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558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

《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职教中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

附件1

***县职教中心

2014年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县职教中心是一所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学校。

学校创建于1983年,位于城西三里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覆盖人口41万,服务半径110公里。

现有36个教学班,在册学生1772人,全校有教职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

校园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7000㎡,其中教学用房8980㎡,实习实训用房7246㎡,生活及辅助用房10774㎡,运动场面积7126㎡,绿化面积9740㎡。

学校开办有秦巴茶艺(茶叶生产与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光伏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加工、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等六大类专业。

其中,秦巴茶艺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属陕西省拟重点建设的51所县级职教中心,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治安模范单位”等;并荣获“陕西省职教兴农示范学校”、“陕西省秦巴茶艺基地”、“陕西省农村青年劳动输出培训基地”等称号。

2011年,以我校为主体,***县成功创建成陕西省现代农业职教发展示范县;2013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省手工制茶技能大赛赛点,被汉中市人民政府授予“汉中市茶产叶发展突出贡献奖”,2014年素质教育“316工程”督导评估被汉中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优秀学校”。

2.项目建设概况。

(1)项目的实施依据。

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陕财办教[2014]273号、230号文件及汉中市财政局、汉中市教育局汉财办事[2015]11号文件通知,我校汽车实训设备购置、图书购置、特聘教师及现代农业职教发展示范县补助项目资金已下达,补助资金315万元。

(2)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涉及范围。

本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校舍维修改造、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图书资料配置以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建设方面。

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有力推动学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提升办学条件,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建设能力。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经县教体局批准,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将资金用于汽车维修专业实训设备购置、电子图书室建设、茶艺实训楼装修、校园文化广场建设、特聘教师引进以及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汽车维修专业群、茶艺实训楼、电子图书室和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推广基地。

3.项目建设内容。

(1)汽车维修专业实训设备购置。

包括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机、举升机、教学用拆装发动机、变速器、教学用车辆各系统试验台、教学用车辆各系统示教板、常用教学工具以及部分维修设备,构建围绕汽车维修技能训练平台。

(2)新建电子阅览室。

包括微机购置及联网,阅览室内地面及墙面处理,附属设施购置等。

提升了学校图书室服务师生的能力。

(3)茶艺楼装修。

包括室内装修工程如地砖楼面、实木地面、吊顶、软包、墙面装饰、窗帘、显示屏等,室内电气工程如开关箱、插座、电气配管、吸顶灯、装饰灯、格栅灯、弱电配管等以及其他附属设施如音响设备、空调、桌椅等,提升了茶艺专业示范引领能力。

(4)校园文化广场建设。

包括铺设大理石地面、广场装饰及绿化以及附属文化设施购置如雕塑、茶圣塑像等,进一步彰显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5)特聘教师。

聘请茶艺专业、汽车维修专业资深教师各一名,带动了以上两个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进而由点及面,拉动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发展与建设步伐。

(6)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基地。

新建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推广基地与现代新型农机具加工、维修、实用技术推广中心各一个。

集教学、培训、教研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本校为主,与周边县区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业共享资源,向社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学校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度提升,就业贡献率、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1)2014年9月,完成汽车维修实训设备配置并投入使用。

(2)2014年5月完成电子阅览室建设。

(3)2014年10月完成茶艺楼装修及校园文化广场建设。

(4)2014年12月聘请两名有专业特长的教师。

(5)2014年11月建成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推广基地与现代新型农机具加工、维修、实用技术推广中心并投入使用。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项目完成总投资315万元,申请专项资金315万元。

(一)依托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条件,已与上海大众宁波六分厂、***县红星汽修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工作提供了机会。

(二)依据学校建成的电子阅览室容纳量,可同时满足80人查阅资料和阅读,进一步开阔了师生视野。

(三)学校茶艺实训楼建成以后,已成为***县茶叶生产加工方面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专业实训基地,已经连续两年承办了***县茶叶审评大会,每年集中培训***茶农约200人次。

