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1855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维保修常见问题及维修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二)墙面表层裂纹 12

(三)墙面(批荡层)砂浆层裂纹 13

(四)外墙外表面裂缝 14

(五)剪力墙与填充墙竖向裂缝 15

(六)混凝土梁与砖墙连接处墙面出现水平裂缝 16

二、 面砖墙面裂缝 17

(一) 内墙面砖裂缝、空鼓 17

(二)外墙面砖裂缝、空鼓 18

三、 墙面空鼓、粗糙、不平整问题 19

(一)涂层墙面空鼓或较大面积起砂开裂空鼓 19

(二)墙面抹灰不平整 21

(三)墙面涂料局部色差 21

(四)墙面不横平竖直 22

(五)墙面阴阳角不直 23

(六)室外墙砖空鼓脱落 23

四、墙纸问题 24

(一)室内墙纸发霉 24

(二)墙纸边缘卷翘 26

(三)墙纸表面不平,侧视有疙瘩 26

(四)墙纸有泡 26

五、 墙面返碱问题 26

(一)卫生间渗水导致隔墙背水面墙角“返碱” 27

第三部分天花问题 29

一、 天花大面积空鼓、掉皮 29

二、 天花裂纹 29

第四部分渗漏水问题 31

一、 阳台排污管周边向下渗水 31

二、 窗台渗、漏水 32

三、 卫生间天花漏水 34

四、 厨房管道破损导致漏水 35

五、 给水管渗漏 35

六、 马桶底座漏水 36

七、 卫生间地面渗、漏水 36

八、 地暖漏水 38

九、 顶层屋面漏水 39

十、 檐口漏水 40

十一、 别墅地下室渗水 41

第五部分零星修复工程 42

一、 卫生间返臭 42

二、 室内水压过小 42

三、 厨房返烟 43

四、 门套线维修 43

五、 木门、木材质类物件碰撞、刮擦损坏修补 44

六、 房门关闭不上,反锁不住 44

七、 木门与地面缝隙过大 45

八、 空调孔位偏高 45

九、 窗户透风 46

第一部分地面问题

一、地砖空鼓

原因分析:

(一)基层清理不干净,地面存有浮土或砂粒,影响水泥砂浆与地面的粘合,凝固后造成表层地砖与基层地面分离,日久则容易出现空鼓;

(二)基层地面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砂浆中水分被地面孔隙吸收,造成水泥砂浆水化过程不完全,粘结不牢固;

(三)砂浆铺设太厚或者不匀实,或者没有完全压实;

(四)地面过于潮湿,造成砂浆实际标号不足;

(五)瓷砖本体背面浮灰未刷干净或湿润不足;

(六)铺贴后地砖与基层未干燥完全即受外力作用,如走动、敲击使砂浆脱离;

(七)季节变化,铺贴后尚未完全干燥,如果温度骤降,导致地面结冰,则水化过程不能完成,导致砂浆失效。

(八)地砖与地砖以及地砖与四周墙壁间预留的伸缩缝隙太窄,温度应力造成起鼓。

处理方法:

在出现地砖空鼓问题后,应优先尝试采取灌浆方法处理:

(一)先用薄刃工具(如刀片)清除地砖边缝处勾缝剂;

(二)再用注射器向空鼓地砖灌注水泥浆并辅以皮锤均匀轻击,让水泥浆更好渗入。

二、更换地砖

因为地砖色差,地砖本身质量问题或施工完成后未做好成品保护造成地砖破损及其他原因,需要更换。

用切割机从破损砖中间切割,用吸盘垂直吸起地砖或在地砖中间部位砸破地砖,从中间向四周小块逐步拆除破坏地砖,特别注意在拆除过程中保护地暖管道、给排水管道和周边不需拆除的地砖,更换面积较大时维修过程中应保持地暖管及供水管维持打压测试状态,待更换完成后检视压力值有无变动,如出现压力值减小,则说明维修造成管线破损,则需返工。

*干贴法(适用于客厅等大面积铺贴或砖面、石材较大不易找平时):

(一)将基层表面的浮土或砂浆铲掉,清扫干净,有油污时,应用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冲洗干净,重新找平;

