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2441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

《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存库应急救援预案(最终)Word格式.doc

500m, 

雷管:

150个

3.2组织机构概况

  其概况见图1

  3.3库房位置

  库房位于弥勒县新哨镇305省道24公里处洛那村,详见平面位置示意图。

  4、重大危险源的辩识

  4.1危险物料

  爆破器材库存放的危险物料、爆破器材主要有:

硝铵炸药、导爆索、雷管。

  4.2危险物料的理化性质

  硝铵炸药是由硝酸铵、TNT、木粉等组成,它的爆发点为280~320℃。

导爆索由涂有防潮剂的棉线做外壳,内装黑索金炸药,它的爆速为6500~7000米/秒。

炸药在瞬间爆炸时产生爆炸冲击波和高压气团,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1公斤TNT炸药完全爆炸的时间为0.00001秒,其爆轰压力可达200000Mpa,所生成的气体体积为690公升,释放的热量为1000千卡。

在爆炸气体生成物中有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8#电雷管它由脚线、密封胶、点火头、起爆药、炸药和壳体组成,壳体通常有铁、铜、铝和纸四种。

它的最大安全电流为0.2安培,最小发火电流为0.4~0.7安培。

8#非电雷管由管壳、加强帽、正起爆、副起爆药构成,壳体通常有铁、铜、铝和纸四种。

  4.3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性

  爆破器材在高温、高压、冲击、剧烈振动等恶劣条件下,可能产生爆炸、燃烧。

根据库房现有爆破器材储量的多少,如果炸药库房发生爆炸、人员设备、建筑物将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或破坏。

5、应急分级和救援操作程序

  5.1应急状态下的应对办法

  5.1.1预警(库内发现明火或房屋局部倒塌)

  a)值班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现场状态,提出救援意见,请求公安、消防等单位的救援或请求弥勒县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的救援。

  b)指令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切断库房电源。

  c)库房附近起火,首先要组织人员切断与库房的可燃通道,同时将爆破器材转移到安全区域(进入库房人员一律关闭手机,禁带打火机),并派专人负责看管。

  d)库房自身起火,应一面组织人员灭火,将炸药、雷管转移到安全区域(进入库房人员一律关闭手机,禁带打火机),并派专人负责看管。

  e)在库房受冲击倒塌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地清理库房杂物,绝不允许用锤击、气割等手段。

除现场救援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警戒区。

  5.1.2现场应急(库内起火或房屋倒塌)

  a)值班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现场状况,提出救援意见,请求公安、消防、医院等救援或请求弥勒县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的救援。

应急总指挥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履行职责。

  b)现场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c)通知周边单位、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d)组织人员进行警戒,非救援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域。

  e)清点现场人员人数,抢救伤员,搜寻失踪人员。

  f)根据实际情况,按应急总指挥的指令开展救援工作。

  5.1.3全体应急(火势蔓延、爆破器材燃爆)

  a)值班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现场状况,提出救援意见,请求公安、消防、医院等单位的救援或请求弥勒县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的救援。

各单位清点现场人员人数,抢救伤员,搜寻失踪人员。

  e)在炸药发生爆炸的情况下,必须组织库房保管人员和现场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观察爆炸现场情况,确定救援方案。

在库房倒塌但没有发生爆炸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地清理,绝不允许用锤击、气割等手段。

  f)组织人员对库区和周边区域的灭火等救灾工作。

  g)按应急总指挥的指令开展救援工作。

  5.2通讯联络方式

单位或职务

姓名 

电话 

应急总指挥 

联络员 

县消防队 

县公安局 

县急救中心 

弥勒县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 

乡镇主管安全领导 

县主管安全领导 

市主管安全领导 

乡镇安全主管部门 

县安全主管部门 

市安全主管部门 

 6、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和各成员的职责

  6.1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6.2指挥机构职责和组成

  6.2.1指挥领导小组

  6.2.1.1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a)如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负责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救援工作。

  b)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c)统一安排救援设备、人员、物资、器材。

  d)适时批准启动救援预案和终止紧急状态。

  e)组织落实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6.2.1.2指挥部组成人员

  总指挥:

  副指挥:

  成 

员:

  6.2.2应急救援小分队职责

  a)事故发生后,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维护事故发生区域内治安、交通秩序。

  b)迅速查明事故的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实施。

  c)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带。

  d)配合上级救援部门开展现场抢险救灾,伤员救治及转送工作。

  e)承办指挥部负责人及上级救援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6.3各成员职责

  6.3.1总指挥

  紧急情况发生时,根据应急等级,下达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所属单位和人员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保证现场人员生命和设施、财产的安全,必要时指令关闭企业的重要部门,并立即向乡镇、县、市主管领导和乡、县、市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告。

  6.3.2联络员

  及时与现场人员和其他单位指挥联系,及时向弥勒县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求援,及时传达总指挥的救援指令,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现场事态发展的状况。

  6.3.3应急救援小分队指挥

  根据总指挥下达的应急救援指令,组织车辆和救援物资赶赴现场救援。

  6.3.4司机

  负责车辆准备,运送员工和救援物资到现场。

  6.3.5爆破器材保管人员

  按指令转移爆破器材到安全区域,并负责看管。

  6.3.6公安局有关人员

  现场指导救援、维持秩序。

  6.3.7医务急救人员

  负责备好急救药品、器械、救治伤员。

  6.3.8供电部门人员

  按救援指令切断或接通有关线路的电源。

  6.3.9其他人员

  做好准备工作,按指令进入救援现场。

  7、事故应急救援

  7.1应急行动

  7.1.1最初应急反应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值班人员(或现场人员)根据事故状态,确定最初的应急级别(即预警、现场应急、全体应急)后,应立即报告应急主控中心,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7.1.2全体应急反应

  事故应急一旦定级或升级时,应急总指挥应立即向乡、县、市领导、乡、县、市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弥勒县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求援。

  7.2应急能力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急总指挥可随时调动所需要人员、车辆和救援物资。

现场配备了灭火器 

只,汽车 

辆。

  7.3防护行动

  当事故处于预警状态时,应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当事故处于现场应急或全体应急时,首先应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同时通知周边单位人员也撤离到安全区域,并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封锁,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8、其他事项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8.1有关说明(要求)

  本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程序应作为安全教育的内容之一,使相关单位和人员能熟悉整个程序并掌握其要领。

  8.2培训和演练

  企业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演练,要将远离危险源和危险设施的人员,如高级应急管理人员和安监部门的管理人员一同邀请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预案在演习过程中,企业一定要让熟悉危险设施的操作工和相关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

  8.3恢复现场

  在演练结束后,演习人员应在现场指挥的统一调度下,对现场进行恢复。

  8.4总结

  演练后,应对整个预案进行核对和检查,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将解决方案修订于预案中,并及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预案有关的单位和人员,下次演习时按修订预案进行。

  9、预防事故的措施

  事故的防范措施包括组织防范措施、技术防范措施、管理防范措施按与其相关的规定、规范、标准执行。

  10、事故的处置

  事故的处置包括处置方案,处置程序由上一级应急方案或由专业人员及队伍执行。

  11、工程抢险、抢修

  由指挥人员根据抢险、抢修工程量大、小和危害程度决定由本单位独立完成或请求由弥勒县安全生产救援救护中心组织,本单位积极配合进行。

  12、现场医疗救护

  由专业医疗机构负责实施,本单位积极配合。

  13、紧急安全疏散

  发生重大事故,可能对外人群(包括居民或相邻单位人员)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外人群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