。

蔽,而知于是乎可至。

夫物格而后知至,可夫物格而后知至,可见致知在于格物也。

知既到了至致知在于格物也。

知既到了至处,然后善然后善恶真妄,真妄,见得分明,心上得分明,心上发出来的念出来的念虑,都是真,都是真实,无些虚假,而意于是乎可,无些虚假,而意于是乎可诚”穷尽事物之理,内心通达明尽事物之理,内心通达明净,能辨善,能辨善恶真真伪,从而,从而得以得以发心真心真诚,行善道,走圣,行善道,走圣贤之路。

之路。

“格物致知”的各家注解:

王阳明解: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之事谓之物。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之物。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于正之之谓也。

正其不正者,去也。

正其不正者,去恶之之谓也。

也。

归於正者,於正者,为善之善之谓也。

夫是之也。

夫是之谓格。

格。

”原来有不正的(物欲、原来有不正的(物欲、恶习等),等),现在把它在把它摆正,就是格;

正,就是格;

“致知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充扩其知其知识之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

者也。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恢复恢复人心本有的良知,就是人心本有的良知,就是致知。

致知。

(民国)印光大(民国)印光大师通俗解:

通俗解:

“所言格物者,格,如格斗,如一人与万人所言格物者,格,如格斗,如一人与万人敌,物,即物,即烦恼妄想,亦即俗所妄想,亦即俗所谓人欲也。

与人欲也。

与烦恼妄想之人欲妄想之人欲战,必具一番,必具一番刚决不怯之志,方有决不怯之志,方有实效。

否效。

否则心随物心随物转,何能格物?

,何能格物?

”财色名食睡,人的五欲六色名食睡,人的五欲六尘,都是覆盖我,都是覆盖我们本性明德的障碍物,与本性明德的障碍物,与这些些烦恼习气做斗争,气做斗争,而不是心随物而不是心随物转,就叫做格物。

,就叫做格物。

蕅益大益大师解:

解:

“我法二我法二执破。

破。

则物自格。

犹大佛物自格。

犹大佛顶经所云。

不所云。

不为物物转。

便能便能转物也。

物也。

”“致其知者。

致其知者。

转第六第六识为妙妙观察智也。

格物者。

作唯心察智也。

作唯心识观。

了知天下国家。

根身器界。

皆是自心中所。

皆是自心中所现物。

物。

心外心外别无他物也。

是故若欲格物。

莫若无他物也。

莫若观所所缘缘。

若知。

若知外所外所缘缘非有。

方知内所非有。

方知内所缘缘不无。

若知内所不无。

若知内所缘缘不无。

不无。

方能力去内心之方能力去内心之恶。

力行心内之善。

方名自。

方名自谦。

方名慎。

方名慎独。

又只一明德。

分心。

意。

知。

三名。

即明明独。

即明明德。

德。

”(以智慧(以智慧观察宇宙万物,皆是我心中所察宇宙万物,皆是我心中所现,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无好坏、无美丑、无人我,若能无好坏、无美丑、无人我,若能转识成智,放下分成智,放下分别、执着,以清着,以清净平等心待之,行有不得,反求平等心待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格格物物欲,求清欲,求清净,断,断恶修善,修善,则境亦随心境亦随心转!

)!

)作者自作者自辑。

迷失图迷失图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朱子、张居正的格物致知朱子、张居正的格物致知阳明、蕅益大师的格物致知阳明、蕅益大师的格物致知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

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细讲大学钟茂森大学解读徐醒民大学章句朱熹(宋)大学直解张居正(明)大学问王阳明(明)四书蕅益解蕅益大师(清)注:

讲义内容均参考以上书目及古圣先贤的讲义,有谬误处还请方家指正,读者见谅!

谢谢!

共勉!

(网友万壑松免费提供)乙未年2015-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