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327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docx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

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从公共产品的属性来看,学前教育具有()。

A、牟利性

B、公益性

C、阶段性

D、先进性

【答案】B

【解析】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法》明确规定“我国教育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任何组织和个

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故选B。

2、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教师时刻要做到为人师表。

故选D。

3、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A、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答案】A

【解析】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故选A。

4、“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

最优发展。

”说的是素质教育的()特点。

A、发展性

B、全面性

C、未来性

D、基础性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

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的概念。

故选B。

5、教育理论就是教育学中对()的认识与概括。

A、教育活动

B、教育现象

C、教育规律

D、教育经验

【答案】B

【解析】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

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于具体的事实和经验,尽管它在

形式上是一种陈述体系,但它在内容上是以浓缩的形式来阐述教育事实和经验的,不是对教育事实和现象的

直接复制,而是间接的抽象反映。

故选B。

6、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

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答案】C

【解析】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它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

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故选C。

7、我国唐代“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A、教育的主导权

B、受教育权的分配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性质

【答案】B

【解析】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

配,也说明了教育具有阶级性。

故选B。

8、著有《普通教育学》并被西方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C

【解析】著有《普通教育学》并被西方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故选C。

9、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这属于

教师的()。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获取报酬权

【答案】B

【解析】学术研究权是指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

见的权利。

故选B。

10、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定被称作()。

A、教育方针

B、教育原则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

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

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

11、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学之初便需要拟定()。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教案

【答案】A

【解析】开学之初需要拟定这一学年的教学计划,课题计划是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就是教案。

故选A。

12、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A、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B、评定学生的品性和学业成绩

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答案】C

【解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故选C。

13、“孟母三迁”反映了下列哪个因素对人的重要影响()。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家庭教育

【答案】B

【解析】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我国古代对此早有研究。

墨子提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

黄”。

而“孟母三迁”更是说明古人重视环境对人的熏陶。

故选B。

14、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B、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

C、教育目的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

D、教育目的具有时代性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

会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的确立直接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是

从根本上说也必须反映客观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故不能说教育目的由统治阶的意志决定。

选C。

15、我国第一个体现女子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解析】圭子突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故选

C。

16、教师要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中的()。

A、教师良心

B、教师荣誉

C、教师义务

D、教师公正

【答案】C

【解析】教师义务既是社会、教师集体用以调节教师行为的手段,也是从教师个人自身的责任、良心和荣誉

的角度出发,调节教师教育行为的手段。

教师义务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提高思想

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故选C。

17、教育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体现的功能属于()。

A、个体享用

B、经济发展

C、文化选择

D、个体谋生

【答案】A

【解析】斯宾塞强调教育对于个人生活的价值,他认为社会进化到今天,快乐、幸福已成为人类应有的目

的,所以,“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

斯宾塞认为多数人的个人利益是最重要

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可以说只是个人的事情,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目的是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

故选

A。

18、“春风化雨”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

B、说服教育

C、品德评价

D、陶冶教育

【答案】D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故选D。

19、“春风化雨”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

B、说服教育

C、品德评价

D、陶冶教育

【答案】D

【解析】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故选D。

20、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教育事业()。

A、同步发展

B、优先发展

C、快速发展

D、共同发展

【答案】B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

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故选B。

21、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答案】B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迄

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故选B。

22、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D、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答案】C

【解析】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

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他人评价指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选C。

23、师德规范的核心的内容是()。

A、爱岗敬业、终身学习、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终身学习

C、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D、教书育人、终身学习、为人师表

【答案】C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故选C。

24、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答案】D

【解析】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指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教育目的的确定受

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以及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故选D。

25、下列哪项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

A、学生应该什么都学,而且什么都要学好

B、为减轻负担,不给学生留作业

C、不要学生考试,尤其是百分制考试

D、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

【答案】D

【解析】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

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故选D。

26、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是()。

A、动机过程

B、动作再现过程

C、保持过程

D、注意过程

【答案】D

【解析】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故选D。

27、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公正评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

【答案】B

【解析】隐私权是指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

领域。

教师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者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故选B。

28、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

A、活动性

B、独创性

C、目的性

D、变通性

【答案】D

【解析】思维的变通性即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

流畅性是指

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独创性是指思维角度十分独特、新颖。

目的性是问题解决的特点。

由此

可知,对同一问题寻找更多不同类型的答案是思维的变通性特点。

故选D。

29、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答案】A

【解析】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