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55984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docx

2021年关于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专题党课讲稿文

  同志们:

  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

在讲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手下有两个重臣,一个是晏婴,齐国的相国,主持政务;一个是穰苴,齐国的大司马,也就是当时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主持军务。

一天,齐景公在宫中喝酒无聊,安排侍从拿着酒具,到晏婴家去接着喝。

晏婴接到通知后,身穿朝服,手拿笏牌,等在门外,一见齐景公就问:

“诸侯得无有故乎?

国家得无有故乎?

”就是问“诸侯难道有什么变故吗?

国家难道出事了吗?

”齐景公说“不是,就是想找你喝点”。

晏婴说:

安国家定诸侯的事,臣请谋之,我来办。

至于陪您喝酒的事,您左右有的是人,我不敢这么做。

齐景公讨了个没趣,就改到穰苴家去。

不料到门口一看,这位大司马身穿盔甲,手执长矛,全副武装,劈头就问:

“诸侯得无有兵乎?

大臣得无有叛者乎?

”就是说“诸侯难道有战事吗?

大臣难道有叛乱的吗?

”当齐景公说明只是想喝几杯时,被穰苴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

这是《晏子春秋》里面“景公夜饮”的故事,为什么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不管身处哪个岗位,都要学习晏婴和穰苴的这种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

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履职,敢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总书记讲“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要有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责任”,“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坚持原则”,“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员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等等。

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习总书记关于敢于担当的重要论述,对于促进干部成长、营造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赶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就以《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为题目,与大家共同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敢于担当的基本内涵;第二,敢于担当的五种表现、五种境界、三个层次;第三,提升敢于担当的本领;第四,为敢于担当者担当。

  一、敢于担当的基本内涵

  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一种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一种迎着风险上、顶着压力干、克服困难冲的大无畏气魄。

敢于担当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忠诚履责的写照;表现的是一种工作状态,是敢抓敢管、敢闯敢干、干事创业的优良作风;彰显的是一种人文情怀,是无私无畏、克己奉公、乐于奉献的意志品质。

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延续和光大了中华文明的五千年辉煌。

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为天下担当;林则徐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为国担当;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为民担当;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经常讲“一人做事一人当”,这是个人的担当。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里所说的“脊梁”就是敢于担当的人。

翻开历史,敢于担当的事例举不胜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国操劳“虽九死犹未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祖逖为收复中原“闻鸡起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谭嗣同自请为变法流血牺牲,孙中山“勇往直前,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彰显的都是中华民族敢于担当的传统美德,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担当的内在禀赋,成为引领和激励我们担当使命、勇挑重担的共同价值追求。

  

(二)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体现。

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当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接力奋斗,生动诠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

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无不闪烁着敢于担当的靓丽音符。

历代党的领导人以实际行动倡树敢于担当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毛泽东同志在《民众大联合》一文中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

我们不干,谁干?

”邓小平同志勇担“文革”之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重任,他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

我想,既然当共产党人,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肩负起历史责任”、“担当起历史责任”。

2012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总书记就庄严提出了“三个责任”:

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博大胸怀。

2014年习总书记参加索契运动会期间,曾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浅显平实的话语,表达了强烈的担当意识。

  (三)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

担当精神体现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党员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

当前,我县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确有一些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

比如,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见矛盾就躲,见问题就推,这种干部,老百姓形象地称为“没有肩膀的干部”,为什么没有肩膀,因为他没责任、没担当,挑不了担子。

还有的干部,对全县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紧迫任务、紧急事项,火烧眉毛仍然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四平八稳、一拖再拖,这种不落实、慢落实,其实是最大的不负责任,最大的不担当。

这样的干部尽管可能没奢没贪,但这种“不作为”“为官不为”是一种十分可怕的“软腐败”。

腐败有两种,一种是“硬腐败”,就是你贪污了受贿了;一种是“软腐败”,不作为就是“软腐败”,它对我们党的肌体来讲,就像“慢性病”,不是马上致命,而是逐步消耗,危害极大。

再比如,有的干部奉行“好人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步子不大年年走,贡献不大年年有,不争第一你别嫉妒我,不是最差你问责不了我;有的整天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门心思盼着提拔,提拔不了便混天度日,对工作极不负责;有的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有功劳抢先一步,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还有的以八项规定为挡箭牌,宁可不干事,不愿干出事,为了不出事,干脆不干事,等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会误了发展,伤了民心,破坏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形象。

