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8785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工程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相对密度

液、塑性

击实试验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碎石类土

每10000m3

---

每5000~10000m

2、桥台、涵洞基坑回填所采用碎石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同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每400m3为一批进行检验,不足400m3按一批计。

检验方法:

试验室根据《铁路土工试验规程》及相关规范进行土工试验。

检验内容:

强度(压碎指标)有害物质含量(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氯化物、有机质含量)

3、过渡段压实标准采用地基系数和孔隙率双指标进行控制

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填筑部位

填料类别

压实指标

砾石类

碎石类

Ⅰ级

Ⅱ级

过渡段

压实系数Kh

--

地基系数K30

(MPa/m)

120

130

孔隙率n(%)

31

二、一般项目

过渡段的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质量标准

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

50mm

左、中、右各1点

水准仪测量

2

中线至边

缘距离

左、右各1点

尺量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左、右各1处

4

横坡

0.5%

5

平整度

100mm

3个点

2.5m直尺

量测

施工程序及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

2、施工工艺的实施与技术标准的控制

3、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4、施工顺序

………详见后附《施工技术交底》资料――过渡段填筑。

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详见《过渡段填筑安全技术交底》

主要附件

设计图纸

过渡段设计图

其他

/

《施工技术交底》资料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质量员

交底人

时间

工区长

班组签认

《施工技术交底》资料

――过渡段填筑

一、简述

因桥涵与路堤承载特点不同,为了确保路桥、路涵承载均匀,使铁路行车安全、平稳,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及新建铁路太中银路基设计图纸要求,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过渡段。

如下图:

本标段设计设有简支梁大中桥6座,框构桥3座,横向结构物28座,旅客地道1座,其中路桥过渡段12处,路涵(横向结构物)过渡段64处。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前对工点地形和地质进行施工复查核对工作,如与设计图不符及时通知项目部进行处理。

2、施工前进行图纸审核,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如发现设计遗漏或失误及时通知项目部上报设计进行修改、完善。

3、过渡段填筑A组填料,施工前先对周边可取料源进行调查和选择,并取样由试验室试验确定,试验检测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填筑。

三、施工方法

1、采用施工机械

1.1挖掘机:

EX300-3型

1.2装载机:

50型

1.3推土机:

160型

1.4压路机:

YZ-18D型振动压路机

1.5自卸车:

运载30T

2、施工步骤

2.1桥台及涵洞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人工清除基坑内杂物,采用碎石分层填筑,并采用高频冲击夯充分夯实,直至填筑至原地面标高。

2.2根据各区段路基顶宽及原地面标高推算出过渡段A组填料区域,采用红油漆在桥台和涵身砼面上标出A组料填筑区域及过渡段分层填筑尺寸线,0.2m/道,以便填筑时进行厚度控制。

2.2.1路桥填筑区域宽度为路基顶宽向内侧平移1m,按1:

1坡比延伸至原地面,长度为基床底层顶面自桥台或涵身砼面平移5m,按1:

2坡比延伸至原地面。

(详见附图1)

2.2.2横向结构物以上填土高度不大于1.5m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正梯形范围内及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采用A组填料填筑;

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填土高度大于1.5m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仅正梯形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填筑。

(详见附图2)

2.3路桥过渡段填筑前先进行透水管埋设,埋设前填筑层面须找出5%横坡。

以满足透水管排水要求。

超前分别采用C20混凝土和C10无砂混凝土预制透水管基础和渗水板,详细尺寸详见附图1。

预设时先于填筑层面摆设C20混凝土基础底槽,底槽内设置Φ0.2m透水软管,上设C10无砂混凝土基础顶槽,基础之上依次逐层摆设渗水板,透水管基础及渗水板设置时要确保基础底、顶凹槽以及渗水板间接缝严密,平直。

2.4选择试验段作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根据试验段确定主要施工参数为:

虚铺厚度0.25m,压实后厚度0.20m,碾压遍数8遍。

2.5填筑时根据过渡段填筑宽度、长度、虚铺厚度进行方量控制,避免出现超厚现象。

2.6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进行填料整平,人工配合进行细平,摊铺过程中保持过渡段上表面顺路基方向成2%坡度,以防雨水沿构造物外壁渗透。

横断面中线至外缘成4%横坡,以便雨天排水,防止雨水长期浸泡过渡段。

2.7摊铺整平后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距离结构物2m范围内及边角机械你碾压困难时,采用手扶式高频冲击夯夯实。

