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2904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程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初始状态评审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现场调查

危险源确定

重大危险源实施

重大危险源更新

重大危险源控制

5. 工作程序

(流程图)

5.1 初始状态评审

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应组织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根据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各类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其它意外事件的危险源,编制《危险源调查表》(表04-1)。

5.1.1 辨识对象包括:

a) 所有作业活动,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

b)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 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公司或外部(相关方)提供的设施;

d) 其他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活动(如与饮食卫生有关的活动);

e)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5.1.2 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以下内容(参照管理手册5.4.3.6条):

a) 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作业工种;

b) 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设备、设施及工程;

c) 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d) 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e) 具有职业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f) 曾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g) 自己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5.2 辨识危险源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a) 调查法;

b) 问卷法;

c) 现场过程分析法;

d) 排查法。

5.3 危险源现场调查

5.3.1 安全质量监察部通过《危险源调查表》组织公司各项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常规性识别,建立《危险源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至公司各单位/部门。

5.3.2 项目部在参照公司《危险源清单》,并根据施工设计图、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实际对工程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填写工程项目《危险源调查表》,建立本项目的《危险源清单》,经项目经理批准后予以发布,并报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备案。

5.3.3 公司机关党委通过调查表辨识办公区危险源,建立公司办公区《危险源清单》,司办负责判定食堂、招待所、单身宿舍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建立危险源清单,同时报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备案。

5.4 重大危险源确定

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工程部、物机部、公司办公室、机关党委、物管中心、社管中心、工会。

项目部组织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分析评价风险大小,通过评审、评分确定重大危险源。

5.4.1 重大危险源确定依据:

a) 法律、法规和管理方针的要求;

b) 相关方的期望与合理要求;

c) 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方法。

5.4.2 对已选择确定危险源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将危险源分为以下的类别:

代号

类别

01

物体打击

05

触电

09

高处坠落

013

化学性爆炸

02

车辆伤害

06

淹溺

010

坍塌

014

物理性爆炸

03

机械伤害

07

灼烫

011

放炮

015

中毒和窒息

04

起重伤害

08

火灾

012

火药爆炸

016

其他

5.4.3 风险的评价分级和控制

根据风险的严重后果和可能性将危险源分为5级(一级最大,五级最小),分级的原则见下表

风险的评价分级确定表

出现的情况

轻微伤害

一般伤害

严重伤害

不可能

5级

4级

3级

有可能

2级

可能

1级

方法1:

风险的评价分级确定可考虑如下因素:

a) 轻微伤害,如:

表面损伤;

轻微的割伤和擦伤;

有毒有害气体;

粉尘对眼睛的刺激。

烦躁和刺激(如头痛);

导致暂时性不适的疾病。

b) 一般伤害,如:

划伤;

烧伤;

脑震荡;

严重扭伤;

轻微骨折。

耳聋;

皮炎;

哮喘;

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

导致永久性轻微功能丧失的疾病。

c) 严重伤害,如:

截肢、严重骨折;

中毒;

复合伤害;

致命伤害。

其它导致寿命严重缩短的疾病;

急性不治之症。

方法2: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式中:

D-风险值(D值越大,风险越大)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

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

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

LEC的具体取值可参考下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频繁程度

后果

10

完全可以预料

连续暴露

100

大灾难,10人以上死亡

6

相当可能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40

灾难,3~9人死亡

3

可能,但不经常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15

非常严重,1~2人死亡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暴露

7

严重,重伤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每年几次暴露

重伤,致残

0.2

极不可能

非常罕见地暴露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卫生安全要求

0.1

实际不可能

风险值D求出之后,根据其数值按5.4.4进行分级控制。

5.4.4 危险源的分级控制

5级(D≤20):

不必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4级(20<D≤70):

是指风险减低到合理可行的,最低水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3级(70<D≤160):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章制度内进行规定,进行预防和控制。

2级(160<D≤320):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应在方案和规章制度中予以制订控制办法,并对其实施监控。

1级(D>320):

作为重点的控制对象,制订方案实施控制。

5.4.5 重大危险源评价、确定和管理:

a) 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直接判断确定为重大风险因素。

b) 1级的全部和2级危险危害因素的部分判断确定为重大风险因素。

5.4.6 安全质量监察部组织对公司施工生产中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各职能部门、各经理部。

5.4.7 对登录在《重大危险源清单》中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环境目标、指标以及管理方案中,或通过制订运行控制程序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5.5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实施

5.5.1 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管理方针的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1级的全部和2级危险源的部分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各单位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清单》。

5.5.2 项目部依据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结合本项目的《危险源清单》和职业健康安全特点,对风险进行评价,确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保存评价记录。

建立本项目《重大危险源清单》,上报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汇总。

5.5.3 机关党委、公司办公室依据本程序确定办公区及后勤管理部门重大危险源,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安全质量监察部备案。

5.6 重大危险源的更新

5.6.1 下列情况发生时,要重新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a) 管理评审要求;

b) 有关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c) 各单位办公区或所施工的工程项目施工工艺方案、设备等发生变化。

d) 危险源不能覆盖施工过程时,由各单位及时对发生变化后的危险源进行补充识别。

5.6.2 各单位每年年底确认是否更新危险源,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安全质量监察部。

5.6.3 安全质量监察部每年3月底前对危险源变更情况进行确认,负责更改和完善公司《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控制清单》,由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各部门各项目部。

5.7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

5.7.1 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应依据风险评价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a) 目标和指标控制;

b) 运行控制;

c) 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d) 培训;

e) 监视和测量。

5.7.2 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

a) 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 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 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 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7.3 重大危险源应按照IMS-06《方针、目标、指标管理程序》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

6. 相关/支持性文件

6.1 相关文件

6.1.1 CTCEEEC/IMS-05-2009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与确定程序》

6.1.2 CTCEEEC/QMS-14-2009A《过程控制程序》

6.1.3 CTCEEEC/IMS-06-2009A《方针、目标、指标管理程序》

6.1.4 CTCEEEC/IMS-18-2009A《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6.2 支持性文件

6.2.1 CTCEEEC/OHSAS-G3-2009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规定》

7. 记录

7.1 危险源调查表(表04-1)

7.2 危险源评价表(表0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