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50935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品门及套安装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

1.2主要机具

粗刨、细刨、裁口刨、锯、锤子、斧子、线勒子、扁铲、塞尺、线坠、墨斗、木钻、笤帚、气泵、电锤、拼接锯、切割锯、卷尺、手枪钻、水平尺、铅笔、玻璃胶枪等。

1.3作业条件

1.3.1门窗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检查验收。

门框和扇安装前应先检查型号、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窜角、翘扭、弯曲、劈裂,如有以上情况退回厂家。

1.3.2木门窗框靠墙、靠地的一面应刷防腐涂料,其它各面及扁活均应涂刷清油一道。

刷油后应通风干燥。

1.3.3刷好油的门窗应分类码放在存物架上,架子上面应垫平,且距地20~30cm,码放时框与框之间应垫木板条通风。

1.3.4门框的安装应符合图纸要求的型号及尺寸,并注意门扇的开启方向,以确定门框安装的裁口方向,安装高度应按室内100cm的平线控制。

2、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门框制作→门框安装→立框、横框裁割→立框、横框安装→贴脸安装→门扇安装→钉眼处理→密封胶封闭。

2.2施工准备

2.2.1根据室内100cm的平线检查门框安装的标高尺寸,对不符合安装的结构边棱进行处理。

2.2.2木门框安装应在地砖工程、橱卫间墙地砖工程完成后进行安装。

2.2.3查阅成品门安装图纸和施工工艺

2.3门框制作。

2.3.1大芯板背面满刷防火涂料(卧室门框)、防腐剂(厨房、卫生间)。

2.3.2实际测量墙体的厚度,确定门框的宽度尺寸A,切割A-5MM即为门框的筒

子板宽度。

2.3.3据安装图纸,确定门框的尺寸;

用元钉、气钉固定门框(两个立板一个横板),木方作保护,并用木工刨侧边刨平。

注意:

防火涂料或防腐剂涂刷在门框的背面。

2.4门框安装

2.4.1在墙体门洞口上电锤打孔,打孔位置见下图

2.4.2制作木楔,并做防腐处理:

准备一铁皮大桶,在大桶里泡木楔做防腐处理

2.4.3在门洞口固定木龙骨,木龙骨已做防腐处理

2.4.4固定门框,门框上下用元钉加固,局部用气钉加固;

安装时控制门框两边各加2.5MM后与墙体平齐。

2.4.5质量控制:

检查门框安装的才垂直度、平整度和牢固性,这是门框分项质量控制的最重要部分。

2.4.6门框安照完成后,门框上有70MM洞口,用大芯板封堵

2.5立框、横框裁割。

根据门洞口的厚度裁割立框、横框,保证立框、横框的大、小板安装后间距为16MM依据门洞口的实际高度,把长余部分裁割,注意裁割立框下部,并且要安装时立框压横框裁割时要注意:

在立框侧面(大面)上部切割,正面(小面)上部不切割,保证安装后门框上四角符合验收要求。

依据图纸确定门扇的开启方向,小立框和门扇上已预留合页位置并切口,所以,在裁割小立框时要在小立框的上部、下部分别裁割;

保证门扇安装后上下缝隙符合验收规范要求切割完后要用木工刨刨平。

2.6立框、横框安装

2.6.1弹线:

确定立框、横框安装的位置;

2.6.2在门框上涂刷白乳胶,门框的侧面也要满涂;

2.6.3先安装户内有一侧的立框、横框,并保证合页侧的立框安装在正确位置,立框压横框。

(内侧横框→立框→外侧横框→立框);

2.6.4在立框、横框每边6MM以内,打气钉加固;

2.6.5用拼接锯切口支口线,并用气钉固定。

2.7贴脸线安装

2.7.1根据实际门框的高度,确定裁割贴脸线的位置,并用铅笔标出;

2.7.2用拼接锯切口贴脸线,并用木工刨刨平;

横竖支口45度拼接;

2.7.3贴脸线安装距门框边5MM,背面刷强力胶粘界与墙上,并用气钉固定于门框上。

2.8门扇安装在门框和门扇上各安装分体合页,用电钻固定螺丝;

然后把门扇挂在合页轴上,在合页上通过螺丝调节上下左右门缝,使之符合规范验收要求,厂家提供的成品门内已装锁芯,安装门把手;

确定所扣的位置,并在门框上标出所扣的位置,安装锁扣。

2.9钉眼处理用厂家提供的专用修补腻子修补钉眼一遍,打磨,再修补,打磨。

2.10密封处理在厨房、卫生间门框与墙、地接触位置打密封胶密封。

3、质量规范要求

3.1保证项目门窗框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门窗框必须安装牢固,固定点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观察和用手推拉检查。

3.2基本项目:

3.2.1门窗框与墙体间需填塞保温材料时,应填塞饱满、均匀。

3.2.2门窗扇安装:

