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5959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

《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松溉古镇古县衙测绘文本Word下载.doc

6月9日-6月20日

测绘过程描述:

6月9日-6月11日为现场测绘阶段,6月12日-6月20日为室内制图阶段。

参与人员:

组长:

组员:

人员分工:

现场测量:

现场记录:

后期制图:

组员签字:

目 录

一、简介

二、概况

1.名称及现用途

2.地理位置

3.历史沿革

4.建筑概况

(1)描述

(2)图纸

(3)照片

三、后记

一、简介

古县衙位于凤凰山上,依山傍水,曾两度置县。

县衙旁建有城隍庙。

城隍庙与别的庙宇不一样,他是权力的象征,必须在有县衙的地方才能修建。

第一次置县是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徐先登发现松既不仅是块风水宝地,而且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十分繁荣,于是将永川县衙迁到松既。

第二次置县是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因贵州反清复明的战乱波及永川,县官赵国显将县衙迁来松既。

像松既这样一个乡镇曾两度置县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来到县衙,能想象出当年县太爷办案时,高坐在桌前,惊堂木“啪”的一拍,衙役们威武的吼堂声,吓得案犯浑身发抖的样子。

二、概况

1.名称及现用途

古县衙(永川县衙),松既古镇著名景点,供游客参观游玩。

2.地理位置

松溉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部,东接江津区朱扬镇,南临长江,与江津区石蟆镇隔江相望,西靠朱沱镇,北邻何埂镇。

3.历史沿革

松溉为千年古镇,其始建时间现无法考证,但根据清嘉庆《四川通志》记载:

南宋陈鹏飞,因为秦桧诬陷遭贬,偕妻在松既设馆教学,死后葬于松溉,可知当时此地已有场镇。

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设县治于松溉。

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和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知县徐先登上任、清政府任命的第一任知县赵国显,均设县治于此。

清乾隆《永川县志》记述的"

乡甲旧里"

中的"

松子里"

,即指此处。

松溉玉皇观内明朝万历年间知县徐先登德政碑文记载,县治曾移此。

清光绪《永川县志》载: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赵国显也设县治于此,招抚流亡。

康熙四年(1665年)县治迁回县城;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曾于此设总爷衙门,与县城一样修有城隍庙;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设把总。

民国初年,名松溉场。

民国22年(1933年),名松溉乡。

民国24年名松溉联保。

民国27年10月新生活运动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在此设立纺织实验区,名松溉实验乡,实行厂乡合一,厂长兼乡长。

民国29年,名松溉镇,直至永川县解放。

解放初,成立镇人民政府,1951年划出镇属农村部分建立松江乡,1953年松江乡划为松江、新华两个乡,1956年两乡合并仍为松江乡。

1958年镇乡合并建镇江公社。

1963年镇社分开。

1978年合并为松溉公社。

1980年分为松溉镇和松溉公社。

1983年松溉公社改为乡。

1986年,镇乡合并建松溉镇,至1992年,均属何埂区。

1992年10月"

撤区并乡建镇"

,松溉镇与聚美乡合并组建松溉镇,属永川市管辖。

1994年1月恢复聚美乡。

2003年11月,撤销聚美镇,将原聚美镇保胜、鱼岭、打鱼三个行政村划归松溉镇。

4.建筑概况

(1)描述

功能空间:

建筑主入口面朝长江,风景优美,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是公务区,用来审案和关押犯人,后面是生活区,是县老爷,师爷休息居住的地方,中间用雷池作为分隔。

室内房间的流线组织,主要通过中轴线的位置来将整个建筑串联起来,功能房间分别放于中轴线两侧。

结构体系:

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细部构造:

建筑的风格为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房顶的吻兽惟妙惟肖,雕花的门窗,还有石雕尽显中国风。

(2)图纸

(3)照片

三、后记

经过本次测绘,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包括现场测绘时第一次对建筑的近距离了解,以及画图时第一次对一个已建建筑的细细剖析。

分析、了解、创造也连在了一起。

测绘,很好的一个起点,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一座建筑;

测绘,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们从片面的概念设计中脱离出来,去触摸那真实的有意义的建筑;

测绘,很好的一个考验,在炎炎烈日下坚定自己的信念,在看不见边的图海中靠着毅力寻找那遥远的彼岸;

测绘,一个很好的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强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而以前从未真正的去了解一个建筑,从未想到拿着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一个已建成的建筑上面,从未感觉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成为心中的疑惑,来引发一系列的思考。

虽然过程很是艰苦,可是在我们心里却真正的感觉到丰收的喜悦,我们付出了,我们更收获了,我相信没有这一次的测绘我们不能成长的这么块,也许我们就要那样迷茫地过完自己的大学生涯,但是现在不会了。

我们成熟了,我们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该注意什么很多很多。

让我们能够在剩下的大学生活里更好的给自己定位,为我们即将要去设计的一座座建筑买够保险,更为我们自己的人生的基础铺上最后一层混凝土。

所以,真的很想在这次为期不长的测绘即将结束之际感谢学校的老师们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院长和各位老师们东奔西走得为我们联系测绘地点,更在我们测绘的时候冒着大雨奔波在各个测绘地点之间,一丝不苟地为我们进行现场教学。

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只是想着怎么多教一些东西给我们。

想到这些我不禁得心里一阵感动,我们现在还不能报答老师什么,老师也不会要我们的报答,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学出本事,将来有能力在社会上立足,这就是老师最想看到的啊。

我们永远不会忘了老师,深切的眼光,那诲人不倦的言语,无论我们以后身在何方将去向何处,这些都将永远是我们的动力,支持着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向前进。

另外,第一次的团队合作,让我拥有一种新的心态去对待工作。

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和学习也是一种新的很好的经历。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