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752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

《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包单位培训教案.doc

外包单位安全教育培训

教学标题:

外包单位安全教育培训

教学目的:

为了加强外包单位的的安全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

爆破作业的存在的危险因素

第三章:

安全技术交底

第四章:

爆破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章:

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

1、爆破工必须持本人爆破证方可爆破。

2、在领取、运输、使用、清退爆破器材过程中必须同爆破安全员两人以上进行,单人不准爆破作业

3、在携带、加工、和临时存放爆破器材时,不准接触和靠近任何火源、电源。

4、携带和运输爆破器材、要使用专用背包(木箱),不准将爆破器材装到衣服口袋内。

雷管和炸药必须分开、不准混放。

5、搬运爆破器材、必须轻拿轻放,不准挤压、摩擦、投掷、爆破器材。

不准用铁器锯、剪、撞击雷管、导爆管。

6、领用的爆破器材必须在当班生产爆破消耗、剩余的爆破器材及时核准数量清退库,不准私藏和任意存放。

不准将爆破器材转交他人携带和使用。

7、要在爆破现场加工爆破器材、不准在库房内、办公室、宿舍以及有人工作和活动的场所加工爆破器材。

8、严禁摩托车、拖拉机搬运爆破器材。

9、爆破器材要及时使用,不准提前领取,临时在工作现场存放的爆破器材必须由专人看管。

10、雷雨天禁止露天爆破和运输携带爆破器材。

11、不准穿化纤衣物和能发生静电感应的物品进行爆破作业。

12、应使用木棍装炮,严禁用钢筋、钎子杆以及其他铁器装炮或撞击爆破器材。

13、在处理盲炮、加工爆破器材、装炮和爆破作业现场、严禁无关人员停留。

14、露天使用导火线点炮不准超过10根,导火线使用长度必须以保证人员点完炮后能到达安全地点来确定。

15、爆破工点炮前,必须听从现场负责人指挥,没有听清指令和准确点炮信号不准擅自点炮。

16、乘罐运输爆破器材时,只允许爆破工一人乘罐护送,雷管和炸药必须分两次运送,不准雷管和炸药同罐运输。

17、爆破现场出现的残炮或盲炮必须在响炮后二十分钟以后,排净炮烟的情况下方可处理。

18、严禁在未经冷却的炮窝内重复装药爆破,不准看回头炮,防止发生危险。

19、堵炮孔的填塞物不准掺夹石块。

20、在下列情况下不准点火放炮:

(一)、爆破危险范围人员和设备没有撤到安全位置;

(二)、警戒措施没不布置好;

(三)、没有负责人指挥爆破;

(四)、规定其它禁止爆破的区域或场所。

第二章:

爆破作业的存在的危险因素

在实施工程爆破的同时,伴随有一定的爆破震动、飞石、毒气、噪音等,给周边建筑物、人员、设备设施等带来一定危害。

1、爆破震动:

由于爆破中部分炸药能量转化为地震波,可能对建筑物、人员、设备和设施带来影响甚至破坏,特别是就近建筑物,孔桩内风化层较厚、地层复杂、护壁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减震是保证爆破安全的最主要因素。

2、爆破飞石:

爆破飞石危害与工程周边环境有关,容易对周边人员、车辆、

设施、建筑等直接破坏

3、有毒气体:

孔桩较深时,爆破后形成的有害气体易在桩内积聚,对人体有害毒作用,因此爆破后进行清渣前保留一定的时间间隔,个别情况还应进行通风。

4、噪音:

由于爆破对象是软—中等岩石,爆破类型又为加强松动,为减少扰民的可能性,孔口堵塞要严。

5、爆破施工主要危险源(点)种类及分布在爆破施工过程中若爆破操作及瞎炮处理不当、爆破器材管理不当,可能引发爆破伤亡事件,直接导致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山石迸溅打击等二次事故。

6、主要危险源有爆破的警戒区域;存有瞎炮的区域;爆破后规定的等待时间内的爆破地点;超过规定用药量的爆破地点;结构和方向不能防止飞石危害的避炮洞;爆破器材储存的专用仓库和储存室;未及时清点回库的爆破器材存放地;相邻采石场爆破作业可能危及到的区域等。

第三章:

安全技术交底

1)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持说明使用爆破器材的地点、品名、数量、用途、四邻距离的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领取《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方准使用。

2)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考核合格的爆破员担任。

3)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由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爆炸物品单位的主管领导人负责。

4)储存、运输、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设立专用爆破器材仓库、储存室时,必须凭县、市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及设计图纸和专职保管人员登记表,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请许可。

经审查,符合条例规定的,发给《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方准储存。

5)使用爆破器材的单位,临时存放爆破器材时,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地方单独存放,指定专人看管,并报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

临时小量存放的,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备案。

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向乡人民政府备案。

6)装药填塞期间,禁止与爆破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

在爆破危险区边界上应设立明显的警戒标志。

起爆前30min,进入爆破危险区域内的所有通道必须派专人警戒。

8)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

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警戒岗哨和标志;在爆破前发出信号,待危险区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始准爆破。

爆破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9)使用爆破器材,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

爆破员领取爆破器材,必须经班组长或现场负责人批准,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使用量,剩余的要当天退回。

10)禁止非爆破员进行爆破作业。

第四章:

爆破施工事故应急预案

爆破事故风险分析

爆破工程是有风险、高危的工作,安全管理失控,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有可能引发事故的发生,如早爆,拒爆,爆破失控造成人员伤亡、附近建构筑物、通讯、电力或其他设施损坏等。

应急小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部

1、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总指挥、抢险救援组、通信联络组、警戒疏散组、物资供应组、医疗救护组

二.工作职责

1、应急总指挥职责

发生事故时指挥各救援小组实施救援行动;

‚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救援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2、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总指挥不在矿山现场时接替总指挥的工作;

ƒ抢救结束后,进行事故调查,组织编制事故调查报告等。

3、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救工作,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护。

4、通信联络组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向青铜峡安监局报告情况;向青铜峡消防队报警,打120急救电话;向周边企业做情况通报,请求做好防护措施;及时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最新情况。

5、警戒疏散组负责救援现场的安全警戒和人员疏散工作。

6、物资供应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7、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急救,掌握伤情联系、通知医疗机构,伤员的抢救及转运工作,陪送伤者,联络伤员家属。

3处置程序

3.1接警

(1)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向厂长报告,厂长把事故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矿长立即组织并启动本单位应急处置方案。

(2)厂长应记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信息,保留事故报告单及基层单位原始报告记录。

接警记录内容包括:

事件类别;事件、地点;初步原因;概况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现场人员情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单位、身份等);事件过程描述;对周边的影响情况;现场气象及主要天气情况;报告人的单位、姓名、职务以及联系电话。

3.2通知

(1)当矿山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根据指令通知应急救援各小组成员集合。

(2)通知应急救援队伍,做好相关应急准备,赶赴现场或待命。

3.3报告

矿山负责人应按照规定向当地政府及安监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和处理情况,人员伤亡和撤离情况;对现场周边人员造成影响的初步情况;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现场气象情况;请求当地政府部门协调、支持的事项;报告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3.4响应分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经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二级响应(专项预案响应)程序。

(1)造成1人重伤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万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

(2)造成2人以上轻伤的生产安全事故。

3.5响应程序

应急救援指挥部响应程序

(1)召开紧急会议,对事故应对处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根据现场情况,调动矿山应急资源;

(4)下达启运应急响应和解除应急状态的指令。

4爆破事故处置措施

1、当发生爆炸事故后,由于伤者受到爆炸冲击波的伤害,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发生爆炸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7、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