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708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

《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点评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doc

n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n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n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n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一位招聘者给应聘大学生的忠告

应届生,我对你“非常不满”

  最近毕业生招聘的专场,开始在全国“铺开”。

  我很少直接去毕业生专场招人。

今天广东的一个综合场,是我第一次参加的毕业生现场招聘会。

  今天我是以多重身份,参与这个招聘会的:

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我希望为公司招到一批合适的储备人才;作为一个职业规划研究者,我要深入一线接触准备投身社会就业大军——应届生的特点;作为广东省劳动学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理事,我想藉此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以及他们的所想所思。

  到了招聘场,我感到的不是一种兴奋,而是一种压抑。

这是我任职人力资源总监以来的第5年,而5年来,中国的毕业生整整翻了5倍,06年将超过360万。

进场的时间还没到,售票点外已经排起了多条百米“人带”。

这时,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伤感。

很多年以前,我也曾经这样在茫茫人龙中,带着满怀的期待排队,每天只能排到3、5个队伍中,去投3、5份简历,而后开始了更加漫长的心里等待……而现在,人龙的规模远远超越我作为毕业生的那个时候。

现在是更多的人可以读大学了,但我无法分清,眼前的这种景象,该是用壮观来形容,还是用悲壮来形容,无法说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做了一些统计,也思考了一些细节。

  大学生自提的薪酬水平大致如下:

  研究生:

全部都是说“4000元以上”。

  本科生:

2000-3500元。

  大专生:

基本都是提2000以下。

  其中,技术类的(如WEB开发),相对偏高,在3000-3500之间。

  这些数据,除了研究生略有下降,其它比去年偏高(去年我是在5月份以后,才陆续通知一些人到公司面试)。

一方面也许现在是刚刚开始,大家把握不到竞争线的准绳,另一方面,我希望是因为就业市场在转暖(但是看不到这种迹象)。

  而其中,有不少细节值得一提。

一般情况下,我接过简历的时候,不会问也不会看应聘者是来自那个学校(我从不以学校论学生)。

但是当他们回答薪酬要求的时候,却的确体现了一种差别。

今天主要都是来自广东学校的学生,本科线上,暨南大学、华师大、华工、华农提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求在2500元以上;而普通一点的院校,则提2500元以下;专科线上,则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所谓“非正规院校”,比如什么技工类学校、民办学校。

他们提的要求,全部都是在1200元以下——问了一轮之后,我就开始对号入座的猜他们是来自那个学校,然后对照简历,我发现几乎达到“问价格则知学校”的地步。

敢情是学校给了他们一个“宏观指导”?

有几个技工类的大专生,都是说800元,我问他们是不是都是同学,他们说“是”。

“为什么你提这个数字呢?

”,他们说:

“因为我们老师说,我们现在的竞争力大概就是800元”。

这种对学生“批量生产,统一价格”的指导方针,令我为他们感到悲哀。

老师的这一句“指导”,足以给全面摧残他们3年来的系统教育和信心,也足以毁灭这个学校——不可否认,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确市场上是按照这个价格去招聘的(特别是销售)。

但是,学生不是纯粹的产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怎么可以做这种统一的指导呢?

为什么不会有个别人更加有自信的提出1000、1500?

我今天感受到的“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差别,最大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学生自信心的差别。

我偶尔被邀去学校做讲座的时候,我经常会对学生说一句话:

“你优秀,是因为你认为自己优秀。

”学生的自我意想,自我心理定位,会永远的影响他一生。

如果我是校长,我会发给这个认为自己的学生值800块的老师400块的工资,但是我不是给他4张纸币,我会换成400个1分的硬币,然后一个个往他脑袋上砸,直到他清醒过来,或者被硬币埋葬。

因为他摧残了一批学生。

  今天的面试,我给每个人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

  有一个人我只和他谈了3分钟,留下他的简历,他后面的同学用一种没有希望的眼神看着他,说:

“这么快?

