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8966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

《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压管庄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

四、 

工程桩施工

根据试打桩确定的施工参数和施工方案安排桩机施工工程桩。

工程桩的施工流程按先深后浅、先长后短、先内后外、逐行施工。

尽量降低挤土效应对已经完成桩体的影响。

五、 

完工验收

工程桩施工完毕,根据设计要求,配合桩基试验检测,最后把资料按要求汇编成册。

六、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我施工单位以外在宿迁地区多个打桩的施工经验,估算出单桩成桩各工序所需时间,从而估算出所需施工总时间。

考虑到桩机调试时间、其他因素的影响时间等,工期定为35天。

七、静压管桩施工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静压法沉桩,钢端板焊接法接桩。

机械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为:

测量桩位→桩机就为→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终止压接→送桩→切割桩头。

八、静压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场地清理

测量放线购买桩

桩机就位验线

吊桩存放

插检查桩

桩位

压管桩

抽检试验

八、各工序简介

1、 

现场测量放线定位

a、 

坐标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建筑物场地内的轴线控制点,均设置在打桩施工影响区域之外,距离群桩的边缘不少于20米,并及时定期进行校核。

b、 

根据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用经纬仪放出各轴线,由专职测量员定出桩位,桩位施放误差不得大于30mm,桩中心插上钢筋或竹签,周围撒上白灰线作标志,便于打桩时桩位的查找。

c、 

每根桩施工前均用经纬仪进行复测,桩位中心相对于中间倒点的误差不大于5mm,相对于行列线的误差不大于10mm,并请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d、 

施工过程中,对测量控制点定期核对,每5天不少于一次,施工过程中对桩位随时检查修正桩位,确保桩位准确无误。

e、 

压桩的顺序:

当建筑面积较大,桩数较多时,可将基桩分为数段,压桩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

对多桩台,应由中央向两边或从中心向外施压。

在粉质粘土及粘土地基施工,应避免沿单一方向进行,以免向一边挤压,造成压入深度不一,地基挤密程度不均。

2、 

桩机就位

静力压桩机移至桩位处,顶升牛腿油缸,使底盘处于水平状态。

以导向压桩架为准,用垂球对准桩位,并调整桩体垂直度。

3、 

插桩

管桩起吊就位:

将吊索套在桩端0.35L(L为桩长)处单点起吊,由桩机自带吊臂运送至桩机前,并喂入桩机夹持器内。

操纵夹持横梁内的四个夹持油缸作夹持动作夹紧桩管。

启动压桩油缸,将桩压入土中0.5m后,用双向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度。

4、 

压桩

操纵固定在压桩架上的主油缸作伸程动作,当油缸达到最大行程后,夹持油缸、主油缸回程,重复上述夹持、伸程动作,将桩逐渐压入土中。

沉桩时桩身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L,距桩机不受影响范围内,成900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控制校准垂直度。

压桩应连续进行,当压桩力已达到控制终压值时,应随即进行稳压。

稳压不少于3次,每1min,测定其最后各次稳压时的贯入度。

5、 

接桩

当下节桩压到露出地表1m左右时,应接上节桩。

接桩前先将下节桩顶清洗干净,加上定位板,然后把上节桩吊放在下节桩端板上,将上、下桩段接直,上焊条采用E4303,焊缝必须连续、饱满,质量不低于二级。

焊缝自检合格并经监理人员验收后方可继续压柱。

接桩采用2台电焊机同时分层对称焊接,上下桩中心线的偏差不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

6、 

送桩

一根桩原则上应一次压入,中途不得人为停顿,确需停压时,亦应尽量缩短压桩时间,压桩至送桩的间隔亦不宜过长,必须连续完成整根桩的施工,以防停顿时间过长造成桩周土固结而出现压桩困难或不能压入。

送桩时预先算好送桩深度,在送桩器上作出明显标志,用水准仪严格控制,以保证桩顶标高准确,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0mm。

成品保护

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以防出现裂缝或断裂。

桩起吊和搬运时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稳,不得损伤。

 

现场测量预制桩、控制网的保护工作。

已进场的预制桩堆放整齐,注意防止施工机械碰撞。

送桩后的孔洞应及时回填,以免发生意外伤人事件。

开发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