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117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doc

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学院:

数计学院班级:

1004班学号:

1051030105姓名:

胡小康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正在呈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也不可避免地碰到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个重要问题。

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持什么样的态度将会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正确看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众所周知,外来文化是指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

外来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中国亦不例外。

通过网络数据得知外来文化对青少年及大学生都有重大影响。

以下为其数据显示:

一、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青少年比较重视传统节日,但是同样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十分热衷;在影视文化上,绝大多数青少年更加偏好国外的作品;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传统食物明显占有优势。

有76.8%的青少年知道春节的来源,而知道圣诞节来源的则有80.5%,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同时又看出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还略小于对外国节日的关注。

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政府对本国文化的宣传不如外国,青少年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6.7%的青少年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仅有11.0%的人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而这其中仅有11.1%的女同学认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浓。

女同学大都比较感性,因此判断也比较准确,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充裕的休闲时间、良好的物质条件、外国节日的入侵、国民的春节的无所谓的态度、对春节的开发得不充分等等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54.9%的青少年有时过圣诞节,18.3%的青少年每年都过圣诞节。

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国文化虽然远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其影响却在不断地加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认为春节和圣诞节有趣的分别有22%和20.6%,而37.6%的青少年却认为无论是春节还是圣诞节都很无聊。

圣诞节与春节各有千秋。

这在数据上由很明显的显现,此时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渡过圣诞节的方式多种多样,19.5%的青少年选择逛街;31.7%的青少年选择在家陪家人;15.9%的青少年选择去看电影;31.7%的青少年选择与朋友聚会;26.8%的青少年选择睡觉;还有26.8%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过圣诞节。

虽然圣诞节传入中国,但是明显的中国化了,带有明显的中国色彩,而不具备浓厚西方色彩,这对抵制外国文化的入侵有积极作用。

同圣诞节相比,除了传统的方式(如守岁等)外,还有其他方式来渡过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

其中52.4%的青少年会选择传统方式;18.3%的青少年选择逛街;52.4%的青少年选择看电视;34.1%的青少年选择睡觉;19.5%的青少年选择其他方式。

这里不难发现,最传统的方式还是得到保留,外国文化的冲击并不大,同样,逛街这种方式则是明显是西方传来的。

影视文化方面,中国与外国同堂竞技,各有千秋,共放光芒,毕竟竞争才能促进发展,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就电影而论,54.3%的青少年喜欢中国电影,80.5%的青少年喜欢外国电影。

确实客观上,中国电影普遍没有欧美大片拍摄的好,无论是情节、场面、细节、导演还是演员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政府的巨大投资对中国的影视事业促进下,这种差距在不断减小,中国的影视事业也在蓬勃发展。

其实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都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因此最大的得益者还是消费者。

二、外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外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概念的影响

59.3%的大学生承认外来文化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43.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其中还有16.85%的人坦白道“在音乐、舞蹈、影视等观念方面,对外来作品的风格有一定的偏爱”。

28.45%大学生感觉到自己“判断是非不再按照传统的道德尺度,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同时24.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认为对的就会坚持去做,不管父母持的是什么态度”。

大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所出现的负面影响还包括处事叛逆,思想过于偏激,凡事过于讲究形式,这关系到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自我道德情操的培养,因而更应该引起警觉。

2大学生生活模式受外来文化引导

16.85%的大学生已习惯了在日常生活中随口说出时兴的外语单词,反映出“语言表达的外来趋势”;着装的另类化趋势和”对偶像的狂热推崇”也分别在14.5%和10.4%的大学生身上有所反应;18.7%的大学生”举止的日渐西化”;35.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音乐视听的选择”有了全新的标准,更易于接受来自异域的独特风格。

那么,我们该怎样正确外来文化呢?

一、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不分精华和糟粕,全盘否定民族文化,是历史虚无主义。

其结果:

一方面摧毁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依赖仰仗其他民族,甘做其他民族的附庸;另一方面必然走向全盘西化,把资本主义当成救世良方,主张一概吸收,全盘肯定,照抄照搬。

资本主义在几百年发展中,为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成果。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资本主义创造的文化里,优秀文化和腐朽文化鱼目混珠。

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白金主义的价值观,都是腐蚀民族的灵魂,消蚀民族意志的精神“鸦片”。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必须以鲁迅为榜样,学习鲁迅先生的态度: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全盘肯定,一概吸收是错误的;全盘否定,一概排斥也是有害的。

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夹杂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糟粕,如封建的等级制、家长制、一言堂、男尊女卑、腐化堕落、官僚主义等等。

这些都是败坏民族风气,沉沦民族精神、意志的文化“垃圾”。

全盘肯定就会把文化“垃圾”继承下来,影响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只有吸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才能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与此同时,把外来文化包括资本主义文化杂内,都看成是消极落后的,采取一概排斥,全面否定的态度,会使民族文化停滞,乃至延缓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

资本主义文化中有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不吸收这些先进的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就不能提高、前进,中化民族就会落后。

二、继承本民族文化为主,吸收外来文化为辅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搞物质文明建设要对外开放,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对外开放。

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有用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民族,才能不断发展和前进,立于不败之地。

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文化,各有所长和所短,各有优势和劣势。

只有通过交往,在改革中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弱点,自立于民族之林。

在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上,要批判地吸收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去除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还必须坚持以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精华为主,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为辅。

首先,要把着眼点放在传统文化这个基点上,它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之魂,是自尊自强自立的基础。

其次,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生机勃勃,茁壮成长。

最后,把外来文化拿来,必须结合本民族文化特点去消化吸收,不能生吞活剥,不顾民族文化之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