  我说:

“你会更快。

如果你不假思索的用两句话描述你的优点,我就招你,1分钟”。

可惜他断断续续,说了一大堆——显然他心理的“谱”,是他彩排好的自我介绍,我“打乱”了他的部署。

  有一个学生,本来我觉得不错,她只用一页的简历,就表达了她的优势和特点,当我决定招她的时候,习惯的问下学期还有没课并看简历,却看不到她的学校名字,“为什么没写学校名?

”,“因为……我的学校不怎么样……”。

我还是问了她的学校,然后拿起笔,在她的简历中帮她写下她的母校,然后在她眼前竖起简历:

“有没写错?

  “没有。

  我今天对所有留下的简历,只是做一个动作(在认为特别适合的,打钩)。

这是我唯一写字的简历,我不知道她明不明白,我是在告诉她什么。

她的做法让我大打折扣。

  如果我是负责教育的,我有一把足够大的铁锤,我会抡起来把所有的中国学校都砸掉,因为现在不会有一个学校敢站出来说:

我们学校是“教做人的”——全部都是“教书”的。

  当然,也有些学生非常善于销售自我,比如,有个应聘网页设计的学生,因为他做的东西都是在学校的内部网,没法把作品展现给我看,他和我说:

“我把作品放到一个叫职友集()上,你可以看。

”还有一个应聘文案助理的,也是将她的文章传到自己的BLOG上。

晚上我回去打开他们的主页,觉得他们放在网上的内容很充实,比如应聘文案助理的学生,上面有很多她的随笔作品,我看到她不错的写作思路和思维水平,我决定明天通知这两个人上班。

他们都是来自那些被人看成“差学校”的学生,但是,他们善于利用多种途径,来表达他们的优势。

比如善于利用“职友集”、BLOG这种新的免费工具,的确成为他们赢得我的信任的关键。

  总结今天的感受,我认为:

  未毕业,先失业,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机会提供,而是就业能力结构失衡;就业难的关键,也不是因为毕业生多,教育水平下降,而是自我认知的能力模糊,就业信心和自我价值期望的下降。

天之骄子的高傲姿态消失,是好事,但取而代之的不是平衡心、平常心,而是一种自卑、浮躁和茫然。

  你可以认为我摆谱、摆资格,但是,作为毕业生,我相信你还是愿意听听一个5年人力资源总监、有过1万人次面试经历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你的如下“不满”:

  不要递给我花里胡俏的简历,给我一点简洁(不是简单)而能突出你自己的表达——面对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你真的以为HR会去看你那封100个人有99个差不多的求职信、和装订得像书本一样的简历模板内容吗?

  不要对我说太多的自我介绍,我不敢说3、5分钟我就准确判断了你,但是30秒之内我就定格了你的第一印象;我之所以很快结束你的面试,是因为你的后面排队的人真是太多,我也曾经作为毕业生这样苦苦的等待,我只是为了给更多的人一个和你一样平等的机会,而后我会挑选请你到我办公室复试;你认为我给你的时间太少,而流露出失望(自己是不是没被看中了?

)眼神的那一刹那,你就丢失了再次获得复试的机会。

我永远坚持:

你的信心就是我的希望。

你的岗位机会不是我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争取的。

  不要一副“只要你招我我什么都肯做”的姿态,这样给我一种“卖身”的感觉,我请你是因为你会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不是你“求”职,而是我“请”你。

这不是叫你抬到姿态,而只是希望你抬起胸膛。

  不要对我拒绝收你的简历,报以晦气的脸色或失望的情绪。

我不接收你的简历,不是你不行,而是不适合我的公司;我不接收你的简历,不是不给你机会;而是不想给你根本不存在的期待(如果我收了,你会等待着我通知你);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而是我不想浪费你和你父母的血汗钱——尽管每一份简历只有1、2元,但是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浪费属于你的1分1厘,何况你还是一个纯消费者;我是在帮你节约,让你能够将它投给属于你的机会。

我从不想当我拿不了那么多简历回公司的时候,把你的希望孤伶伶的留在招聘场地里;我更不希望,当招聘会结束以后,你的简历会在冷清的场地,像其它被丢下的简历一样,雪花般漫天飞舞,任人践踏——我决不加入这样的行列,而宁可以拒收给你打击(你也必须开始懂得直面这样的打击),因为你熬了多少个夜晚做出来的那个简历,代表的就是你,上面写着你的价值,和你的尊严。

我始终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狠狠的批判教育制度,但是绝对不可以否定你的价值,更不可以践踏你的尊严!

