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1103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也很迅猛,很快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日益增多,也在不断地满足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建筑工程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同时,某些建筑工程也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一)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况

 广义的工程质量管理,泛指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其管理的范围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

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指的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

专家认为它从系统理论出发,把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作为整体,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以正确的设计文件为依据,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建立一整套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用最经济的手段,只有合乎质量标准,科学的方法,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投资大,建成符合标准、用户满意的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工程质量好与坏,以预防为主,手续完整。

并以全过程多环节致力于质量的提高。

这就是要把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以事后检查把关为主变为预防、改正为主,组织施工要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找出来,发动全员、全过程、多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理论、程序、方法,参加施工人员均不应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都处于受控制状态。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一般住房的寿命在25年至30年之间,与我国民用建筑的最低设计寿命至少为50年的规定存在不小的差距。

2009年以来不断涌现出了有关住房质量问题的新闻:

“楼脆脆”——2009年6月27日,上海市闵行区莲花河畔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因施工程序错误形成地基压力差,楼体整体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引起业界巨大震荡,被称为“楼脆脆”。

“楼歪歪”——2009年7月中旬的一场大雨后,四川省成都市校园春天小区6号楼和7号楼的一些住户忽然发现,两栋楼之间的距离比以往近了很多,两栋楼斜靠在一起,越向上贴得越近;

靠得最近的地方,相邻的阳台窗户已经无法打开。

“楼薄薄”——2009年8月,浙江省桐乡市太阳湖小区汇宇都市花园16幢3单元6楼某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发现,楼板厚度仅为7.9厘米。

据业主查询到的建设局档案,该小区客厅楼板设计厚度应是12厘米,其他区域为10厘米。

“连续发生的倒楼、裂楼事件更让人感到楼房如此脆弱,似乎安居之所并无安全之感。

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住房质量的提高提出了迫切要求。

既然我国存在住房质量与国家技术标准严重不符的寿命(也是质量)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就不能仅仅由住建部内部掌握,而应让社会知情,促使政府主管部门真正按照法定职责履行职务、让生产经营者正视自己的义务;

更重要的是,各界要根据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居住方面的公共安全,维护其合法权益,严格建筑质量监管措施,保证今后的住房质量和住房寿命。

这是绿色建筑和绿色居住的基础。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1.历史沿革

建国之后,我国在工程质量方面,一直由施工单位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检查,检查具有单一性。

直到1958年,才加入了第二方的验收,实现在企业自控的基础上,第二方的建设单位参与质量验收。

1980年以后,发展成核验制,在第二方验收的基础上,加入了第三方的监督,此时政府成为监督主体。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建筑业的发展,我国开始实行工程监理制度,这就发展成一种社会监督方式。

2.现状

新世纪,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建筑业迅猛发展,也渐渐出现很多问题,对建筑业的规制和建筑质量的监管势在必行。

2000年国务院发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条例中明确了政府对建筑工程监管的基本原则,也对建筑工程从开工之前施工许可证的审发到设计施工图的审查,再到竣工之后对建筑质量的最后验收、备案等主要阶段的监管逐一明确。

从质量的审核验收转向备案制,我们可以发现政府渐渐的退出了微观、直接、实体监督,实现了向宏观、间接、行为监督的转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建筑质量管理的发展规律所在,建筑质量监管体制一直随着时间和市场需求在改变。

建筑质量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基本法律、法律法规等实施细则、由专业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建筑业和建筑活动规范,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新建筑法(征求意见稿)》以及相当一批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虽然我国在建筑质量监管立法层面上取得了进步,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这些法律法规开始滞后性凸显,而且可操作性差,原则性过强。

一些行政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不配套,规范标准的多样化导致执行时难以为依。

建筑质量的检测、监督、认证机构的权责不明和法律执行过程中的跟踪缺位,使政府,消费者,生产者群体构成的建筑质量和控制体系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新动态

(l)21世纪的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市场、房地产开发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

