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故事之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袁隆平的故事之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隆平的故事之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
施肥不如勤换种啊。
”老向说,“去年我们用了从那里换来的稻种,田里的产量提高了,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了。
面对饥荒,老乡们不是坐等国家救济,而是主动想办法提高产量,袁隆平很受感动。
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很大启发:
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
他想,自己除了教好课,还要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老乡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
三保“命根子”
为实现禾下乘凉梦,他把实验种苗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付出了三次艰辛的努力。
第一次是1968年的“5.18事件”。
1968年5月18日,袁隆平视为自己生命的试验田里的秧苗,竟然全部被人连根拔起,整个试验田被彻底破坏。
后来痛不欲生的袁隆平在田埂边污泥里找到五根一息尚存的秧苗后,把这五根秧苗视为掌上明珠,加倍呵护。
还有一年春天,由于袁隆平的实验场地没有升温、保温设备,为了保证珍贵的不育种子免受春寒的冻害,袁隆平对他的学生兼助手李必湖和尹华奇说:
“这些种子凝聚着我们多年的心血,保住了它,就是保住了我们的命根子。
”为了保住这些“命根子”,袁隆平带头把种子包起来,再蒙上塑料薄膜,缠在自己的腰上保温。
找到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后,袁隆平将这种秧苗命名为“野败”。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台风,把试验田里的秧苗淹得只剩下了叶尖。
正值感冒发烧的袁隆平亲自参与秧苗的抢救,把抢救出的秧苗按照实验田的原样放到师生三人的床板上,抢救完毕,袁隆平差一点晕了过去。
禾下乘凉梦
一位熟知袁隆平的作家,为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禾下乘凉梦》。
这个书名来源于袁隆平的一个梦想。
袁隆平回忆当时研究时,满脑子只有高产水稻,一天晚上,他想着高产水稻进入梦乡,结果在梦中他惊喜地发现种的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从1964年6月20日开始,袁隆平挤出教学后的业余时间,每天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弯腰驼背地寻觅那神奇的“不育”稻株。
整整花了15天时间,什么也没有找到。
7月5日,是他寻找“不育”稻株的第16天。
他来到一丘“洞庭早籼”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开花和刚开过花的稻穗花药上,突然,他的目光在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停住了。
“啊,这不是退化了的雄蕊吗?
”10多天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雄蕊植株。
他马上将这“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加以标记,两三天内反复观察,并采集花药进行镜检,进一步证实了这是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后来,袁隆平和妻子又花了两年时间,前后共检查了14000余个稻穗,分别在洞庭早籼、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4个水稻品种中,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
发现“野败”
1970年11月,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两个助手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
“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
”
这株野生稻,是李必湖和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发现的。
11月23日上午,他们一起在离农场不远的一片沼泽地里,找到了一片面积约0.3亩的野生稻。
当时正值野生稻开花,生殖性状极易识别。
李必湖像袁隆平当年寻找雄性不育株一样,在野生稻丛中一株一株地观察。
奇迹终于出现了!
他们发现了三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它们的花药细瘦,呈火箭形,色浅呈水渍状,不开裂散粉。
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个禾蔸,是从一粒种子成长起来的不同分蘖。
他们惊喜不已,把这不育型的野生稻连泥挖起,搬到实验田里栽好,等待老师回来做最后的鉴定。
袁隆平仔细观察后,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
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
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后来,在谈到发现“野败”的功绩时,袁隆平指出“有人讲李必湖等发现‘野败’只是靠运气,这里有一定偶然性,但必然性往往寓于偶然性之中。
一是李必湖是有心人,是专门来找野生稻的;
二是他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当时全国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性时间比较长的,只有李必湖、尹华奇和我,所以宝贵的材料只要触到我们手里,就能一眼识破。
别人即使身在宝山,也不见得识宝。
这就是李必湖发现‘野败’的必然性。
南国育种
袁隆平回顾自己育种走过的路程,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觉得要加快育种步伐,不能只局限于安江与长沙,而要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岛去。
1969年冬,他们来到云南省元江县,租居在农技站的一座无人居住的平房里,还租了农技站的水田作为实验田,把不育材料的珍贵种子浸下了水。
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又降临了。
元月2日凌晨,袁隆平在睡梦中被猛然惊醒。
他发现身子下的床在晃动,天花板上噼里啪啦掉下石灰块。
“快起来,地震了!
”袁隆平大声地将两个年轻学生喊醒,把浸在铁桶内的谷种抢了出来。
才过了一会儿,那座平房“轰隆”一声倒塌了。
天亮了,余震不断,大地仍在摇晃……
农技站老支书来看望他们了:
“这里是危险区,你们应赶快离开!
袁隆平指着浸在铁桶里的稻种说:
“种子都要下田了,我们怎么能离开?
”他们在水泥球场里用塑料布搭起了一个窝棚。
水泥地上垫了几把稻草,再铺上一张草席,就成了床铺。
发了芽的稻种在摇晃的土地上播下了,秧苗在南国的暖风里茁壮成长。
粮食供应发生了困难,他们就吃当地的甘蔗。
甘蔗虽然好吃,当饭吃可不好受。
三个人吃得口腔里一齐磨出了泡。
经过5个月的辛勤劳动,又繁育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种子。
“超级稻计划”
“超级稻计划”又称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是由日本人于1980年提出实施的。
日本计划用15年的时间,育成单产达到12吨/公顷的超高产水稻品种。
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水稻”,后定名为“新株型育种计划”,计划于2000年育成产量12吨/公顷的超级稻。
此后,世界各水稻生产国竞相追随,提出并实施自己的“超级稻计划”。
由于技术路线选择失当,均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不得不把实现计划的时间推迟。
1996年,中国农业部制定了“中国超级稻计划”。
当时袁隆平院士也提议,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系,高产指标为每公顷日产稻谷100公斤,作为“超级杂交稻选育”立项,进入了国家“863”计划。
超级杂交稻已于2000、2004年先后达到“中国超级稻计划”的第一、第二期产量指标。
目前,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已立项并启动,计划于2010年达标。
袁隆平算了一笔账:
全国4.5亿亩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每年推广种超级稻1亿亩,每亩就算增产150公斤的话,一年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
这相当中国一个中等省的全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供养4000万人口!
搞科研如同跳高
三系杂交水稻取得的成就举世赞叹,袁隆平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没有骄傲,又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
有好心人说,你已成了著名科学家,万一搞砸了,岂不坏了名声?
袁隆平回答:
“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
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