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35095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

《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报告舞弊方法PPT资料.ppt

收入舞弊手法之一虚构交易虚构收入n银广夏“一条龙造假”n黎明股份“最完美的造假”黎明股份n1、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虚拟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利润。

例如黎明毛纺织厂虚增利润2902万元。

n2、虚开产品销售发票,虚拟销售业务和销售对象,不惜付出真纳税的代价虚增利润。

例如1999年6月和12月,公司所属营销中心虚拟沈阳红尊公司、宜昌盛泰服饰公司虚增利润1039万元。

n3、利用有关出口货物可以自制销售发票的条件,虚拟外销业务虚增利润。

例如1999年6月,公司所属进出口公司虚增利润63万元。

n4、人为扩大企业销售业务的核算范围,将不属于销售的业务人为调整到销售科目核算。

黎明进出口公司本应在“委托发出材料”科目核算的外来委托加工服装业务,通过对开发票的形式,进行销售核算,虚增销售收入888万元。

收入舞弊手法之二提前确认收入n隐瞒退货等可能意味着风险报酬尚未转移等事项,隐瞒补充协议n填塞分销渠道,恶性促销手段,刺激经销商提前购货n开票持有、提早购货折扣、提价保证、额外退货权、泊货安排、分销商计划、优惠的付款条件n百时美施贵宝、阳光电器、美国博士伦收入舞弊的手法之四调整收入类型n施乐n东方电子东方电子n将非经营收益调整为经营性收益n东方电子(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收入)n把投资收入或其他所得作为销售收入一部分,造假收益重回上市公司东方东方电子电子:

集体造假将高达10.35亿元的变卖内部职工股和炒股收益注入主营业务,包装成主营业务收入。

施乐n销售型租赁销售型租赁n操纵“捆绑收入”的分摊,他的“捆绑收入”中包括销售收入、融资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施乐利用各种手段提前确认收入、或者是在捆绑收入中增加销售收入的比重,尽量降低融资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的比重。

(为什么?

)n按照GAAP,只有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能在当期确认为销售利润,因此施乐在捆绑收入总额中故意高估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估融资和技术服务的公允价值,从而多计租赁开始日的当期利润。

施乐是采用迂回的方法提高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谎称无法直接获取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而是按照捆绑的全部公允价值减去融资服务和技术服务的公允价值后的差额作为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如果施乐可以降低融资服务和技术服务的公允价值就可以实现其提高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的目的。

施乐是通过降低融资服务的利率(融资权益回报率、融资服务的单位价格)来降低融资服务的公允价值;

利用(利润标准化)重新调整销售产品和技术服务业务之间的利润率,将一部分技术服务收入转移到销售租赁资产业务上。

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及其防范对策n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n鱼目混珠,伪装收入性质n张冠李戴,歪曲分部收入n借鸡生蛋,夸大收入规模n漫天过海,虚构经营收入n里应外合,相互抬高收入n六亲不认,隐瞒关联收入n随心所欲,纂改收入分配n以丰补歉,储备当期收入参考阅读参考阅读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年1-3期,黄世忠教授期,黄世忠教授成本费用舞弊n世通n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递延税款、坏帐准备、预提费用);

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的线路成本分别调减(贷记)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2001年第三季度将已计提的4亿美元坏账准备与线路成本相互冲销。

n目的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盈利水平,符合华尔街对其的盈利预期。

n既无原始凭证和分析资料支持,也缺乏签字授权和正当理由,也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

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n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

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

n借:

固定资产7.71亿美元,n贷:

线路成本7.71亿美元。

n本应在现金流量表反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结果却被反映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虚增了世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利用关联交易舞弊n从利益角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从利益角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n1、输入利益型的关联交易;

利益表现为报表、输入利益型的关联交易;

利益表现为报表收入、利润;

收入、利润;

n各种购销交易或资产重组交易。

各种购销交易或资产重组交易。

n2、抽取利益型的关联交易;

利益表现为现金、抽取利益型的关联交易;

利益表现为现金流;

流;

n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变相抽逃注册资本、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变相抽逃注册资本、股权转让。

股权转让。

n案例分析:

猴王集团与猴王股份(控股案例分析:

猴王集团与猴王股份(控股股东与上市子公司)股东与上市子公司)nST猴王是如何被大股东猴王集团掏空的猴王是如何被大股东猴王集团掏空的?

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手段有?

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手段有哪些?

哪些?

n合伙炒股n往来款项挂账n不良资产抵债式套现n以上市公司名义借款n利用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抵押n利用上市公司银行存款为第三方提供银行承兑汇票担保n骗取上市公司投资款n让上市公司承担医疗、环卫等非经营性资金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主要手法: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主要手法:

利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舞弊n会计估计变更n会计政策变更n会计差错更正资产减值n一是巨额计提,休克疗法;

(洗大澡)n二是大额冲回,超速成长;

n三是该提未提,埋下隐患;

n四是秘密准备,秘密武器。

(甜饼罐)n对2004年度减值损失转回金额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结果,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程度人为调整损益,2家ST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32495和4500万元,占各自当年净利润的309%和581%,成功地摘除了ST;

4家上市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28080万元、6885万元、6373万元和5003万元,避免当年出现亏损;

6家上市公司维持或提升了公司的业绩。

n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n通过计提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未来期间的利润。

收购MCI时,世通将MCI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由141亿美元调减为107亿美元,此举使收购MCI的商誉虚增了34亿美元。

按照MCI的会计政策,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约为4.36年,通过计提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使世通在收购MCI后的未来4年内,每年可减少约7.8亿美元的折旧。

而虚增的34亿美元商誉则分40年摊销,每年约为0.85亿美元。

每年少提的7.8亿美元折旧和多提的0.85亿美元商誉摊销相抵后,世通在1999至2001年每年约虚增了6.9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n借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大肆进行巨额冲销借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大肆进行巨额冲销n世通最终将收购MCI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

世通在这5年中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

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

为此,世通以会计准则变化为“契机”,利用巨额冲销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1年7月颁布了142号准则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对商誉以及没有明确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而改为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

这一准则的出台,使世通如获至宝。

在2001年度财务报告中,世通发出了2002年度业绩将大幅下降的预警,拟在2002年第二季度计提150200亿美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世通的高层直言不讳地表示,由于142号准则不再要求对商誉及其他没有明确使用期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世通每年可减少13亿美元的摊销费用。

n2003年3月,世通对外宣布,预计第一季度可恢复盈利1亿多美元。

这一预计是建立在拟对无形资产(主要是商誉)和固定资产全额或大幅计提减值准备的基础上的。

可见,利用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对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洗大澡”,大幅降低折旧和摊销,是世通扭亏为盈的秘笈。

资产重组舞弊n债务重组n世纪星源(原深圳原野)是中国第一家被监管部门认定造假账而停牌的上市公司,也是第一家停牌后又复牌的公司。

通过债务重组又重新获得了上市资格。

以深圳建行达成协议:

以一栋大厦作价0.3亿元抵偿所欠建行的1.6亿元的债务,将债务重组收益1.3亿元计入“营业外收入”。

下一年又以1.6亿元向建行以赊购的方式赎回大厦的产权。

世通n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n1998年9月14日,世通以370亿美元的代价(其中股票约330亿美元,其余为现金)收购了微波通信公司(MCI)。

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究开发支出,收购MCI时,世通原计划将370亿美元收购价格中的6070亿美元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确认为当期损失,以降低商誉的确认额。

nSEC认为这是世通利用未完工研发支出的手法进行盈余操纵。

迫于SEC的压力,世通最终只好将这部分的分摊额确定为31亿美元,并在1998年度一次性确认为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