(四)学校建成的校园文化广场以其精美的设计、端庄浓厚的文化氛围令人留连忘返,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随着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提升,近两年,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招生人数486人,2015年招生人数达521人;2015年陕西省技能大赛汽车维修项目获2项二等奖;同时,依托本实训条件,学校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明显提高,学校的声誉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学校积极与兄弟学校进行工作和学术交流,近一年有近10所兄弟院校到我校参观访问。

如南郑职教中心、洋县职教中心、安康石泉职教中心。

(七)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的资源共享和发挥示范作用。

运行过程集教学、培训、教研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本校为主,与周边县区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业共享资源,向社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本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目的是考察项目建设的真实性,项目建设资金、财政资金的到位率,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

重点考察项目资金使用的合法性,项目发展的可持续性,效益考核的实用性。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1.原则:

实事求是。

2.依据: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4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财办预〔2014〕34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陕财办预〔2012〕40号)文件。

3.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办法:

陕西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单位自评、上级测评两个阶段进行。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2015年6月20日前成立单位自评小组,绩效评价打分,汇总上报。

2.组织实施。

2015年7月1日前主管部门成立项目绩效评价小组,考核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评价打分。

3.分析评价。

2015年7月10日前主管部门汇总考核评价结论上报。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项目总投资315万元,申请财政资金315万元,占总投资的100%。

项目资金实际到位315万元,占实际投资的100%;财政扶持资金315万元,占实际投资的100%。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1)实际支出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率=100%;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项目的预算批复的用途相符;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对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或专项检查。

(2)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真实规范;会计核算资料(报表、账册、凭证等)完整;会计核算、项目决算及审计、形成的固定资产登帐等业务处理及时。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为加强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小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对批准的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把监督审核关,建立健全内部审批制度。

同时,财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和检查,会计资料信息真实、及时、完整,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各项制度执行落实较好,使用较为安全规范。

同时,为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专门制定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所有项目资金的使用都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厉行节约,避免浪费,使项目资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县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以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何龙驹为组长,***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文明、县纪委派驻教育体育局纪检组长高永林、***县职成教办主任马光安、***县职教中心校长王世强为副组长,县教育体育局计财股股长张崇全、***县职教中心会计何宗福、职教中心基建质量监管员李大进为成员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的资金管理和地方财政资金的落实以及质量监督等相关工作。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县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协调服务机制。

将项目建设纳入常态管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教体局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和项目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工作协调会议;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落实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张时间表、一套督促机制,项目领导每月不少于1次到项目建设所在地现场调查、跟踪进度、实地解决问题;完善了责任考核机制,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每季度对项目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项目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设备采购采用公开政府招标。

接受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项目预算资金315万元,实际支出315万元。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

项目资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本着质量第一,价格最优的原则合理使用。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

按县教体局批准的建设方案,建设进度安排合理、可行,工作重点突出,配套设备、实验设备能按申报计划到位,特别是关键设备购置、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能按建设计划和要求及时执行落实。

能按申报计划建设如期完成。

(2)项目完成质量。

一是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100%。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先期招投标规划设计相符率达100%。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2014年9月,完成了汽车维修实训设备配置并投入使用。

极大的满足了人才培养质量所需的硬件配置,同时为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提供了开放性的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已成为了市内较为先进的实训中心。

2014年5月完成了电子阅览室建设,为我校师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阅读平台,提升了学校办学综合实力。

2014年10月完成了茶艺楼装修及校园文化广场建设,实现了发挥学校示范引领作用的目标,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达到了高标准、高规格,使用过程集教学、培训、教研和技术服务为一体。

2014年12月聘请了两名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初步建立了有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明显。

(5)2014年11月建成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推广基地与现代新型农机具加工、维修、实用技术推广中心并投入使用。

该基地集教学、培训、教研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本校为主,与周边县区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业共享资源,向社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的资源共享和发挥示范作用。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是有力的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设施,为莘莘学子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行业技能人才;二是专业设施的建设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为学生技能的提高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打下坚实基础;三是通过引进专业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大力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编写专业校本教材,教师教学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