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8482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预压土卸载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技术保证措施 2

六、环水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3

七、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5

一、编制依据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路基通用参考图》

二、工程概况

产业路K0+016—K2+418段,路基全长2.402km,其中本次卸载桩号产业路K1+686—K2+418段;

卸载段长度0.732km,共计约55998立方米,一般地段堆载预压料顶部宽度为18m,高度3m,边坡坡度1:

1.5的梯形断面。

特殊地段根据地形情况确实适合的预压宽度及高度。

三、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及卸载计划

预压沉降观测数据已基本通过,人员机械准备充足,计划2015年8月15日开始卸载。

产业路K1+686—K2+418段道路预压卸载路基填料右侧开始;

产业路K1+686—K2+418段左侧作为施工临时道路;

待右侧卸载完成再卸载左侧该段路基。

2施工工艺

堆载预压卸载→边坡修整与防护→预压卸载→路床平整→线路与高程检测

→第二次平整压实→交接验收

(1)预压料卸载过程中,技术人员配合调度人员做好现场施工调配,按照项目部拟定施工计划,多方面、全方位考虑,协调好各路基队间的施工工序。

(2)预压料卸载时,装载机由一侧统一向前推进,严禁乱采滥挖。

卸载过程中沉降观测桩周围1米范围内挖掘机、自卸车等机械不得靠近,沉降观测桩周围预压土人工清除。

沉降观测桩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

(3)预压料卸载过程中,车辆必须在路基两侧行驶,严禁在路基上急转弯、急刹车,尽量减少对路基填土的破坏。

预压料卸载必须高出路基面20cm,后进行人工路基面找平。

对运输车辆碾压起皮、松散处,采用压路机及时碾压密实。

卸载过程中根据路基高度情况提前进行刷坡,避免在以后边坡修整过程中损坏路基面。

(4)预压料卸载完毕后,技术人员测量班恢复中桩及边桩(施工队做好护桩),算好设计高程与现场实际高程相比较,并及时找现场监理人员报验,尽快为下一个工序施工提供作业面。

(5)严格自检程序,自检合格后,各管段技术人员提出报验申请,由测量、实验人员进行自检,合格后上报现场监理,经监理人员抽检合格,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四、沉降观测桩保护措施

(1)预压料卸载过程中沉降观测桩周围1米范围内挖掘机、自卸车等机械不得靠近,沉降观测桩周围预压土人工清除。

(2)现场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监督,沉降观测桩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

(3)已卸载段路基沉降观测桩周围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机械碾压。

五、技术保证措施

(1)预压料卸载必须在沉降观测评估后卸载。

(2)测量队全程跟踪测量,做好边、中桩放样,高程符合。

(3)沉降观测桩1米范围内大型机械设备不得靠近,以免破坏观测桩。

(4)所有大型设备在卸载时不得在路基上掉头转弯、急刹车以免破坏路

基面。

(5)认真做好各项几何尺寸及实验检测。

六、环水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

1.1减小生态破坏

妥善处理卸载的预压料,预压料不得破坏或掩埋场坪旁边的林木、农田及其它工程设施。

弃土不得堵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没或冲毁农田、房屋,危及周边环境安全。

1.2.噪声、光污染控制

土石方施工现场安排专人进行洒水,并配备洒水车,防止粉尘飞扬;

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应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主要运输道路进行固化,定时洒水防尘,严禁在场地内燃烧各种垃圾及废弃物;

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同处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取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

合理安排噪音较大的机械作业时间,距居民较近地段,严格控制噪音,不得

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音污染的施工作业;

1.3水环境保护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

境。

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施工中对地下水、泉点、水井进行定时观测,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变水系,破坏生态平衡;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壕沟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经处理后进行排放;

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

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

1.4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的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

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达标排放。

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

1.5固体废弃物处理

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

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

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

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1.6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

合理安排工序,及时清运废弃的土方。

对已完坡面工程应及时植草绿化,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被雨水冲刷;

路基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如无法错开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雨情,作好

大雨之前的防护措施,避免易受侵蚀或新填挖的裸露面受到雨水的直接冲刷;

弃渣场地应事先构筑拦渣工程,并注意布置截、排水设施,可考虑利用低洼地进行弃土、弃渣,改造为今后城市建设用地;

对施工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结合城市化建设进程,考虑表土回填以利复耕或进行绿化恢复;

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和汛期;

弃土、弃渣的堆放,要先建设拦挡墙(坝)及排水设施,后堆放弃渣,堆放结束后开始布置植物措施;

当工程跨越村庄和水源地时应先将排水措施和拦挡措施布设好,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原排水设施,并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

施工便道在路基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的基础上,在公路两侧栽植公路防护林,结构为单行乔木,边坡采取植草护坡;

在工程水土保持区域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植物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主体工程区和边坡、便道等水土保持区域种植适合当地的树种和草皮,以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

2.文明施工措施

2.1.施工现场措施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文明施工形象。

工地始终做到整洁有序、文明施工、工完料尽,保护当地水源和建筑物,避免造成损失。

实施工点挂牌施工。

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监督。

工程施工中随施工进度在现场悬挂宣传标语,积极创造一个文明的施工环境。

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临时场地布置科学合理,机具、材料堆放有序,布局合理,无造成污染的现象;

夜间设红色警示灯。

现场有排水设施,并由专人提前做好施工区内的排水工作,严禁淤塞当地的排涝、灌溉沟渠。

桥梁施工中钻孔桩等产生废液的作业,及时清理,运至业主指定的地点排放,不得随地排放,以减少对农田和水源和污染。

2.2现场机械管理

车辆、机械设专人管理和操作。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照驾驶,无证操作。

保证操作人员做到“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维护、会排除故障),“四懂”(懂管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

车辆、机械设备做到停放有序,保持清洁,在显著位置标注“单位名称”。

在道路上行驶要遵章守纪,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保证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

运载散体、流体的车辆采取遮盖、防护措施,封闭缝隙,保证行驶中不污染道路和周围环境。

施工车辆、机械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当地有关通行规定,不随意鸣笛、不抢占道路、杜绝碾压农田。

严格按规范施工,对施工便道要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并做好施工用水的处理工作。

七、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1)现场车辆运行由专人指挥,做到有序施工。

(2)所有弃土运输至指定弃土场并将其进行平整。

(3)夜晚人员施工时必须穿反光工作服。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