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学》专题十------乡土景观Word下载.docx
《《景观设计学》专题十------乡土景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学》专题十------乡土景观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具有多样性。
它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因而受所处地域和创造者的影响较大,可能会随地域自然特点、创造者的民族、文化、性别的差异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c.具有文化意义。
乡土景观是社会体验和文化含义的重要载体。
这种意义是内在者所赋予的,因而必须从内在者的角度去理解。
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乡土景观则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是有含义的。
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
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是凄惨的故事;
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4.研究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1)
乡土景观是乡土经验的记载
乡土经验是人们适应环境而生活的直接结果,它最容易随岁月的变化而逐渐消失和改变,因为它是属于平民百姓的,是平常、普通、琐碎而引不起人们的注意。
它不象其他类型的文化经验一样,从其一开始就有很多相关的历史记载。
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都散落在民间,等待人们去挖掘去探索。
任何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都会成为其过程和发展的见证和主要载体。
对中国众多少数民族而言,这种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2)
探讨一种景观设计的新视角:
生活的景观和白化的景观。
解读乡土景观有助于我们在规划设计中更好地思考该怎样尊重人,该怎样体现和满足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的需要。
设计师(当然还又他们的甲方)常常把异常景观和奇特景观作为设计的追求,因为那样可以一鸣惊人,可以令人难望,可以成为纪念物和标志物。
事实上,寻常景观是充满诗意的,就象白话文可以写出最优美、最动人的诗歌一样。
写白化的“诗歌”,作寻常的景观是尊重当代人、普通人的体现。
。
“规划是人性的体验,是活生生的,搏动的体验”。
而且在尊重人的设计中,行为又是一个关键要素。
景观是行为的容器,
只有能够满足行为需要的景观才是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景观。
否则,最终会为人们所抛弃。
这一现象在中国的旧城和许多传统村落的保护及旅游开发中显得尤为突出。
仅仅保护容器的外壳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传统村落和城镇在长期的演变中显示出有机特性,
如生长、代谢、自我调节,
完成这些“生命过程”的便是人的行为。
只有空壳而没有行为的景观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博物馆,
终究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5.乡土景观研究究竟对设计尊重人和注重日常人的行为、以及创造具有现代意义的景观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6.一,为当地人的生活而设计:
解读乡土景观是规划和设计景观的前期过程,它使我们能够更为透彻地、更深层次地了解地方的行为和景观特点及风俗,
更深层次地把握我们设计所要面对的参考系。
我们也会尊重地方人的行为特点和禁忌,不会只为自己的理念而设计,而是为地方人的生活而设计。
其二,感情与态度的交流:
解读乡土景观是规划设计者与地方居民交流情感与态度的过程。
设计者与使用者对景观的感知存在差异性。
拉普卜特的研究表明设计者与用户、与不同的用户群体,对环境有不同的察觉和评价,以致设计者预期的意义可能不为人所察觉;
如察觉了,却不被理解;
即使在既察觉又有所理解的情况下,却又可能被人所抵制拒绝。
其三,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建成环境和其内所发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之间在有意和无意中彼此相互影响。
乡土景观作为一种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景观形式,有助于我们发现什么是我们不能或不应规划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和没有景观设计师的的景观从一定程度上讲能够弥补规划设计的弱点。
那些未经过刻意规划设计的景观、或者未经过我们时代设计体系中设计师之手的景观能够告诉我们当地人喜欢怎样利用自己的空间形式,能告诉我们怎样的空间形式在当地更为适合。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为其发展和使用留出一定的空间。
规划设计的缺陷能从乡土中得以体现。
两种规划设计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是互补的。
其四,新形式的灵感源泉:
乡土景观是当地人适应地域气候、土地上的自然几人文过程的适应的物质形态的表露。
利用和回避风的形式、利用和回避太阳光的形式、利用和回避水的形式、利用和回避动物及人流的形式、以及多样化的乡土形式所给人的独特体验都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景观提供了不尽的源泉。
一种理想的景观,无论是没有设计师的、基于经验的前科学设计,或是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现代设计,最终都将走向天地、人、神的和谐。
理解乡土景观如同掌握最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一样,都有助于景观设计师的作品离理想景观更近些。
7.乡土植物:
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