四、质量控制要点

1、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试验、技术交底控制虚铺厚度、碾压遍数,加强现场数据收集,并随时对施工情况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按数据分析及工艺试验结果不断进行施工工艺及参数完善。

2、严格控制填料粒径,确保过渡段压实质量及外观质量。

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cm或摊铺厚度的2/3。

超限粒径要通过多个环节进行控制

2.1首先从源头抓起,取土场取土、装车时注意尽量避免超限粒径石料装上车运至现场,也可采取提前备料的办法,预先将需运至现场的填料中超限粒径进行筛选遗弃或另行储置;

2.2其次施工中针对已运至现场超限粒径安排专人进行破碎;

2.3再次针对无法破碎或破碎困难的超限粒径安排装载机、推土机及人工配合进行清理,清理程度要求远离施工区域(铁路征地界内),严禁摆放于边坡上或结构物旁边。

3、严格控制填料级配,填筑过程中避免出现集料窝现象,如果出现,安排人工进行清理或掺入细料拌匀。

4、加强填料含水量控制,控制填料处于最佳含水量±

2%幅度内,以提高碾压效率和压实效果。

4.1含水量较大填料先翻晒后摊铺碾压,避免出现弹簧土、橡皮土现象,如果出现弹簧土、橡皮土现象马上进行填料更换;

4.2施工遇雨应及时封面;

被雨水浸湿过,要进行翻晒;

若间隔时间较长表面有松散现象,要进行复压,并重新核查压实度。

5、填料摊铺、整平要做到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无显著的局部凹凸,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均匀的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

并做出4%的横坡,始终保持压实后的层面处于快速排水状态。

6、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7、过渡段的基床表层压实标准与相邻路基基床表层压压实标准相同,基床表层以下压实标准要达到相邻路基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8、结构物的锥、护坡填土与过渡段填筑同时进行,分层铺筑夯实,压实度要求与路基相同。

9、过渡段应于其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至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涵洞两侧的路涵过渡段填筑要同时进行,严禁出现两侧倾填现象,避免一侧填料侧压力过大造成涵洞偏移。

10、过渡段施工时加强结构物成品保护,避免机械碰撞结构物混凝土面或防水。

11、及时进行边坡整理,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按设计要求路堤宽度、边坡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先用挖掘机粗刷,后人工细刷,边坡应平顺、圆滑,无浮碴。

五、沉降观测

1、技术要求

1.1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两个观测断面,一个在距桥台边线中心1.0m处,一个在过渡段中部,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断面结合相邻路基地段。

每个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地面设一个沉降观测板,在两侧路肩(基床填筑完成后)设一个观测桩(φ40mm,钢钎长1.0m),在两侧路堤坡脚外1.0~2.0m及10.0~12.0m处各设一个观测位移边桩,各观测桩及沉降板在同一个横断面上。

1.2边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

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1.3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0.1m。

埋置时先挖坑,将预制边桩放入坑内,桩周以C15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

1.4沉降板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底板尺寸为50cm×

50cm×

3cm,用C15混凝土预制;

测杆采用φ40mm钢管,与底板固定在垂直位置上,保护套采用塑料套管,套管尺寸以能套住测杆并使标尺能进入为宜,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接高,每节长不超过50cm。

接高后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

2、观测要求:

2.1用于观测位移及沉降的基桩,必须置于不受填土荷重影响稳定地基内,基桩及位移观测桩在观测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2边桩及沉降板在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较长时(d≥15天),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

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设计高程后,前2~3个月内,每5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铺轨验交结束。

观测后即时整理绘制"

填土高-时间-沉降量"

关系曲线图。

2.3观测控制标准:

路堤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边桩水平位移每昼夜不得大于5mm。

如果超出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再进行填筑,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

2.4测量精度按Ⅱ等水准测量。

六、雨季施工

1、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在雨季前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1.1雨季过渡段填筑应集中力量,组织快速施工,摊铺后马上进行整平收面,以确保降雨时防水。

1.2层面摊铺整平找出4%横坡,以便于路基排水。

1.3边坡要拍实,避免松散边坡被雨水冲刷出现流槽。

2、雨后待填筑层面晾干或采取其它措施,确认填料含水量合格后再继续施工。

3、结构物基坑要及时回填至原地面或在回填线外开挖集水坑,避免基坑积水,若出现积水马上用抽水泵排干,并进行翻晒,翻晒后重新夯实。

4、主动联系当地气象部门,掌握当地气象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因降雨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工程部

07.1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