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8047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自检报告(2012年新版本)文档格式.doc

8、本报告一式三份,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使用单位和安装(重大维修)单位分别保存。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装(维修)安全技术检验备查书

共11页第1页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使用单位地址

产品出厂编号

邮政编码

名义宽度

mm

联系人∕电话

理论输送能力

人/h

用户设备编号

名义速度

m/s

安装地点

提升高度

m

施工类别

安装□改造□维修□

倾斜角

°

制造单位

使用区段长度

m

电机功率

KW

施工单位

维护保养单位

电话

检验依据:

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TSGT7005-2012)

2.《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

检验仪器设备

1、万用表2、钳形电流表3、绝缘电阻仪

4、接地电阻仪5、温湿度计6、转速表

7、同步率测试仪

8、钢板尺、卷尺、塞尺、游标卡尺、常用电工工具、秒表等

现场

条件

温度:

℃,湿度:

%,电压:

V

1用电是否安全□2现场是否有警示牌□3是否穿戴劳保用品□

自检结论

检验单位(盖章):

检验员:

审核人员:

检验日期:

年月日

备注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员

姓名

同意报检

使用单位(盖章)

年月日

证号

有效期

共11页第2页

检验项目

项目

编号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结果

结论

1.

1.1

制造资料

A

制造单位提供了以下用中文描述的出厂随机文件:

(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其范围能够覆盖所提供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相应参数;

(2)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其内容能够覆盖所提供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相应参数;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注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含有电子元件和(或)可编程电子系统的安全电路(如果有)、梯级、踏板、梯级踏板链、驱动主机、滚轮、扶手带、控制屏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号等内容,采用玻璃作护壁板,应采用钢化玻璃。

并且在证明文件上有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出厂日期;

(4)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如果有)、梯级、踏板、梯级踏板链、驱动主机、滚轮、扶手带、控制屏等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

(5)驱动或者转向站及总体布置图;

(6)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

(7)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

(1)

(2)

(3)

(4)

(5)

(6)

(7)

1.2

安装资料

安装单位提供了以下安装资料:

(1)安装许可证和安装告知书,许可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相应参数;

(2)施工方案,审批手续齐全;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4)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自检报告经审核人员签字和施工单位盖章;

(5)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如安装中变更设计时),履行了由使用单位提出、经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

(6)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装合同编号、安装单位安装许可证编号、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安装单位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

1.3改造

重大维修资料

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提供了以下改造或者重大维修资料:

(1)改造或者维修许可证和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告知书,许可范围能够覆盖所施工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相应参数;

(2)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清单以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审批手续齐全;

(3)所更换的安全保护装置或者主要部件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合格证书;

(4)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5)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检查和试验项目齐全、内容完整、真实准确,施工和验收手续齐全,自检报告经审核人员签字和施工单位盖章;

(6)改造后整机合格证或者重大维修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的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合同编号、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使用登记编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并且有改造或者重大维修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竣工日期。

共11页第3页

1

1.4

使用资料

B

使用单位提供了以下资料:

(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务相符;

(2)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1.1、1.2、1.3项所述文件资料[1.2的(3)项和1.3的(4)项除外],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保存完好;

(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

(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4)(合同号)

2

2.1

维修空间

C

(1)在机房,尤其是在桁架内部的驱动站和转向站内,应具有一个没有任何永久固定设备的、站立面积足够大的空间,站立面积不小于0.3m2,其较短一边长度不小于0.5m;

(2)当主驱动装置或制动器装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载客分支和返回分支之间时,在工作区段应提供一个水平的立足区域,其面积不小于0.12m2,最小边尺寸不小于0.3m。

m

2.2

防护

如果转动部件易接近或对人体有危险,应当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特别是必须在内部进行维修工作的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梯级和踏板转向部分。

2.3

照明

分离机房的电气照明应当是永久固定的。

在桁架内的驱动站、转向站以及机房中应提供可移动的电气照明装置。

2.4电源插座

桁架内的驱动站、转向站以及机房中应配备电源插座:

(1)2P+PE型250V,由主电源直接供电;

或者

(2)符合安全特低电压的供电要求(当确定无须使用220V的电动工具时)。

2.5

在驱动主机附近,转向站中或控制装置旁,应当设置一个能切断电动机、制动器释放装置和控制电路电源的主开关。

该开关应不能切断电源插座或检修及维修所必须的照明电路的电源。

主开关处于断开位置时应可被锁住或处于“隔离”位置,应在打开门或者活板门后能方便地操纵

2.6

辅助设备开关

当辅助设备(例如:

加热装置、扶手照明和梳齿板照明)分别单独供电时,应能单独切断。

各相应开关应当位于主开关近旁并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2.7

停止开关设置

在驱动站和转向站都应设有停止开关,如果驱动站已经设置了主开关,可不设停止开关。

对于驱动装置安装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载客分支和返回分支之间或者设置在转向站外面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则应在驱动装置区段另设停止开关。

停止开关应是红色双稳态的,应有清晰并且是永久的标识。

共11页第4页

2.8电气绝缘

动力电路、照明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值应当符合下述要求:

动力_____MΩ

照明_____MΩ

绝缘_____MΩ

标称电压/V

测试电压(直流)/V

绝缘电阻/MΩ

安全电压

≦500

>500

250

500

1000

≧0.25

≧0.5

≧1.00

2.9

接地

供电电源自进入机房或者驱动站、转向站起,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应当始终分开

2.10

断错相保护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设断、错相保护装置;

当运行与相序无关时,可以不装设错相保护装置。

2.11

中断驱动主机电源的控制

(1)驱动主机的电源应由两个独立的接触器来切断,接触器的触头应当串接于供电电路中,如果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止时,接触器的任一主触头未断开,应当不能重新启动;

(2)交流或直流电动机由静态元件供电和控制时,可采用一个由以下元件组成的系统:

①切断各相(极)电流的接触器。

当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止时,如果接触器未释放,则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当不能重新启动;

②用来阻断静态元件中电流流动的控制装置;

③用来检验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每次停止时电流流动阻断情况的监控装置。

在正常停止期间,如果静态元件未能有效阻断电流的流动,监控装置应使接触器释放并应防止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重新启动。

2.12

释放制动器

能用手释放的制动器,应由手的持续力使制动器保持松开的状态。

2.13

手动盘车装置

如提供手动盘车装置,该装置应容易接近,操作安全可靠。

盘车装置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