裁口顺直,刨面平整、光滑,开关灵活、稳定,无回弹和倒翘

3.2.3门扇小五金安装:

位置适宜,槽深一致,边缘整齐,尺寸准确。

小五金安装齐全,规格符合要求,木螺丝拧紧卧平,插销开启灵活

3.2.4门扇披水、盖口条、压缝条、密封条安装尺寸一致,平直光滑,与门窗结合牢固、严密,无缝隙

3.3允许偏差项目:

木门窗安装框、扇的垂直度、对角线的尺寸偏差及框与扇、扇与扇的留缝宽度应符合表所规定的数值。

木门窗安装允许偏差及裂缝宽度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及裂缝宽度(mm)

检测方法

1

框的正侧面垂直度

3

用1m托线板检查

2

框的对角线长度差

尺量检查

框与扇、扇与扇接触处高低差

用直尺及楔形塞尺检查

4

门扇对口和扇与框间留缝宽度

1.5~2.5

用楔形塞尺检查

5

框与扇上缝留缝宽度

1.5~2

6

门扇与地面间留缝宽度

外门

4~5

内门

6~8

卫生间门

10~12

7

门扇与下坎间留缝宽度

3~5

4、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4.1木门窗出厂合格证

4.2门窗五金的出厂合格证,或产品的合格证明

4.3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5、成品保护措施

5.1一般木门框安装后应用木板做保护,其高度以手推车车轴中心为准,如木框安装与结构同时进行,应采取措施防止门框碰撞后移位或变形,对于高级硬木门框,宜用厚1cm的木板条钉设保护,防止砸碰,破坏裁口,影响安装。

5.2修刨门窗时应用木卡具,将门垫起卡牢,以免损坏门边。

5.3门窗框进场后应妥善保管,入库存放,其门窗存放架下面应垫起离开地面20~40cm,并垫平,按其型号及使用的先后次序码放整齐。

5.4安装门窗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损坏成品;

修整门窗时不能硬撬,以免损坏扇料和五金。

5.5其他工序施工与门框有接口时,应对门框进行保护。

5.6安装门窗扇时,注意防止碰撞抹灰口角和其它装饰好的成品面层。

5.7小五金的安装型号及数量应符合图纸要求,安装后应注意成品保护,喷浆时应遮盖保护,以防污染。

5.8门窗装好后不得在室内推车,防止破坏和砸碰门窗.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有贴脸的门框安装后与抹灰面不平:

主要原因是制作门框时没掌握好墙砖、腻子层的厚度。

6.2门窗洞口预留尺寸不准:

安装门框、窗框后四周的缝子过大或过小,主要原因是砌筑时门窗洞口尺寸留设不准,留的余量大小不均,或砌筑时拉线找规矩差,偏位较多。

一般情况下安装门窗框上皮应低于门窗过梁10~15mm。

6.3门窗框安装不牢:

主要原因是木楔固定不牢,木楔过小;

木楔的设置没有满足数量和间距的要求。

6.4合页不平,螺丝松动,螺帽斜露,缺少螺丝:

合页槽深浅不一,安装时螺丝钉入太长,或倾斜拧入。

要求安装时螺丝应钉入1/3、拧入2/3,拧时不能倾斜;

安装时如遇木节,应在木节处钻眼,重新塞入木塞后再拧螺丝,同时应注意每个孔眼都拧好螺丝,不可遗漏。

6.5上下层门窗不顺直,左右安装不符线:

洞口预留偏位,安装前没按规定的要求先弹线找规矩,没吊好垂直立线,没找好窗上下水平线。

为解决此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工艺标准操作,安装前必须要弹线找规矩,做好准备工作后再干。

6.6安装完后出现四个角有10*20MM的缝:

切割立框(大面)不正确,要在上部切割侧面10—20MM高,正面不切割。

6.7贴脸线、支口拼接位置不完全:

主要原因是未使用拼接锯切割。

6.8门窗扇翘曲:

即门窗扇“皮楞”。

对翘曲超过了3mm的,应经过处置后再使用。

也可通过五金位置的调整解决扇的翘曲。

6.9门扇开关不灵、自行开关:

主要原因是门扇安装的两个合页轴不在一条直线上;

安合页的一边门框立梃不垂直;

合页进框较多,扇和梗产生碰撞,造成开关不灵活,要求掩扇前先检查门框立梃是否垂直,如有问题应及时调整,使装扇的上下两个合页轴在一垂直线上,选用五金合适,螺丝安装要平直

6.10扇下坠:

主要原因合页松动;

安装玻璃后,加大扇的自重;

合页选用过小。

要求选用合适的合页,并将固定合页的螺丝全部拧上,并使其牢固。

7、文明施工

当天施工产生的施工垃圾当天清理,清理干净转运到指定的点堆放,施工区保证做到人走脚下清

xx项目部

2017年00月00日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