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216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doc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成本”

摘要:

当今社会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本性了,即利益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就投资者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多的利益,也就是利益最大等于最多的收益减去最小的成本。

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期间费用等等。

因此要使投资者利润最大化,那么只能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样才能使投资者获得最多的收入。

那么只能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期间费用等方面下手。

在现在的生产过程中收入与费用存在一种配比关系,收入与费用同时存在,收入不能离开费用而存在,而费用也不会凭空产生,因此他们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因此只能尽量减少费用,而不能消除费用。

关键词:

成本、利润、收益

在此对成本从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成本、会计学成本和管理会计中的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投资者想得到的最大利润。

一、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1.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

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

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机会成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1机会成本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要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中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行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

例如,当一个厂商决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

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200辆自行车。

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就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

因此,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最高的收入,即机会成本是资源配置一种度量。

1.2机会成本的特征

(1)不是实际的支出;

(2)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

(3)是关心未来的产出和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1.3机会成本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决策者根据历史成本资料、市场调查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资料开展成本预测及成本水平的发展趋势。

(3)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4)厂商要弄清楚机会成本的真正含义,利用相同的经济资源生产最多的商品,即成本一定时,而使生产的产品达到最大化,则总收益达到最大化。

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相应的总成本,因为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利润随着总收益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而减少,即利润与总收益同向变动,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2.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因此生产成本包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2.1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具体地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

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

(1)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2)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3)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4)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5)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6)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7)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总之,当MCAC时,AC随产量的上升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因此,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最小值,即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产量达到了最大值,相应的总成本也达到了最小值。

此时在生产过程中产量达到最大则总收益相应的达到最大,而单位成本最小则相应总成本最小,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相应的总成本,因此厂商能够获得最大利润,从而达到了投资者的目的。

2.2长期成本

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

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他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

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

因此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模。

因此,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成本,所以投资者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综上可知,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要使企业发展得又好又快且立足于社会当中,只有使企业拥有适当而大量的周转资金,周转资金来源于企业利润。

我把“利润”比着是企业的“血液”,只有企业拥有利润,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一旦企业长期不能产生利润时,企业就面临着困难或破产的局面。

因为没有了“血液”血液就不能在身体内正常运转,也就是不能正常提供营养。

为了企业能够正常运转,那么就要使企业产生利润,管理者就要从机会成本和生产成本等几个方面考虑企业的经济利润,认真分析机会成本,科学的规划生产成本,使在一定的经济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达到利润最大化。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成本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成本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属于价值范畴,与商品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商品时指出:

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生产要素上消耗的资本价值c+v的等于或补偿价值。

这部分商品的价值,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生产力价格部分,只是补偿商品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个方面对成本进行了论述。

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的基本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角度看,是补偿商品产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成本是已消费而又必须在价值或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

1.1不变成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物质形态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

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成本(c)。

1.2可变成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因为,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所支付的价值,由工人用于个人消费了。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作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

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这样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的增值,所以叫做可变成本(v)。

1.3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

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的正常发展有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利润率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推动力,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哪里的利润率高,资本就投向那里。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1.4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就不再是按价值出售,而是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

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市场价格就不再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就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因此,剩余价值规律转化为平均利润规律,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

商品的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在新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1.5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资本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第二,调节着剩余价值在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第三,刺激资本主义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

受超额利润的驱动,各企业必然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自发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因此,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

所以在不变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家通过改变可变成本,不断提高可变成本的利用率来实现价值的增值,产生大量的剩余价值,也就是最大化的剥削工人的劳动力,劳动力转化剩余价值,又通过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而利润和剩余价值是相同方向变动的,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就是资本家的真正本质。

 三、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1.1会计学中“成本会计”的起源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成本会计也在日益完善和提高。

成本会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和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

(1)本会计(1880——1920)早期研究成本的会计专家W.B.劳伦斯(W.B.Lswrence)对成本会计作过如下定义:

“成本会计就是应用普通会计的原理、原则,系统地记录某一工厂生产和销售产品时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并确定各种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以供工厂管理当局决定经济的、有效地和有利产销政策时参考。

(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1950)20世纪初,随着泰罗科学管理制度在欧美企业的广泛应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思维方式得到确立,标准化生产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