(二)地砖选用应遵循同一品牌、同一批次、同一色号且无缺角、崩边、翘曲的质量标准;

(三)铺砌前将地砖浸水湿润,阴干至表面无明水时,方可使用;

(四)铺贴时,砖的纹理方向、颜色需与原始铺贴一致,如大面积更换,铺砖前做好预排砖工作,施工前拉通线以保证纵横平直;

(五)找平层上洒水湿润,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涂刷面积不要过大,铺多少刷多少;

(六)结合层拌和:

干硬性砂浆,配合比为1∶3(体积比),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

干硬性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七)结合层的厚度:

一般结合层厚度为10~25mm;

铺设厚度以放上地砖时高出面层标高线3~4mm为宜,铺好后用大杠尺刮平,再用抹子拍实找平(铺设面积不得过大);

(八)试铺:

将瓷砖按顺序码放好后用橡皮锤轻敲夯实结合层,同时应检查该地砖与相邻的地砖边角是否有误差,在铺好的水泥上留下印记,然后把砖拿起来;

(九)砖底上浆:

在地砖的背面抹一层素水泥浆,厚度不低于1CM,涂抹一定要均匀、全面,然后再次铺砌到结合层平层上,砖上棱略高出水平标高线,找正、找直、找方后,砖上面垫木板,用橡皮锤拍实,顺序从内退着往外铺贴,做到地砖砂浆饱满、相接紧密、结实;

(十)拨缝、修整:

铺完二至三行,应随时拉线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规定应立即修整,将缝拨直,并用橡皮锤拍实。

此项工作应在结合层凝结之前完成;

(十一)勾缝:

用1∶1水泥细砂浆勾缝,缝内深度宜为砖厚的1/3,要求缝内砂浆密实、平整、光滑。

随勾随将剩余水泥砂浆清除、擦净;

(十二)地砖铺贴过程中,应禁止上人踩踏,铺贴过程中用柔软材料清理砖面,施工完成后,应放置显眼标识或用纤维板或彩条布进行成品保护,48小时内禁止上人,24小时后洒水养护。

*湿贴法(适用于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小面积铺贴及过门石):

(一)重做找平层:

铺贴面砖前应先做找平层,找平层的质量是保证饰面层铺贴质量的关键;

(二)整间铺贴时应弹线分格,做标块,厨卫应以过门石为参照基准,按拟贴砖的面积,计算横纵的皮数,用水平尺找平,并弹出面砖的水平控制线,控制好整个铺贴表面平整度和泄水坡度;

(三)选砖,要求规格一致,尽量无色差、边缘整齐,棱角无损坏,无裂缝,表面无隐伤、缺釉和凹凸不平;

(四)润砖:

在铺贴前应浸水润湿(一般浸水时间不少于2小时),取出后阴干到表面无水再进行铺贴,防止用干砖铺贴上墙、下地后,吸收砂浆中的水分,致使砂浆中的水泥不能完全水化,造成粘结不牢或面砖浮滑;

(五)贴砖:

将水泥和沙的体积按1:

5~1:

4的比例调和成软湿的水泥砂浆,铺贴时在面砖背面抹灰浆,四周刮成斜面,厚度5mm左右,注意边角满浆。

铺地面砖下压贴合后灰铲木柄轻敲砖面,尽量压实(贴于墙面的面砖就位后应用力压,并用灰铲木柄轻敲砖面,使面紧密贴于墙面);

(六)勾缝,清理:

墙砖铺贴完毕后,应用棉纱头蘸水将砖面擦拭干净,同时用填缝剂嵌缝,嵌缝中务必注意封闭缝中的气孔和砂眼。

嵌缝后,应用纱头蘸水仔细擦拭干净。

如果墙砖砖面污染严重,可用稀盐酸刷洗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三、地面、飘窗石材更换、维修

石材缺角、裂纹等损坏原因大多因室内石材一般采用天然大理石及人造石材,硬度高但脆性也高,在运输及搬运、施工中如遇操作不当易造成破损,发生裂纹及断裂后,应优先选择修复处理,如无法修复或修复方式成本过高时,才选择更换。

*修复处理:

(一)用保护膜对需要打磨的石材周边物品进行保护,以防施工时受到污染或损坏;