“为官避事平生耻。

”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不愿担当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当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就不能当干部的观念,不管党和组织把我们放在哪个位置上,都要守岗有责、守岗尽责,遇到事情就要担责、负责。

  二、敢于担当的五种表现、五种境界、三个层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指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要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认真领会、自觉践行。

下面,我就结合总书记指出的“五个面对”,讲一下敢于担当的五种表现、五种境界和三个层次。

  

(一)敢于担当的五种表现

  一是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

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很重要的是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

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正在深入推进,大家要结合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特别是面对各种政治谣言,面对抹黑英雄人物、否定党的领导等错误观点,一定要站稳立场,敢于发声,亮明态度,给予有理有据有力的正面回应,绝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

比如,当今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网上声音鱼目混杂、良莠不齐,一些人不负责任的散布有损我县声誉和形象的舆论。

面对这种微观不真实的虚假报道,面对专盯阴暗面的宏观不真实的恶意宣传,我们就要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进行坚决斗争,讲述好XX的故事,传播好XX的声音,维护好XX的形象,增添社会正能量。

  二是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

矛盾问题面前,最能考验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

XXXX小岗村原第一书记XX,是XX省财政厅的选派干部,当时小岗村虽然是中国改革第一村,但发展仍非常滞后。

面对重重困难和矛盾,沈浩扑下身子和村民一道吃苦,艰苦奋斗。

他的任职年限本来是三年,但是小岗村的群众像当年搞大包干那样,两次按下鲜红的手印,到省委选派办和省财政厅要求XX继续留在小岗村工作。

结果XX工作了6年,这6年,成为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2300元增长到6600元;大包干纪念馆等景点的修建,让小岗村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曾经没有一家工业的小岗村,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2.3亿元。

但XX也因为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牺牲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XXX总书记亲自作出重要批示,沉痛悼念XX同志。

XX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敢于担当,就是要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敢于跳到矛盾漩涡当中去解决问题。

作为我们XX,当前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比如总量不大、工业不强、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动力不足等经济问题,比如路网不全、水系不畅、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城建问题,比如供热供暖、吃水用水、上学难、看病难、行车难等社会问题,还有脱贫攻坚怎么推进、教育质量怎么提高、食品安全怎么监管、公平正义怎么保障、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等等,都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勇于担责负责,鼓足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具体对策,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具体办法,克难攻坚,接续奋斗,推动全县改革发展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

  三是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

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要体现在紧急关头上,关键时刻一定要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

2003年发生的非典,让多少人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当时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主动请缨,专门收治重症病人。

作出这个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

一是当时病因不明,谁都没把握能治好病人,而治不好就等于砸了自己的牌子;二是当时已经很明确,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接治最严重的病人,等于给自己找危险。

举个例子,当时有一个从河源送来的患者,参与抢救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全部被感染。

但就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钟南山院士仍没有退缩,他不但参与会诊了第一批病人,把这种不明原因的肺炎命名为非典型肺炎,而且一直战斗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线,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

后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给出的评价是:

钟南山所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防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起了主导的作用,钟南山功不可没!

”实践证明,不论遇到什么危急情况,只要我们的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我们的党旗就能在那里高高飘扬,就能够安定民心、凝聚力量。

  四是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党员干部工作中出现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错误、承担责任。

知过能改需要勇气,面对失误敢负责任也是担当。

《史记?

循吏列传》记载:

晋文公时代的最高司法长官李离,一次根据下属向他汇报的案情,将人错判了死刑,便自己把自己拘押起来,准备抵当死罪。

晋文公说:

“这案子是下面人弄错了,并不是你的罪责啊!

”李离说:

“我的官职很大,从没有让给下属一点权;享受很多奉禄,却没有赏给下属一点利益,现在错判案件而杀了人,却把罪责推卸给下属,这可没有听说过。

”说完,他不顾晋文公的劝阻,伏剑自杀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离伏剑”。

当时的晋国,明文规定法官错判者,实行“反坐”原则,李离“伏剑而死”,就是对自己的误听错判主动承担责任,履行了“失刑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