  不要不敢说出和写下你毕业的学校,无论她是如何的差,你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因为我绝对不会要这样的人:

看到他父母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背景不好而不敢认他们;或者有一天离开我的公司,去到一个更大的公司面试的时候,不好意思说我是来自一个不是500强的公司。

对公司来说,你的价值和价值观,决定了一切。

英雄莫问出处,如果你是一个狗熊,哪怕你从天堂走出来,也还是狗熊。

  不要给我罗列一大堆你的学习成绩和从事的所谓实习(因为很多毕业生也曾经到我这里来兜一圈,参观一下,盖个章名曰“实习”),你只需要挑选一件特别的事情,要点式地说明过程和结果,让我知道你是怎样做事的。

  不要不敢用眼睛看着我,你不敢瞧我的时候我也瞧不起你。

  不要在回答“你的薪酬要求”的时候,多了那么多废话。

我不想听每个人都重复着“因为我是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验,所以如果公司觉得这个要求太……我也可以……”,我的钱也许也是刚刚从人民银行印出来的,但是它们不会因为还没有被流通转手,而减损它的价值。

其实我不在乎你说的是5000,还是1500,我在乎的是你说出一个数字的那种语气、眼神。

我尊重每个人都有自估劳动力价值的权利(但公司自有它的薪酬制度,不会特殊对待你),但我喜欢干脆利落的同事,干脆利落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做事风格,也是一种做人态度。

我会固执的认为:

你说出这个数字前后带了多少个字符,就表示你做事有多拖泥带水;或者你的自我认识和自信是多么摇摆不定。

  人生简短,价值无限,告诉人家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你,你成就你。

简历:

细节是魔鬼

你是不是正在为自己的简历总也不能脱颖而出而烦恼?

是不是正在为过不了面试而发愁?

相信这位招聘者的体会对各位求职者大有帮助。

潘丽达:

工商管理硕士,上海启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

潘女士1991年加入启明,是资深的人力资源经理,有丰富的招聘培训经验。

吸引眼球,别让你的简历被Delete

启明软件公司的招聘基本上都在网上进行,求职者通过Email投递简历。

通常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职位空缺,每天可以收到500多封Email。

而初级秘书这样的大众职位,刚放上网,2-3小时内就会收到不下300封简历。

潘经理每天要浏览大量应聘简历,从中挑选初步合格的人。

大部分简历将被淘汰,对落选的简历她根本没时间回复,一般都是直接Delete。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简历不被Delete?

所谓吸引眼球,指的是实实在在的能力,符合企业需要的能力。

有些年轻人也许是励志书看太多了,满简历的豪言壮语,自己如何战胜逆境。

拜托,每天500份的简历,潘经理们哪有心思和心情看你的心路历程。

潘经理认为,简历制作是否能吸引眼球,取决于对应聘职位的认识。

举例来说,事业部招一个秘书,其中一条基本要求就是日语2级(或者3级),在招聘广告中写得清清楚楚。

但是,她还会收到许许多多简历,一个劲说自己的英语多好多好———牛头不对马嘴。

对这样的一个职位,很显然日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制作简历时,你得千万百计与日语扯上关系。

哪怕你日语是二外,哪怕你只是在日企工作过等等,只有这样,人事经理才会对这份简历多看一眼。

而你的英语,此时对人事经理来说“毫无用处”,最终只能被Delete。

成败就在细节处

应聘者必须把握面试机会,极力展现自己。

告诉大家一个“内幕”:

较之业务,招聘者更看重素质;较之能力,招聘者更看重态度。

素质和态度就由应聘者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

1.你来面试什么?

简历制作时,求职者需要对应聘的职位进行分析,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