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1661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IDAS的PSC设计验算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对应规范6.3.1(第2条)和规范6.3.3) 3

5、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对应规范6.1.5,6.1.6,7.1.3~7.1.5) 4

6、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对应规范7.1.3~7.1.6) 4

7、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对应规范6.4.2~6.4.4) 4

8、普通钢筋估算:

(对应规范5.2.2~5.2.5) 5

9、预应力钢筋量估算:

5

10、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应规范5.2.2~5.2.5) 6

11、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对应规范5.2.6~5.2.11) 6

12、使用阶段抗扭验算:

(对应规范5.5.1~5.5.6) 7

三、PSC设计验算时错误信息说明 7

四、PSC设计其它相关说明 8

一.程序给出的验算结果

程序一共给出了12项验算结果,如下所列。

根据“PSC设计参数”中“截面设计内力”和“构件类型”选定的内容的不同,给出的具体验算结果是不同的,详见表1。

1)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2)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验算

3)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4)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5)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6)使用阶段斜截面主压应力验算*

7)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

8)普通钢筋量估算*

9)预应力钢筋量估算*

10)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11)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12)使用阶段抗扭验算

不同的“PSC设计参数”对应的验算结果

表1

项目

二维

二维+扭矩

三维

全预应力

不提供第7)、8)、12)项验算

不提供第7)、8)项验算

不提供第7)、8)项验算

部分预应力

A类

不提供第7)、12)项验算

不提供第7)项验算

B类

不提供第3)、12)项验算

不提供第3)项验算

*以上不提供验算的项目均为规范中不要求验算的内容

二.程序验算结果说明及与规范中相应条文的对应关系

(对应规范7.2.7,7.2.8)

-进行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时,由预加力和荷载产生的法向应力可分别按照规范第6.1.5条和第7.1.3条进行计算。

此时,预应力钢筋应扣除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荷载采用施工荷载,截面性质按本规范第6.1.4条的规定采用。

对计算结果的叠加要满足规范第7.2.8条的规定。

-最大、最小分别代表施工阶段在相应截面产生的正截面混凝土法向压应力和正截面混凝土法向拉应力。

-设计结果表格中最大/最小分别表示的是混凝土最大压应力/混凝土最大拉应力,同时相应的Sig_ALW指的是施工阶段混凝土容许压应力/容许拉应力。

-设计结果表格中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阶段表示的是该最大最小值所属施工阶段名称。

-抗压容许应力取用0.7f’tk,在计算抗压容许应力时取用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按f’ck=0.8fck计。

按照规范要求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应该取施工时实测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换算抗压强度标准值,如实测f’ck≠0.8fck用户可以把表格里面的验算结果拷贝到excel表格中,手动调整容许应力值。

-抗拉容许应力取用1.15f’tk,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按f’tk=0.8ftk计,如实测f’tk≠0.8ftk用户可以把表格里面的验算结果拷贝到excel表格中,手动调整容许应力值。

(对应规范6.1.3~6.1.4,7.1.3~7.1.5)

-锚固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结果要满足规范第6.1.3条和第7.1.5(第2条)的规定。

其中为按照规范第7.1.3条和第7.1.4条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使用阶段作用标准值产生的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

-设计结果表格中Sig_DL指的是施工阶段扣除短期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应力钢筋锚固端的有效预应力;

Sig_LL指的是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并考虑使用阶段作用标准值引起的钢束应力变化后的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

对于B类构件要考虑开裂截面的影响;

Sig_ADL指的是施工阶段预应力钢筋锚固端张拉控制应力容许值;

Sig_ALL指的是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拉应力容许值,按规范7.1.5(第2条)取用。

-设计结果表格中应力拉为正,压为负。

(对应规范6.3.1(第1条)和规范6.3.2)

-按照规范中公式(6.3.2-1)和(6.3.2-2)计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由于可能受到负弯矩的作用因此截面上边缘也可能产生拉应力,因此计算时公式中的荷载组合或和要根据计算截面位置取相应的内力组合值和截面特性值。

-计算结果的判定标准对于全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要满足规范中公式(6.3.1-1)和公式(6.3.1-2)的要求;

对于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要满足规范中公式(6.3.1-3)和公式(6.3.1-4)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A类构件由荷载长期组合计算截面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时,组合的活荷载中仅考虑汽车、人群等直接作用于构件的荷载,不考虑间接施加于桥上的其他作用效应(温度、沉降等其他活载)。

-表格中“组合名称”项表示正截面抗裂验算时采用的荷载组合。

-表格中“类型”项表示所属荷载组合中(包含移动荷载)显示的内力项最大时,会产生所需的最大最小值。

(当有移动荷载、支座沉降组分析时,程序计算了所有荷载工况的6项内力及每项内力的最大最小两项,即对每一种荷载工况计算6*2=12次,表格中的结果采用的是同时发生的内力计算的。

(对应规范6.3.1(第2条)和规范6.3.3)

