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1409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工程杆路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杆埋深、拉线地锚埋深、电杆档距应该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杆路走向和设置应符合路由复测,设置位应稳固。

电杆洞深图坚石电杆洞深图

1.2电杆程式是否能满足各种标高和力学要求。

直线线路上的杆位是否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上下垂直,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左右偏差一般不应该大于5cm。

角杆应该立在线路转角点内侧:

水泥杆内移10~15cm。

木杆内移20~30cm。

终端杆杆身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光缆线路架设高度和与其他通信缆线、电力线垂直隔距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电杆根部加固装置的安装地点是否按设计要求。

立杆图

2、拉线制作质量检查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拉线制作工艺检查记录表

2.1拉线程式的选用:

Ø

空光缆杆路拉线程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杆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制作拉线用的钢绞线容许的最大拉断力来考虑。

一般在轻中负荷区时,线路转角的拉线程式比吊线程式大一级。

线路转角大于600时,需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八字拉线),其程式比光缆吊线程式加大一级。

终端杆或分线杆的顶头拉线一般设置7/3.0拉线。

线路中间杆由于前后线路负荷不均或杆距不等,需装设的拉线程式应与线路张力大一侧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

高桩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或大一级。

抗风、防凌杆拉线程式一般与光缆吊线程式相同。

拉线隔装数应该根据工程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轻中负荷区在直线段应每隔500米(10根电杆)左右设置“抗风杆”双方拉线,每隔1000米(20根电杆)左右设置“防凌杆”四方拉线,其位置一般设置在吊线上方的10-20cm,以15cm左右为最佳。

拉线的埋深应根据拉线程式的大小及土质情况来予以确定。

拉线程式应与拉线盘及拉线铁柄配套使用,在坚石地段的拉线地锚应采用钢地锚。

拉线的“距/高”比一般取为1,特殊情况下亦不可小于0.75,否则可采用吊板拉线、高桩拉线、墙壁拉线或改用撑杆加固。

拉线地锚的出土一般为(30士10)cm范围,出土点的偏差不大于5cm。

墙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不小于25cm,距屋檐不小于40cm,撑杆的距高比应不小于0.5。

所有拉线的上把及中把均采用夹板法。

拉线程式应与拉线盘及拉线铁柄配套使用,具体详见下表:

2.2铁柄与拉线盘配套规格表

拉线程式

拉线盘尺寸:

长×

宽×

厚(mm)

拉线铁柄(mm)

7/2.2

500×

300×

150

1800*12(轻中)16(重)

7/2.6

600×

400×

2100*16(轻中)18(重)

7/3.0

800×

2400*18(轻中)20(重)

拉线制作图

3、吊线架设质量检查

架空线路飞线杆检查表

3.1检查用于吊线的钢绞线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权威部门质检证,质量应符合YB/T5004--2001行业标准:

吊线的规格程式和架挂线位、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距杆顶≥50cm,在特殊情况下应≥25cm。

吊线夹板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由于地形限制,当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化大于杆距的20%时,应该加装俯角或仰角辅助装置。

3.2检查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一般设在杆路沿路的车行道反侧(建筑物侧)。

在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cm。

当角深在5〜15m时,吊线应该装角杆吊线辅助装置。

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40cm以内时,需做成十字吊线,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m的角杆上,应该做终结。

相邻杆档的吊线负荷不等或在负荷较大的线路终端杆前一根电杆,应按设计要求做泄力杆,吊线在泄力杆做辅助终结。

同层两条吊线在一根电杆上的两侧,做成合手终结。

3.3检查吊线与其他通信线路、广播线路、电力线路交越间距、吊线距地面和其他建筑的间距、吊线接头、吊线终结制作工艺、吊线跨越公路、铁路、村道高度、吊线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4吊线的加固:

泻力拉线:

对有较大受力不均匀的两档吊线,应在电杆处增做吊线单向假终结。

对偏转角大于300的角杆,应增做角杆辅助装置。

吊线坡度变化大于1/10时,吊线应增做角杆仰、俯角辅助装置。

有关辅助装置原则上按以下方式安装:

A.角杆辅助装置采用卡子法。

B.电杆仰俯角辅助装置采用另缠法。

C.吊线终结及拉线中把、上把采用夹板法。

D.拉线式地线采用卡子法。

吊线终结双吊线

4、光缆敷设质量检查

4.1根据光纤衰耗的测试数据,光缆敷设前,应根据杆路实际架设的地形起伏情况,丈量核算包括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要预留长度在内的光缆敷设总长度,并进行光缆的配盘工作,避免任意砍断尾缆。

