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9812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Word格式.doc

预计中国GDP将在2008年超过德国,2010年左右超过日本,2020-2030年之间超过美国。

若按购买力平价(PPP),2007年底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约为3,中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将乘以2.4倍,2007年约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总产值9%,美国占23%,日本占7%),预计在2020左右会超过美国,上升到世界第1位。

表一为1978-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

表2为若干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

中国的对外开放成就,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134亿美元(+23.5%),从占全球不足1%到约8%。

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25.7%),进口9558亿美元(+20.8%),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47.7%。

2007年中国出口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

预计2008年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利用外资,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近9千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多万个。

FDI近几年均为600多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之首,居世界第2位。

2006年吸收FDI695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161亿美元。

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到2006年底达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

2007年底达15282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

2008年6月底为18088亿美元,上半年新增2806亿美元。

高速增长的原因和特征:

(1)制度创新的贡献(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2)生产要素大量投入的贡献(资本、劳动力、资源)(3)技术进步的贡献(以引进吸收为主);

经济特征是粗放型增长方式,2007年GDP(Y)为24.95万亿元(+11.9%),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13.7万亿元(+24.8%)2003-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25.66%

(2)就业的总人数7.7亿人(3)能耗是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标准煤,世界第二,2003年至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分别为15.3%,16.1%,10.6%,9.6%,7.8%,2007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美国高14%,2006年高7%,中国增加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2/3(荷兰环境评估局报告,2008.6.13)。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四个周期,两大阶段,六次调控。

表31978年以来我国四个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

图1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发展分为两大阶段:

(1)1978—1996年,2003年至今,反通胀阶段,

(2)1997—2002年,反通缩阶段

五次经济过热(高通胀),1次过冷(通缩),

六次宏观调控:

5次紧缩和1次扩张

国企和银行状况,第二次紧缩(1985-1986年):

国企开始出现亏损,银行不良债权开始形成;

第三次紧缩(1989-1991年):

国企大面积亏损,银行不良债权大量增加;

1997年-1998年:

国企净亏损,银行不良债权达到30%以上。

表4六次宏观调控情况1978-1996年高通胀的成因分析:

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头号难题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如何抑制高通胀。

四次通胀高峰:

①1980年(7.5%)、②1985年(9.3%)、③1988年(18.8%)、④1994年(24.1%)。

通胀成因:

需求(投资)拉动型通胀、中国特色的总需求(投资)扩张机制、加快增长的政治决策→国家计委(发改委):

投资立项→财政部:

财政投资扩张+国有银行:

货币和信贷扩张→总需求扩张→增长率↑→通胀率↑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高度相关性(投资周期论)

改革以来中国的四次经济周期波动表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代价,都是巨大的,但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它使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这是由中国政府对经济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除了运用通常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外,还可以动用行政手段快速调控经济。

中国经济周期还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典型商业周期,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政府行为和宏观政策的影响,因此尚未走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带有中国的体制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的特色,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等体制性弊端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有效运行。

由于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日益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变化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决定中国经济运行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因素”越来越重要;

同时,决定世界经济运行的“中国因素”也日益上升。

宏观经济失衡和过热的三层次原因,表层:

需求结构失衡——消费、投资、出口的失衡;

中层: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工资与利润分配关系的失衡;

深层:

生产结构失衡,即粗放型增长方式——中国高速增长模式(资本积累模式)的后遗症。

宏观调控的对策,需求结构(模式)、分配结构(模式)、生产结构(模式)“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调整:

1)表层调整:

紧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人民币升值)2)中层调整: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增加工资、社会福利和保障;

3)深层调整: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生产率,转变增长方式(科学发展观)。

2007年是上一轮经济扩张的峰顶(经济增长11.9%),2008年是本轮经济周期的拐点,估计增长率近9.5%,通胀率6%左右。

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向:

积极财政政策+宽松的贷币政策,2008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三变”:

年初的“双防“,年中的“一保一防”,年末的“保增长”。

中国经济走势的三点判断:

(1)外部冲击和前几年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的效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经济至少需要2-3年的调整时间,经济增长率将放慢,明年可能至8%-9%。

(2)由于中国的股市泡沫已提前刺破,由于中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充足的储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给这四大武器,加上集中统一的政治动员力量,能够应付此次世界金融危机。

(3)由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中产阶级队伍在扩大,中国内需扩大的潜力巨大,消费需求在提速,投资扩张动力强劲,因此在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仍可保持8-9%的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奥秘:

遵循东亚增长模式(出口导向+资本密集型增长模式),利用无限劳动供给和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内部采取低工资及低福利和低保障,对外则人民币定值过低,以保持低成本和高利润,从而加速资本积累和投资扩张。

宏观经济失衡的矫正:

两个关键变量,消费率或储蓄率,人民币汇率;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2007.05.22-23日):

中美双方同意采取重大措施降低中国国民储蓄率,提高美国国民储蓄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下滑,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是192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

为何在美国爆发:

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

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长达10年之久的高速增长之后,2001-2002年美国发生网络股泡沫破灭的经济衰退,2002年又发生了9·

11事件。

美国采取了以减税为核心的财政刺激政策和以降息为核心的货币扩张政策(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13次降息),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繁荣和泡沫膨胀,使美国经济很快走出衰退,并和中国、印度一起带动全球经济的新一轮扩张。

金融衍生工具使房地产次级贷款的资金链条及风险无限扩大;

过度自信乐观、自由放任与金融监管失灵。

为何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2002-2007年全球经济大扩张使石油和粮食价格大幅上升,通胀风险加大,美联储2006年不得不提高利率,结果刺破了房地产泡沫,引发次贷危机,经济金融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美国的超级经济金融大国地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将放慢2)中国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能因美元贬值而贬值3)中国购买的美国债券、股票(几百亿美元)损失4)部分外资特别是投机性热钱可能撤走,但中国由于实行资本管制,资本市场未放开,所以不会陷入金融危机;

积极影响表现在,如果中国能像1998-2002年一样通过扩大内需政策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中国的经济金融实力和国际地位将增强,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