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旅游简介文档格式.doc
《佛山旅游简介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旅游简介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3.1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74.77万人。
佛山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0多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
佛山位于亚太经济发展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的交汇处,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同处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共同构建“广佛都市圈”。
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新火车站、广州南沙港)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
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够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
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随着广珠城际轨道的开通,佛澳形成“1小时交通圈”,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佛山原名季华乡,"
肇迹于晋,得名于唐"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来此繁衍生息,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认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
佛山"
。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
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
四大名镇"
,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
四大聚"
,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
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
佛山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形成了秋色、“行通济”等佛山独特的民间风尚习俗。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
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
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
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纱,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
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其产品种类齐全,大约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备的中成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
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
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名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
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是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
龙狮起舞既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佛山武术重要项目之一,每年的“狮王争霸赛”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参与。
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惟一“中国龙狮名镇”。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
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
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
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
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
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佛山狮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祖庙庙会、佛山秋色、十番、人龙舞和佛山彩灯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佛山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珠三角“美食之乡”。
佛山是粤菜发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广东,厨出凤城”的美誉。
一直以来,佛山以其民间食谱丰富、茶楼食肆林立、烹饪技艺精良而蜚声海内外。
2004年,顺德区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
2011年,佛山市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粤菜名城”。
佛山市每年举办的“佛山美食欢乐节”,已成为集美食、旅游、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盛大旅游节庆活动。
佛山自古人文荟萃,才俊辈出。
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其5。
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
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佛山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十大优势行业。
近年来,佛山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光电、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新医药、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成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光电显示)示范基地、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佛山是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涌现出美的电器、佛山照明、海天调味品、新中源陶瓷、健力宝饮料、联塑非金属管道、溢达纺织等一批著名品牌和商标。
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46件、中国名牌产品65个,参与研制国家及行业标准673个,是“创新型(2008)国家十强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专利工作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6580.28亿元,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中,佛山综合竞争力排在第12位,与去年持平,在地级市中蝉联第一。
佛山交通便利,公路、铁道、河运衔接配套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四通八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广珠、广湛、广肇公路和广佛、佛开、广三高速公路贯穿本市。
广湛铁路通过本市与全国铁路网联结,客运火车从佛山直通香港九龙。
广佛地铁的开通,使广佛之间的时间距离进一步缩短。
佛山机场有多条航行直达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广州白云机场快速通道畅顺。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岭南水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广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至今全市已发现并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有6大类、110余处,其中: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
省级旅游度假区3处,动植物保护区1处,文物保护单位27处;
市级旅游资源90多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佛山重建、新建、扩建了一大批旅游景区景点,全市现有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达60多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8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
自2005年以来新增景点有岭南天地、云东海旅游区、芦苞温泉、康有为纪念馆、李小龙乐园、史诺比主题公园、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皂幕山、金水台漂流、九道谷漂流、塘伙村农家乐等。
西樵山、长鹿农庄、荷花世界、1506创意产业园(南风古灶)、三水森林公园等一批老景区不断改造升级,更新旅游设施,提升服务档次,充实休闲功能,优化景区环境,南海西岸正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旅游产业园,西樵山、长鹿农庄、荷花世界更是积极打造5A级景区,已逐步成为在国内外特别是在广东省内有较大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品牌旅游景区。
旅游配套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服务于旅游业发展的行、游、住、食、购、娱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配套,形成了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环境。
一是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设施比较完善。
我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交通网络建设,连接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道路,推出了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完善了景区景点的水电基础设施和游览设施。
二是服务于旅游业的酒店设施完备,且品位较高。
自2005年以来,我市新评星级饭店近30家,星级饭店总数达101家,其中五星级酒店9家,94家饭店获得“绿色饭店”称号。
万豪、洲际、喜来登、汉威等知名酒店管理公司进驻佛山,“城市客栈”、“7天连锁”等一批经济型酒店相继开业,高、中、低星级饭店结构比例日趋合理。
一批旅游经营单位获得了国家、省级行业荣誉,其中枫丹白鹭酒店荣获“中国十大最具魅力酒店”称号,佛山皇冠假日酒店获我国饭店业最高荣誉奖“金星奖”殊荣,佛山恒安瑞士大酒店荣获“中国最佳商务酒店”及“十佳国际酒店品牌”两项中国饭店金马奖。
全市星级酒店共有客房
间,床位
个,为我市的公务、会议、旅游、商务提供良好食宿条件,使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有了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