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08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调查报告.doc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了解程度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

例如:

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古国,有傲立于世的璀璨文化,有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传统美德,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西方文化的侵入,使得这些美德与文化已经和正在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和挑战。

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

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他们有的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任性蛮横;还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成了新一代的啃老族;还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淡漠。

这样的结果必将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终会导致中国几千前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流失。

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教育,防止外来垃圾文化侵蚀,特做此次调研,以了解目前我校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内容  

1、小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日期、传说神话和名山大川等知多少。

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3、小学生良好发展还有什么建议。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

调查表共有11道选择题,每题有2-4个供选答案。

3道填空题。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学知实验学校小学部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五)调查步骤   

1、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在关于“你是几年级的学生?

”37.5%选择了三年级,29.5%选择了四年级,33%选择了五年级。

2、在关于“中秋节是什么节?

”的调查中,学生们78%选择了思念亲人的节日。

22%学生选择秋高气爽祭月的节日。

3、在关于“关于那些是属于中国传统节日中?

”,42%的学生选择了清明节,58.%的学生选择了端午节。

4、在关于“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

”,78%选择五月初五,22%选择其他。

5、在关于“清明节代表性风俗是什么?

”69%学生选择扫墓,31%选择其他。

6、在关于“中国的“文房四宝”是哪四样?

选择砚台、毛笔、宣纸、墨的34%,66%选择了其他。

7.在关于“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

”19%选择《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81%选择其他。

8.在关于“你知道哪些中国的传说和神话?

(请写出三个。

)24%的学生写出了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女娲造人等。

38%写出了一个。

38%不会

9、在关于猜谜语:

(1)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________

(2)游牧民族(打一历史人物)________

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________

88.5.%学生不会。

11.5%会

(1)小题。

10.在关于“你会补充以下两幅对联吗?

”98%学生都会,2%学生不会。

11.在关于“兵马俑在中国的哪个城市?

”22%学生回答是西安,78%不会。

12、在关于“号称“天下第一山”的是?

”29%学生回答泰山,61%不知道.10%学生其他。

13、在关于“你对学校开设国学启蒙课程有何看法?

”88%学生选择支持的选项,12%的选择其他。

14、在“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还有什么建议”,17%选择了A.B.C。

55%A.B.C.D.25%选择AB。

3%选择C.D

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1、融会贯通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

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

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

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

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

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

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

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继承发扬

比起学习的主要学科,中国的传统文化常识就容易被忽略。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融入文化常识的教学。

比如,在讲《桂林山水甲天下》时就可以拓展延伸到四大名山。

在书法课时可以讲授文房四宝。

在思品课上可以认识祖国河山。

最近,电视节目上也在呼吁学习和重视民族文化。

如汉字听写大会的举行,都是在呼吁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继承。

我校也开展了汉字听写大赛,为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本身也应该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去学习西方的快餐文化,而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摒弃了。

所以现在我们的中国梦就在呼吁,我们大家行动起来。

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该首当其冲。

首先,将行动落实到教学中。

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

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3、博采众长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

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

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

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利用特定的时间,开展“中国传统节日艺术节”和“西方传统节日艺术节”活动。

中国传统艺术节,就在校园里挂起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让学生穿唐装,舞龙灯、打腰鼓、扭秧歌、抖空竹、剪纸、捏面人,请小厨师在食堂制作艾窝窝、驴打滚、月饼等传统小吃,在教室里、过道边展示中国书画作品。

学校也可以组织“唐人街”和“洋人街”,不同小组的学生尝试过不同的节日,进行东西方节日的擂台赛。

我坚信将传统文化与小学生德育课程的巧妙对接,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那么既能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含义的理解,也能避免新一代的文化断层。

四、总结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民族文化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

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人在岁月长河中庆祝欢乐的盛会。

作为现在的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了解不够。

并且还出现偏差。

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俗话说: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我相信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族文化能够有唤起一代人的中国梦!

附:

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

我们在进行一项关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状况的调查,请你在忙碌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如实填写这张问卷。

谢谢你的合作!

1、你是几年级的学生?

()

A、3年级B、4年级C、5年级D、6年级

2、中秋节是什么节?

()

A、庆祝丰收的节日B、思念亲人的节日C、秋高气爽祭月的节日

3、列哪些是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多项选择)

A、圣诞节B、端午节C、愚人节D、清明节

4、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

()

A八月十五B、正月初一C、五月初五

5、清明节代表性风俗是:

()

A、团年饭B、扫墓C、赛龙舟D、吃月饼

6、中国的“文房四宝”是哪四样?

()

A、茶、中药、毛笔、宣纸

B、砚台、毛笔、宣纸、墨

C、毛笔、宣纸、竖排线装书、风筝

7、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

()

A、《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B、《红楼梦》《水浒传》《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

C、《西游记》《格林童话》《三国演义》《诗经》

D、《水浒传》《西游记》《论语》《老子》

8、你知道哪些中国的传说和神话?

(请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猜谜语:

(1)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________

(2)游牧民族(打一历史人物)________

(3)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________

10、你会补充以下两幅对联吗?

(1)爆竹声声辞旧岁,________________。

(2)祖国前程美,________________。

11、兵马俑在中国的哪个城市?

()

A、北京B、南京C、西安

12、号称“天下第一山”的是:

()

A、南岳衡山B、东岳泰山C、西岳华山

13、你对学校开设国学启蒙课程有何看法?

()(多项选择)

A、能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

B、增加我们的学习负担,效果也不大

C、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