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497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docx

跨乡村公路架梁施工方案

公路T梁架设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跨乡村公路总体设计概况

高垄1#大桥左幅第7跨及右幅第8跨,里程K12+927.514处跨越双龙村至九都村乡村公路,该跨度为30m,设置在乡村公路左右两侧的桥墩内侧边缘到既有公路中心距离分别大于3.2m和8.5m,架设T梁底到乡村公路路顶面净空大于15m。

双龙大桥与乡村公路位置关系如下:

高垄2#大桥左幅第2跨及右幅第2跨,里程K12+549.006处跨越双龙村至九都村乡村公路,该跨度为30m,设置在乡村公路左右两侧的桥墩内侧边缘到既有公路中心距离分别大于14.5m和14.5m,架设T梁底到乡村公路路顶面净空大于14m。

双龙大桥与乡村公路位置关系如下:

1.2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T梁架设

42

跨度30m

2

中横隔板

90

3

湿接缝

m

1080

6*3道,每道30米

4

桥面砼铺装

6220

5

防撞墙

m

360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1﹑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国家“公路现行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有关文件”

3《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乡村公路运营和行车安全。

同时合理配备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投入足够的人员,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

以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加强劳动保护,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3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循序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文件中对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等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4合理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既有线路和环境的影响。

5采取平行作业﹑流水作业﹑顺序作业法组织施工。

坚持专业化施工,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施工。

6投入的架桥机等机械设备先检验合格并标定合格后使用,投入的人员先培训再上岗,落实岗位责任制。

7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协议,严格执行S203公路关于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三﹑总体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

为了完成本次上跨乡村公路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及行车、机械、人身安全,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安质部长为副组长的施工安全领导小组。

项目部技术部为施工提供技术保证,项目部安质部负责施工期间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物资设备部及办公室负责施工的后勤保障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架梁机械化作业队和桥面湿接头、湿接缝施工队一个。

配备各种作业人员20人,本次架梁共投入25人,项目领导小组安排详见表

(一)架梁人员安排表

(一)项目领导小组安排表

人数

工作内容

1

负责架梁总体组织协调

1

负责架梁现场具体工作安排、协调及安全管理

1

负责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编制、报审,技术质量控制

1

负责架梁现场安全、质量管理

1

负责现场材料及机械设备管理

1

负责后勤保障

2

负责测量,梁体定位,支座安装等现场技术工作和内业资料整理

2

负责组织监督架梁机械设备及人员的安全防护

2

负责乡村公路车辆及行人的管理和协调

2

负责乡村公路车辆及行人的管理和协调

3.2架桥机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架桥机使用双导梁原理,将2个长50mA字型桁架势导梁,安放在前、中、后走行系统上。

电力驱动走行装置,在轨道上滚动运行,导梁就位后,用液压装置顶升前支腿到位,双销固定,支撑在前方桥墩上,再启动导梁顶部起吊平车吊梁纵移到位后,整机携梁横移落梁。

 

架桥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序号

性能

参数

序号

性能

参数

1

适用跨度

≥30m

10

适应弯桥半径

≥350m

2

桥宽

不限

11

平车额定纵行速度

2m∕min

3

最大纵坡

≤±3%

12

整机纵(横)移速度

2m∕min

4

总功率

43Kw

13

架桥机自重

约100t

5

工作风力

6级

14

最大工作挠度

跨中70mm

6

额定起重量

≤100t

15

纵向悬臂挠度1260mm

7

有效起升高度

5m

16

支点最大反力

前110t,中135t,后70t

8

起升速度

0.75m∕min

17

平均架梁速度

4min∕片

9

适应斜桥角度

0-450

18

架桥机尺寸

50mX6mX8.9m

3.3临时防护设施

⑴按批准的用途使用现场各区域,在施工现场周围和现场区域内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建设安装并维护必要的围挡和警示标牌。

⑵跨公路的双龙大桥左幅第9跨及右幅2#桥第3跨、高垄1#大桥左幅第7跨及右幅第8跨、高垄2#大桥左幅第2跨及右幅第2跨架设之前,T梁架设范围内的公路均用脚手钢管搭设高度计宽度均为4.5米、长度为40米的双排架,上方满铺双层木脚手板,防护骨架采用φ25cm钢管搭接而成,钢管采用反光纸进行包裹,起到警示作用,上方悬挂限高标识牌。