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设备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发达国家建筑大企业不忌讳近距离全方位的竞争,工程质量势必成为竞争的重要内容。

为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我国广大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2)建筑工程的广义质量概念日益被业内接受。

工程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服务等构成广义的质量概念。

物理需求方面的舒服适用、安全;

心理需求的美观大方、品位象征;

外在质量的外型、装演、品牌等,同时成为供需双方关注的焦点。

(3)项目质量控制重心的转变要求修订质量战略。

传统的项目质量形成过程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业务过程,这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必须把质量控制重心转向业主需要。

为此质量战略就要讲究目标、效益、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提出质量100%战略、质量品牌战略、质量创新战略等。

(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出现创新苗头。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体现在国际上少数大公司的“追求卓越”上。

质量体系、质量再造工程、质量功能展开、质量接口管理强化、集成化、智能化信息统计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还有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等,已是方兴未艾。

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单位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了企业的具体责任和具体工作,但目前来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缺乏法律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常违反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存在以下不当或错误的行为,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1.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

2.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顾后果以垫资、压价,甚至行贿等违法手段承揽工程。

3.为牟取利润,不计后果压低成本,自行或串通设计人员乱改设计,使用低价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放任职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粗制滥造。

4.在竣工验收中弄虚作假,掩盖工程质量缺陷,提供虚假质量保证资料。

5.私招乱雇,工人队伍素质低下。

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潜在凶险的重视。

建筑工程施工时,存在很多不可预计的危险因素,然而有些重大的潜在凶险却是客观存在、有迹可循的,比如高处坠落、深基坍塌、机械伤害等极容易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源,然而我国很多企业依然缺乏对这些危险源的认识和重视,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

防范,据了解我国因高处坠落等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占伤亡总数的80%还要多,可见企业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

施工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保证质量管理的实施。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做到三控制。

还应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

总之,施工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严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关,充分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

质量管理人员要把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施工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二)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

工程质量发生问题,都认为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实际上其中一些问题是由于设计不到位造成的。

比如,在房屋等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量问题的隐患。

在屋面防水设计中,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部合理。

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

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平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

另外,由于设计问题,房屋墙体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现象也比较严重。

现在很多设计单位实行的是谁承揽工程谁设计。

这样在单位内部形成固定搭配,致使某几个人对某一类设计非常熟练,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工程,其他设计人员又不易介入,使设计单位的设计优势及专业之间的互补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设计质量。

另外,设计质量监督站对设计质量的监测是每年抽验,这样致使很多建设项目设计得不到及时检测,为设计质量事故埋下隐患。

设计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设计任务,建立健全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查、会签和批准制度。

(三)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

有的建设单位不是完全的法人主体,建设资金的使用、施工单位的选择、建设标准的选择等都不能自主决定,常受到其主管单位的影响,无法承担分包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

缺乏市场意识,破坏与承包方的平等交易关系。

阻碍市场机制的发展。

而且投资责任机制不健全,片面追求低造价,片面追求高标准、短工期,这些都阻碍了工程质量。

因此,建设单位应立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管理,使建筑工程不仅是一个施工实体形成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质量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

所以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健全体系,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要进行适应性创新。

(四)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系统不完善

首先,目前我国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是委托建委质量监督站进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监站的监督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需要质监站监督的工程项目很多,但质监站人员有限,使工作力度降低。

第二,行政监督的工作性质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及腐败。

第三,有的质监站政企不分,以赢利为目的办实体,有的办了监理公司,有的办实验室,强制规定检验试块必须在这里进行,这样质监站既掌握工程质量的监督大权,又有获取利润的商业行为。

这样很难保证质监站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也给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干扰。

总之,建筑工程的监理单位没有严格的执行把关工作,还存在着材料不合格、设计不合理而监理单位没有给予制止和纠正的现象,使得监理工作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其次,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

我国现有的质量管理体制基础是原有的旧体制,虽然近年来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但还存在一些计划经济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