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39535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

《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客运专线回填土施工指导书Word下载.doc

3.1 

材料

3.1.1 

回填土:

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3.1.2 

石屑:

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3.1.3 

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3.1.3.1 

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渣,可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3.1.3.2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的填料。

3.1.3.3 

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3.1.3.4 

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且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次要的部位。

3.2 

作业条件

3.2.1 

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3.2.2 

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且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基础分部经质监站验收通过。

3.2.3 

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通过压实测试来确定。

3.2.4 

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

3.2.5 

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0.50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

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

3.2.6 

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操作工艺

4.1 

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高程机械压实5~6遍。

4.2 

在水田、沟渠或池塘上填方,应先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换填砂砾或抛填块石等方法处理后再行填土。

4.3 

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4.4 

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

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

若填方场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工程时,块(漂)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4.5 

填料为砂土或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砾土)时,回填前宜充分洒水湿润,可用较重的平板振动器分层振实,每层振实不少于三遍。

4.6 

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参照《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规定。

4.7 

路基和密实度要求较高的大型填方,宜用振动平辗压实。

使用自重8~15t的振动平辗压实爆破石渣类土时,铺土厚度一般为0.6~1.5m,宜先静压,后振压。

辗压遍数应由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为6~8遍。

辗压机械压实填实,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2km/h。

4.8 

墙柱基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侧对称同时进行。

两侧回填高差要控制,以免把墙挤歪;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4.9 

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0m。

4.10 

挡土墙背的填土,应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土,如石屑或掺入碎石等,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滤水层和排水盲沟。

4.11 

混凝土、砖、石砌体挡土墙,必须在混凝土或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回填土方,否则要作护壁支撑方案,以防挡土墙变形倾覆。

4.12 

管沟内填土,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填土超过管顶0.5m厚时,方准用动力大夯,但不宜用振动平辗压实。

4.13 

对有压实要求的填方,在大夯或辗压时,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称橡皮土),应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或含砂石较大的土回填。

4.14 

采用机械压实的填土,在角隅用人工加以夯实。

人工填土,每层填土厚度为150mm,夯重就为30~40kg;

每层厚度为200mm,夯重应为60~70kg。

大夯要领为“夯高过膝,一夯压半夯,夯排三次”。

夯实基坑(槽)、地坪,行夯路线由四边开始,夯向中间。

4.15 

填方基土为杂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暗塘等。

填方基土为软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如无设计要求时,应按现行规范的规定施工。

4.16 

填方的边坡应按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说明而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填方边坡,当填方高度在10m以内,可采用1:

15;

高度超过10m,可做成折线形,上部采用1:

1.5,下部采用1:

1.75。

4.17 

每层填土压实后都应做干容重试验,用环刀法取样,基坑每20~50m长度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一组);

基槽或管沟回填,按长度20~50m取样一组;

室内填土按100~500m2取样一组;

场地平整按400~900m2取样一组。

采用灌砂(或灌水)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量减少,并注意正确取样的部位和随机性。

质量标准

5.1回填土工程施工的质量检验,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和质量检验标准执行。

施工注意事项

6.1 

应避免的质量通病

6.1.1 

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6.1.2 

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6.1.3 

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6.1.4 

管沟下部、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6.1.5 

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

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

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6.1.6 

路基、室内地台等填土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6.2 

成品保护

6.2.1 

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标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下沉。

6.2.2 

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受损时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6.2.3 

已完成的填土应将表面压实,路基宜做成一定的坡向排水。

6.2.4 

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

6.3 

安全措施

6.3.1 

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6.3.2 

用手推车向基坑(槽)回土时不得撒把,坑沿应加横木并注意坑内人员安全,如坑边有支撑时,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注意坑边稳定。

6.3.3 

回填土时基坑有一定工作面时可使用蛙式大夯机,操作人员应带好橡胶手套,橡皮电线和电箱有专人看管移动。

质量记录

7.1回填土工程施工的质量记录,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