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4042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

《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真题练习Word下载.doc

4-06053.勒温(K.Lewin,1936)关于行为的公式是:

B=f(P,E)。

其中E的含义是( 

A.行为 

B.个体C.函数关系 

D.个体所处的情境

5-06112.行为公式B=f(P,E)是( 

)提出来的。

A.詹姆士B.麦独孤C.奥尔波特D.勒温

6-06112对求助者的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心理咨询师应该( 

A.保持价值中立B.向有关部门反映C.不予干预D.积极地引导和干预

7-06113.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 

)等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8-05113.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F.奥尔波特 

B.勒温C.特里普力特 

D.麦独孤

9-05112.关于访谈法,不正确的说法是( 

A.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B.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

C.访谈法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D.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

10-05112.关于参与观察,不正确的说法是( 

A.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

B.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C.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或唐突感

D.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

11-05112.“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是霍曼斯的社会交

换论中的( 

A.成功命题 

B.刺激命题C.价值命题 

D.剥夺—满足命题

多选题

12-05113.问卷法的主要特点是( 

A.标准化程度高 

B.成本低C.收效快 

D.可以直接收集数据

13-05113.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B.美国的机能心理学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D.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14-08053.G·

奥尔波特认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存在的影响,他人存在形式包括( 

A.虚拟的存在 

B.现实的存在 

C.想象的存在 

D.隐含的存在

15-08053.F·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包括( 

A.社会行为 

B.社会影响 

C.社会意识 

D.本能行为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16-06112.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17-08053角色失调包括( 

A.角色冲突 

B.角色失败 

C.角色不清 

D.角色误解

18-08052.性别表示男女在( 

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社会性学方面的差异 

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19-0805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应的自我概念,称为( 

A.反思自我 

B.客我 

 

C.社会自我 

D.镜我

20-08052.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 

)的观点。

A.C·

罗杰斯 

B.M·

米德 

C.W·

詹姆士 

D.K·

勒温

21-07112.按角色的功能,工人应归类于().

A.成就角色B.规定型角色C.表现型角色D.利型角色

22-071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詹姆斯的自我是指自我概念B.主我是认识的主体C.客我是被认识的对象D.镜我就是反思自我

23-07052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取决于个体的(  )。

 A.社会角色   B.社会意识   C.自我意识   D.社会知觉

24-06052.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 

)的机制。

A.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 

C.早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25-05113.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 

)、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地位 

B.社会认知C.社会情感 

D.社会意识

26-08053.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包括( 

A.家庭 

B.大众传媒 

C.学校 

D.交通工具

27-07113.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A.解释经验 

B.决定期待 

C.引导态度 

D.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

07112人类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包括()。

A.人类能使用工具B.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C.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D.人类能使用语言

28-06113关于自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B.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C.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D.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29-08052自我概念的功能包括( 

A.印象管理 

C.解释经验 

D.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30-05112.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有( 

A.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B.解释经验C.决定期待 

D.控制行为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31-08052.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 

A.近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刻板印象 

D.首因效应

32-08052.在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这是( 

A.平均模式 

B.中心品质模式 

C.加法模式 

D.加权平均模式

33-08052.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往往做出( 

)的归因。

A.社会视角 

B.行为主体 

C.刺激客体 

D.情境

34-07052.“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一种(  )。

 A.刻板印象   B.性别印象   C.首因效应   D.光环效应

35-07052.杨国枢认为中国人重视的是(  )。

 A.概括化他人  B.具体他人   C.抽象他人   D.重要他人

36-07052.根据归因的三维理论,如果行为的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

人们倾向与做出(  )的归因。

 A.背景     B.刺激客体   C.观察者    D.行为主体

37-07113.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38-07113.一般说来,( 

)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A.加法模式 

B.加权平均模式C.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

39-07113.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 

B.印象形成 

C.初次印象 

D.印象修正

40-07112.根据凯利的归因理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低,一致性高,个体就倾向归因于()。

A.刺激客体B.行为主体C.背景D.社会视角

41-06052.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的预测。

A.较准确 

B.变化 

 

C.可控 

D.不可控

42-06052.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

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 

)归因偏差。

A.空间性 

B.情境性 

C.特异性 

D.动机性

43-06052.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 

),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

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 

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

44-06053.光环效应是一种( 

)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A.社会适应B.信息干扰C.先入为主D.以偏概全

45-06053.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A.准确 

B.变化C.稳定 

D.系统

46-06112.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这说明它具有( 

)的作用。

A.定型B.消极C.概括性D.社会适应

47-06113.受( 

)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遗忘曲线 

B.印象 

C.图式 

D.自我意识

48-06113.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