钢管架设严格实行脚手架搭设技术规程,以保证安全。

⑶不在现场堆放碴屑、弃碴、或工程拉圾。

工程完工后恢复到建场前的原有状态。

⑷施工期间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好现场公用服务设施。

做好废弃物品和材料的清理,架料和模板拆除后堆放整齐。

3.4防护骨架搭设方案

3.4.1材料准备

Φ25钢管,扣件,梅花扳手,脚手板,8#铁丝。

3.4.2防护骨架的搭设形式

(1)钢管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等均采用直径Φ25、壁厚3.5mm钢管。

钢管必须外径和壁厚符合质量要求;并且端部应平整。

(2)扣件

A.钢管、扣件必须先行测试,检测符合标准要求后才能使用。

B.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C.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D.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E.当扣件夹紧时,开口处最小间距应不大于5mm。

F.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

木脚手板采用杉木,厚度不应小于50mm。

每块脚手板使用前要检查自身结构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如有裂缝、裂纹或者严重变形的禁止使用。

3.4.3防护骨架的搭设要求

3.4.3.1立杆搭设要求

(1)在搭设前,根据结构尺寸进行管材长度的选择,原则上尽可能少用接头连接,以增加整体稳定性。

(2)立杆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对接。

(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4)对接时,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上接头不能设在同步同跨内,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0mm。

(5)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接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接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4.3.2纵向水平杆搭设要求

(1)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杆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2)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3.4.3.3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

每一主节点处设置一根横向小横杆,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

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小横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距离不能大于立杆间距的1/2。

3.4.3.4脚手板铺设要求

(1)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离开施工作业面1.2~1.5m

(2)脚手板一般应铺设在三根横向小横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米时,可采用两杆横向水平杆,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

脚手板的探头应采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上。

(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3.4.3.5扣件安装要求

(1)扣件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

(2)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3)各杆件端伸出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4.3.6剪刀撑设置要求

(1)剪刀撑从脚手架纵向两端搭起,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

剪刀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剪刀撑的底部要插到架子底部,与立杆相交处要加扣件。

(3)剪刀撑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小于60cm,且至少加两个扣件。

3.4.3.7搭设顺序

竖里排立杆并固定→竖同排第二根立杆并固定→装设大横杆→同样步骤装设外排的立杆、大横杆→装设第一步大横杆、小横杆→依次向前架设→搭设第二步→在第二大横杆下的立杆与悬臂杆根部之间装设斜撑杆(并与相邻立、横杆连接)→装设作业层间横杆(间距750mm),铺设脚手板,装设作业层栏杆→搭设第N步

3.4.4防护骨架的使用规定

(1)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2)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

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3)工人在架上作业时,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和落物。

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4)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走设安全防护的出入通(梯)道,严禁攀援脚手架上下。

(5)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许开始作业。

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

3.4.5防护骨架拆除

(1)脚手架拆除前,由工长向拆除工人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2)拆除前,先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

(3)拆除顺序应遵循先搭后拆,后搭的先拆,从上至下依次拆除。

(4)拆除的钢管、扣件、脚手板不得抛仍,应用绳捆、袋装运至地面。

4.跨线桥T梁架设施工

4.1T梁架设顺序:

T梁架设依次完成架桥机的过孔、架梁施工作业。

总结T梁架设的成熟经验后开始架设双龙大桥左幅第9跨及右幅2#桥第3跨、高垄1#大桥左幅第7跨及右幅第8跨、高垄2#大桥左幅第2跨及右幅第2跨。

4.2架桥机过孔前期准备

⑴架桥机拼装完成并配备原有设施(辅助支腿、风撑杆、动力电源线等),做好准备工作。

⑵架桥机在已完成的桥面上再次进行调试,检查试车合格后用钢丝拉索将架桥机前支腿紧固在盖梁上,以防止主梁前行移动时前支腿倾斜而影响作业安全。

⑶天车安装完毕后,在轨道上来回运行2次,如有故障及时排除,正常后可投入使用。

⑷清理桥面障碍物,使导梁在过孔作业运行时各支腿的移动和安放不受任何限制。

⑸架桥机在跨越公路前,应在前方桥墩盖梁上先铺好横移轨道,要定位放线,角度吻合,轨道平行线偏差不大于5mm。

架桥机导梁到达后,立即支好导梁支腿,保证架桥机导梁简支时的稳定性。

⑹跨越公路前,根据两桥墩标高差值调整支腿高度,要保证导梁悬臂最长状态时的挠度值能够满足导梁安全到达而不影响过孔。

起吊天车设置于主梁尾部,并作临时固定措施,严防向前滑移而导致架桥机诱发倾覆事故。

⑺禁止架桥机任何部位携带方木、钢板、夹板和工具等其它零散物件跨越公路。

⑻按公路技规的规定距离设置防护设施及防护人员。

防护人员、架梁总指挥、桥机操作司机及重要岗位负责人员都配备频率统一的对讲机。

4.3架桥机过孔顺序

⑴初始状态

根据架桥机作业要求,布置好前支腿、中支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