(二)清理石材裂缝、坑孔中杂物;

(三)用云石胶拌和同石材粉末调制成固化剂,对裂缝、坑孔做修补,用小灰刀填补、整平;

(四)粗磨:

等云石胶凝固后,先使用石材打磨机配50#磨片,以修复石材拼缝高低差,去除表层污染及做好基层打平,再以150#-300#修复之前打磨时留下的划痕;

(五)细磨:

用500-1000#磨片在之前基础上对石材进行打磨;

(六)精磨:

用2000#-6000#的抛光片对石材精抛光处理,以保证石材的光泽持久性;

(七)清洁处理:

上述打磨完成后,进行清洗,保证石材面干净光洁;

(八)面层防护处理:

最后打蜡或用自喷光油做一层保护。

*更换处理:

(一)应根据设计图纸及材料样板对石材的品种、材质、厚度、颜色、纹理、尺寸等内容选用石材,石材见光面,应先打磨、抛光后再安装;

(二)将受损石材完全铲除;

(三)基层清理:

在铺砌大理石板之前将混凝土垫层/砂浆找平层清扫干净,然后洒水湿润,扫一遍素水泥浆;

(四)铺砂浆(本条适用于重做找平层情况):

根据水平线,定出地面找平层厚度,拉十字线,铺找平层水泥砂浆,找平层一般采用1:

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团不松散为宜,铺好后刮平、拍实,用抹子找平,其厚度适当高出根据水平线定的找平层厚度;

(五)水泥选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六)铺前将板块预先浸湿阴干后备用,在铺好的干硬性水泥砂浆上先试铺合适后,翻开石板,在水泥砂浆上浇一层水灰比1:

2的素水泥浆,然后正式镶铺。

安放时四角同时往下落,用橡皮锤或木锤轻击木垫板(不得用木锤直接敲击大理石板),根据水平线、水平尺找平。

四、木地板空鼓、异响、起灰

(一)楼面施工过程中,基层找平不合格,木地板龙骨不能和结构层贴合导致空鼓;

(二)木地板拼铺时太紧,未留变形缝,受潮时地板无延伸位导致空鼓;

(三)未清理干净基层导致起灰;

(四)抹面水泥标号不够,砂浆比例失调,砂子质量问题导致起灰;

(五)防潮层未按要求铺设导致起灰。

轻微的起灰问题,可先使用橡皮锤,轻敲地板,同时用吸尘器进行吸灰,直到没有灰尘。

如问题依然存在,则参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拆除距空鼓、起灰处距离最近的地脚线(注意墙面保护、木地板保护);

(二)拆除原来空鼓部位木地板并码放整齐;

(三)拆除木地板后将地面灰渣清理干净;

(四)地面重新用石膏或水泥找平,压光后2m靠尺检查,误差应在

±

3mm以内;

(五)等地面晾干后铺贴防潮地垫;

(六)重新安装先前取下的木地板;

(七)重新打钉或打胶固定地脚线。

五、木地板受潮导致变色

(一)地面潮气较大,防潮垫破损或接口开裂导致木地板受潮;

(二)卫生间渗水、水管漏水等原因造成木地板受潮,颜色发黑。

更换受潮木地板附近防潮垫,更换受潮的木地板。

(一)做好成品保护;

(二)从距离受潮部位最近的边缘拆除踢脚线;

(三)从边缘部位逐块拆除受潮地板;

(四)查看是否因渗漏水造成的受潮,如存在渗漏水问题,须先解决后再维修木地板;

(五)清理干净基层灰渣垃圾,重新铺设防潮垫,防潮垫层应自拆除部位满铺平整,接缝处不得叠压;

(六)用宽胶带粘接防潮垫接缝;

(七)顺着原来地板接茬安装铺设地板至墙角处,地板与墙之间应留出9mm空隙,以利通风。

在地板和踢脚板相交处,如安装封闭木压条,则应在木踢脚板上留通风孔;

(八)恢复安装踢脚线;

(九)打扫卫生,清理垃圾。

六、木地板划痕

成品保护工作未做好,造成安装完成后损坏。

当划痕不严重的情况下,尽量手工修复:

选择与地板颜色相近的油漆用笔刷轻轻涂开,分层反复上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