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981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doc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1节安全保证体系

为确保施工安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建立高效、精干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技术入手,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达到安全目标的实现。

并按照“五项”(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否决权、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原则,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见下图。

公司经理总工

公司工程质安部

项目经理部

施工技术部

质量安全部

材料设备部

组织保证

技术保证

材料保证

试验保证

施工及作业班

第2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是施工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确保施工安全,我们将开展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建立高效、精干的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并从技术上入手,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达到安全目标的实现,创建安全标准化工地。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令、法规和上级指示、决议,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负责制,各级单位第一管理者为本级第一责任人,逐级负责,确保万无一失。

做到领导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任。

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围。

1.2、建立持证上岗制度

加强全员安全培训,安全员、质量员、试验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工人做到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佩带胸牌。

1.3、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在开工前,明确安全生产总目标,并根据总目标制定分阶段、分项安全目标及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1.4、建立安全奖惩制度

根据规定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违章施工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并追查责任。

1.5、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查安全隐患、查事故苗头,消除不安全因素。

通过安全检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1.5.1、检查组织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检查组,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有计划、有目的、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地进行检查。

(1)安全监察部每旬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总结分析会。

(2)施工队每天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并落实实行。

(3)发现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时,各级安检人员有权制止,必要时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1.5.2、检查类型

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

施工队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加以落实。

项目总工程师和安全监察部每旬组织一次安全检查。

项目经理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总结会。

不定期检查:

按照施工生产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定期检查,具体为施工准备工作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专职安全人员日常检查进行。

1.5.3、安全检查内容

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洪、防触电、防机械车辆事故、防火、防雷击等措施的落实。

1.5.4、检查方法和手段

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查和互查相结合,定期和经常性检查相结合,专业和综合检查相结合及对照安全检查表检查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检查。

1.6、坚持教育培训制度

1.6.1、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

施工前,按照“技规”、“行规”等有关施工安全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使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

懂得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生产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1.6.2、加大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

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使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掌握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克服麻痹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新工人入场安全教育

①.项目部教育

内容包括:

一般教育(即新工人入场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建筑施工的特点及它给劳动者的安全带来的不利因素;当前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知识教育(即建筑法、消防法、宪法、刑法有关条款,建设部、颁布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例、规定,某市等地方政府和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总部、项目经理部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及细则,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等);建筑工程施工时容易发生的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②.施工队教育

教育内容:

《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细则;本工程基本情况、安全生产的重点和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等。

③.班组教育

教育内容:

本班组生产工作概况、工作性质及范围;个人从事生产工作的性质,必要的安全知识,各种机具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等。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

①.特种作业人员不但进行一般安全教育,而且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号文接受本工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②.定期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复审,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

③.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应用新材料、推行新工艺前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专项安全教育。

1.6.3、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培训

①.定期轮训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干部,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熟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业务知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②.培训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定;安全生产法规、条例、标准;本工程施工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危险因素以及预防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安全纪律以及保证措施;各级领导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任务以及如何管理;

编制、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知识等。

1.6.4、安全生产的经常性教育

在做好对新工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各级领导干部、管理干部的安全生产培训的同时,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贯穿于生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进行。

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适时安全教育。

2、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劳动组织、作业方法、使用的机械、动力设备、变配电设施、以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开工前编制,并经过审批后实施。

2)、经过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具有技术法规的作用,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3)、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设置的实施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实行验收制度。

4)、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问题。

5)、各级安全部门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经常性地对工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6)、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验收和检查。

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防止误触带电体、防止漏电、实行安全电压三项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内电线与其所经过的建筑物或工作地点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加大电线的安全系数。

现场架空线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小于10cm,跨越临时设施时垂直距离不小于2.5m.。

施工现场内不架裸线。

2)、凡是移动式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均在配电箱内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3)、照明线路按标准架设,不准采用一根火线与一根地线的做法,不借用保护接地做照明零线。

4)、对从事电焊工作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使之懂得电焊安全基本知识。

5)、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机电设备。

6)、变压器设在施工现场边角处,并设围栏;根据用电位置,在主干线电杆上装设分线箱。

7)、架设的电力及照明线路,其悬吊高度及距工作地点的水平距离按当地电力部门的规定执行。

8)、电线按标准架设。

不得将电线捆在无瓷瓶的钢筋、树木、脚手架上;露天设置的闸刀开关装在专用配电箱里,不得用铁丝或其它金属丝替代保险丝。

9)、生活区室内照明线路用瓷夹固定,电线接头牢固,并用绝缘胶布包扎;保险丝按实际用电负荷量装设。

10)、电工在接近高压线操作时,必须符合安全距离。

11)、使用高温灯具时,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m,一般电灯泡距易燃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

12)、移动式电动机具设备用橡胶电缆供电,经常注意理顺;跨越道路时,埋入地下或穿管保护。

13)、电器设备的传动轮、转轮、飞轮等外露部位必须安设防护罩。

14)、所有接地和重复接地电阻值,须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并每季复测一次。

4、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实施严格的机械安全管理和安装验收制度。

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须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

在投入使用前,须按规定进行验收,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的,方可投入使用。

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都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按期复检。

施工中,指定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率、使用率和安全运作。

5、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严格执行《消防法》和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

2)、现场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间距。

3)、严格三级用火审批制度,切实落实“二证一器一监护”工作。

6、防汛措施

1)、项目部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制定防汛抗洪措施,在雨季、汛期,各施工队在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下,组成应急突击队,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抗洪防汛意识和警觉性。

3)、在雨季、汛期到来之前,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

并认真执行雨季、雨后两检查制度。

4)、积极与当地气象局联系,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队发布信息。

5)、坚持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

7、安全施工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火管理责任人。

2)、施工人员统一佩戴工作卡,做到持证上岗。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4)、建立严格来访制度。

5)、经常对工人进行法纪和文明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及进行黄、赌、毒等非法活动。

8、卫生防疫措施

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流行病的发生。

1)、以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卫生防疫的重要性。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