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501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doc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doc

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静海区团泊镇中学

一、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过程、构建高效和谐课堂,才能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育教学理念:

⑴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小学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为高中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后备劳动力。

⑵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初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⑶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初中学生起点严重参差不齐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达成“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⑷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强调结合初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⑸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鼓励初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三、用标准引导课堂:

面对新课程的高标准和学生学科基础严重参差不齐的现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成果表明,可以通过“教、学、练、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构建高效和谐课堂。

强调重视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发展潜能、要求进步的愿望和收获肯定和赞誉的期待。

通过分层教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新型教与学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良好发展。

四、校本教研促进专业发展:

校本科研属于类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或行为研究。

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在《评价标准》的引领下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记录下来、描述出来,然后独立自主地或在网络教研中集思广益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返回课堂加以印证。

这个过程就是校本科研的研究过程。

校本科研收获的不仅仅是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教师会在科研引领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附表: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项目

评  价 指  标

得分(打√)

教学设计(20分)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透彻;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明确

5

4

3

2

通过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出发,用认知过程承载能力培养与方法引导目标的达成,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正确,取舍、拓展及整合合理,容量适中

5

4

3

2

教学资源丰富,全体学生的分层发展及个性发展充分体现

5

4

3

2

选例及任务设计真实、科学、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准备

利用网络实施分层教学、跟踪学习进程的技术手段科学实用

5

4

3

2

电子版分层教学资源丰富,共享性好

保存学生作品的技术手段科学、易用

保存与实时统计、发布过程性评价中自评与互评成绩的技术手段科学、易用

教学过程(45分)

教师活动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及关注的问题切入课堂教学

4

3

2

1

演示讲解(广播教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认知关键

4

3

2

1

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明确自主实践的目的、任务、要求及时间,方案合理

点评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本,注重方法引导及兴趣培养

4

3

2

1

课堂延伸既为学生的课外发展拓展了空间,又发挥了前、后课的承上启下作用

教学环节紧凑,节奏适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4

3

2

1

学生活动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的参与度高且效果好

5

4

3

2

小组合作学习及自评、互评参与度高且效果好

5

4

3

2

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课堂时间的2/3

10

8

6

4

师生互动

师能恰当地肯定、鼓励学生取得的成绩,并给予正确引导

4

3

2

1

师能实时跟踪学生进程,并据实进行有效点评、解惑及方法引导

5

4

3

2

学习效果

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参与度均达到教学设计要求,课堂气氛活而有序

5

4

3

2

优生的思维得到拓展,障碍学生得到应有的帮助信心逐步增强

5

4

3

2

学生的认知及思维参与度高,绝大多数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兴趣更浓

5

4

3

2

教师素质

教态自然、亲切、端庄,服饰得体、大方,语言准确、规范有感染力

5

4

3

2

板书(或课件)设计精准、科学、合理、清晰、美观

能熟练利用网络平台组织教学,调用资源,跟踪学习进程,统计评价结果

6

5

4

3

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与应变能力

5

4

3

2

教学过程情绪饱满、富有激情

4

3

2

1

团泊镇中学教务处

2015.1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