-按照公式(6.3.3-1)~(6.3.3-4)计算混凝土主拉应力,并要满足规范6.3.1(第2条)的规定。

计算混凝土主拉应力时要注意规范6.3.3下的关于公式(6.3.3-1)~(6.3.3-4)的注释。

-Sig_P1~Sig_P10指的是位置1~10的主拉应力值。

Sig_MAX指的是所有输出主拉应力位置处主拉应力最大值。

设计结果表格中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其他关于设计表格的说明同第3)项。

(对应规范6.1.5,6.1.6,7.1.3~7.1.5)

-对由预加力产生的正截面混凝土压应力和拉应力应按规范6.1.5条和6.1.6条规定计算,对由作用(或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混凝土压应力按规范7.1.3第1条和规范7.1.4第1条计算。

并且计算结果要满足规范7.1.5第1条的规定。

-设计结果表格中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Sig_MAX指的是计算截面各位置中最大压应力值。

-其他关于设计表格的说明同第3)项。

(对应规范7.1.3~7.1.6)

-按照公式(6.3.3-1)~(6.3.3-4)计算由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和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主压应力值,但公式(6.3.3-2)和公式(6.3.3-4)中的和应分别以、代替。

对混凝土主压应力结果要满足规范中公式(7.1.6-1)的规定。

计算混凝土主压应力时要注意规范6.3.3下的关于公式(6.3.3-1)~(6.3.3-4)的注释。

(对应规范6.4.2~6.4.4)

-当应用公式(6.4.3-1)进行裂缝宽度计算时,通常不需要定义裂缝宽度系数,只有在下述两种情况下需要人为指定裂缝宽度系数,一种情况是钢筋采用光面钢筋时,C1值应取1.4;

当受力构件为板式受弯构件时,需定义裂缝宽度系数C3=1.15。

-另对于公式(6.4.3-1)中的钢筋直径d,当纵向受拉钢筋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筋时,d值应为所有纵向受拉钢筋的换算直径。

具体换算方法参照规范6.4.3对d值的说明。

-设计结果表格中最大、最小指的是不同荷载组合产生的截面弯距的最大、最小值。

根据弯矩的符号决定裂缝宽度的验算位置,在此需注意的是梁上部受拉时也会发生裂缝,程序将对此提供验算(最大即顶部)。

-当截面的上下缘混凝土应力均为压应力时,该截面处不会出现裂缝宽度,裂缝宽度结果为0,在PSC设计结果表格中不予输出计算结果,以“—”表示

(对应规范5.2.2~5.2.5)

-首先按照规范中公式(5.2.2-1)和公式(5.2.3-2)在不考虑预应力钢筋作用的情况下估算截面的受压区高度,然后按照规范中公式(5.2.2-2)、公式(5.2.3-1)、公式(5.2.3-3)结合已知的预应力钢筋用量估算普通钢筋的用量。

注意,当对梁底和梁顶分别进行钢筋估算时,应采用的相应位置的荷载组合及。

表格中的为承载能力极限荷载组合(不考虑钢束作用)的最大值。

-设计结果表格中底、顶指的是分别针对梁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的普通钢筋估算值。

当顶部弯矩Mj>

0,即在梁顶部没有出现负弯矩的时候可以不配置普通钢筋,则顶部钢筋估算值为0。

-表格中Ag_REQ表示计算需要配置的普通钢筋面积,Ag_USE表示实际配置的普通钢筋数量。

-新规范中没有对预应力钢筋用量估算的说明,671中对预应力钢筋量的估算是参照徐光辉、胡明义主编的《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2000年,人民交通出版社)中的表2-5-3中的估算公式进行计算的。

表中为按照规范JTGD60-2004中承载能力荷载组合(不包括预应力钢束作用)的最大值。

为正常使用阶段荷载组合(不包括预应力钢束作用)最大值。

-设计结果表格中底、顶指的是分别针对梁截面底部和顶部的预应力钢筋的估算结果。

当梁顶部不出现负弯矩的时候梁顶部可以不配置预应力筋,这时梁顶部预应力筋的估算值为0。

(应规范5.2.2~5.2.5)

-对截面受拉区内配置不同种类钢筋的受弯构件,其正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取值应选用相应于各种钢筋的较小者。

-设计结果表格中最大、最小指的是不同荷载组合产生的截面弯矩的最大、最小值。

(对应规范5.2.6~5.2.11)

-首先应按公式(5.2.9)对截面进行最小尺寸验算,如果满足要求,则表示截面合格,在PSC设计结果斜截面抗剪验算表格截面验算一栏中将显示OK;

否则显示NG,表示需要对截面进行修改,直到满足公式(5.2.9)的要求。

-对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符合规范中公式(5.2.10)时,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钢筋。

并在PSC设计结果斜截面抗剪验算表格验算一栏中显示跳过,否则显示验算,即表示必须按规范进行计算来配置抗剪钢筋。

-按照规范中公式(5.2.7-2)计算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时对的取值当构件为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

-设计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