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如我国华北地区的国槐、白榆、山杏、荆条,均为当地的乡土植物。
8.乡土植物价值:
(一)乡土植物的生态价值通过对原生林和人工林的比较可以较好的看到乡土植物的生态价值。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刘强教授在实地考察时发现:
在两个原生林之间的沟谷内,有清澈的溪流;
而人工林的山地沟谷内,河水却干涸了。
究其原因不外是原生林层次多,动植物种类丰富,食物网复杂,稳定性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的生态功能良好;
而人工林由于树种单一,食物链不全,稳定性差,加之人们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短周期采伐,打药施肥既污染环境,又恶化了地力,难以保持水土。
在西部地区乡土植物的生态价值体现的更为明显,比如柠条、沙棘等植物,其防风固沙的效能是有目共睹的。
(2)有些外来树种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像我国成功引种的加勒比松、湿地松、火炬松、桉树等树种和许多杨树新品种。
但我们也应看到对以获取环境效益为主的城市园林生态建设来说,需要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群落的稳定性,在这方面外来物种很难有所作为,但乡土植物却具有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城市绿化由潜在的自然植被唱主角,不单单会带来各种效益,也会为居民提供生态基础的功能以及为未来提供物种基因的保存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乡土植物。
(4)乡土植物适应性强,因而易种、易活、易管、抗旱。
乡土植物的存在是自然界长期选择的结果,因而对恶劣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在种植、生长和养护的各个环节上比外来种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环境,比如杨、柳、榆等广泛分布在西部的植物,不但适应性强,而且大家对其习性、特征比较了解,栽培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
(5)由于种源取自本土,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经营乡土树种的费用较低风险比较小。
根据资料显示,杨州瘦西湖风景区每年每平方米冷季型草坪的养护成本,约是土生土长的地被养护成本的3倍。
因此乡土植物在这方面的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区尤为重要,近年来,虽然绿化经费占城市建设总费用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对于越来越大的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高的绿化质量要求,现有经费依然是捉襟见肘,大量的经费用于引进会加重这一矛盾。
因而不喜洋厌土,在绿化建设中扎扎实实的求助于乡土植物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在这方面有很成功的例子,比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河南省濮阳市的绿化建设中,在培养、使用乡土植物上下功夫,城市许多主次干道的绿化采用不同种类的乡土植物有机组合搭配,使得城市景观浑然天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做法既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6)乡土植物资源丰富,可以从多方面满足园林绿化中的要求。
比如山东省野生及常见的栽培树种中,乔木有2000多种,灌木有3000多种,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大约只有50种左右,不足树种种类的十分之一,有许多优良的乡土树种生长在深山老林中尚未得到开发利用。
即使是植物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地区,也有十分丰富的乡土植物有待开发,比如内蒙地区现有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2343种,虽然种数不多,但在种的区系成分和生态演化上却很丰富,如胡杨、沙枣等性质优良的植物既有很好的适应性,也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应该尽快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7)具有一定规模的健康稳定的乡土植物种群可以抵御外来种入侵,保护生态安全。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外来生物很容易找到其适宜的栖息地而大量繁殖。
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入侵成功,在入侵地又无相应的天敌来制约,那么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会很大,要彻底根除就更加困难。
乡土植物在绿化中的应用不存在这一问题,而且对于一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来说,外来种群很少能够形成入侵并造成灾害的规模。
鉴于乡土植物的这些作用,有很多科学家都倡导采用当地自然植被按照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营造一个多种类树种共生的近自然林地,进行生态绿化。
如果能将多种类、各具优势的乡土树种与引进植物结合起来,建造“近自然林”,不仅营造周期短,群落相对稳定,而且植物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它不仅可以再现城市原始的自然景观,而且可以获得有限绿地上的最大生态效益。
在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灭细菌、消除噪声、改善气候方面,具有比现在城市绿化更大的优越性。
9.新乡土:
所谓的“新乡土”就是恰当地综合民间传统文化与全球性先进技术进行设计的形式。
他们对乡土的理解仍然是“传统的”,只是在以一种“今天”的时间维度来审视“过去”的影响力,试图使所有的传统都能在不断被摒弃的过程中得以修正并被赋予新的内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