4.2根据长途光缆设计规范及本地网光缆设计规范,如果是形成环路的光缆,则先确定一个局站的光缆布放端别,再从这个局站开始,B端向外布放,依次经过其它局站环回时,光缆环回端B端朝向起始站。

4.3光缆配盘:

根据光缆衰耗的测试数据,按到货单盘光缆长度合理安排使用地段,使光缆接头数量最少,余出光缆最短。

配盘时应考虑光缆接头点的施工条件,不要将光缆接头置于地形不好的地段(如长杆档、跨河档及跨路档内)。

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靠设备側的第1、2段光缆的长度应尽量大于350m~500m。

靠设备侧应选用光纤的几何尺寸、数值孔径等参数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

光缆在布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衰耗、长度)并做好组织工作,布放时应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布放中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开断光缆,光缆布放后不要绷得太紧,需预留光缆处应适当预留。

由于光缆布放牵引长度较长,沿线各点(尤其是拐弯处及交通要道)应有专人监视,并随时保持联络,以便在意外情况发生时采取措施。

布放时对光缆牵引力应严格控制,不得大于光缆允许张力(1500N)。

曲率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

光缆敷设时牵引长度每次不大于1000m,超长时应采用分次牵引的办法。

光缆布放的过程中及安装后,其所受张力、侧压力时,曲率半径不得超过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的相关标准。

4.4本工程的光缆在线路查勘长度的基础上,除按国家规定的损耗外,光缆的各种预留按以往设计要求架空光缆预留:

每200m一个小预留进行考虑0.5m。

每500m一个大预留进行考虑12m。

飞线档两侧前后杆预留各考虑12m。

光缆引上预留按每处7m左右考虑。

架空光缆接续预留接头每侧预留12m左右。

进局光缆预留:

小站按10-20m、大站按20-30m考虑光缆预留。

4.5除以上预留以外,光缆特殊地段,如开发地段、以后可能改道地段及特殊要求预留地段等皆应考虑光缆的预留,预留的地点及数量应在图中具体标明。

架空光缆的安装要求

光缆预留图

4.6合挂光缆要求:

为节约工程投资和减轻杆路负荷,并结合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一条吊线最多挂2-3条光缆。

但在3条光缆时,其合挂长度应在500m以下,当超出500米时应采用双吊线,双吊线采用双吊线抱箍平行架设。

单条光缆采用25mm挂钩,双条光缆或3条光缆采用35mm或45mm挂钩。

同一条光缆应尽量安装在杆路的同一侧。

双吊线光缆图

4.7局内光缆的安装要求:

局内光缆(电缆进线窗-光分配架或光终端盒)应布放在走线架或槽道上,用尼龙扎带绑扎牢固并挂上小标志牌。

局站内的光缆应预留余缆,并应将各预留光缆绑扎成相同大小的圈,选择合理的位置予以固定。

光缆成端处应将其金属构件接到ODF架的保护地接线端子上,再通过保护地线连接到传输机房的总保护地排上。

若入局(站)吊线需从铁塔等金属物上引渡的,需用隔电子档将吊线电气断开。

5、光缆接续质量检查

光缆接续是通信光缆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接续及安装的好坏,将直接反映通信传输性能、影响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

在光缆接续时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5.1检查光缆接头盒是否是设计规定的规格型号,应按照供货方提供的安装手册[说明书]要求封袋。

光缆接续前,应认真检查接头盒附件种类及数量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2在接头盒内,要求两侧光缆金属构件均不做电气连通,两侧的金属构件相互间也不连通,都做电气断开处理。

5.3光缆接头盒不应安装在公路、河流、建筑物上方。

光缆线路的接头位置和光纤接续衰减要求:

光缆接头的位置应便于维护。

5.4光纤接续采用熔接法,并按相同线序对接,不得接错,严格按光缆的色谱对应接续。

在接头盒内,每侧光缆的余留光纤应各不小于0.8m。

余留光纤应有醒目的编号,按#1-#12、#13-#24…顺序盘放在自上而下编号的相应容纤盘内。

光纤接头应嵌入盘上的槽内,并固定牢固。

中继段内同一根光纤的熔接衰减平均值应不大于0.08db/个(OTDR双向测试,取平均值),允许5%接头光纤衰减值可大于0.08db,但应小于0.15db。

5.5局内光缆尾纤与设备的连接采用“活接头”方式在法兰盘上连接。

活接头连接点的插入衰耗要求为0.5db(反射衰耗40db)。

6、光缆各种标识的质量检查

6.1新建架空光缆吊牌是否准确,间隔是否合理,杆号喷涂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各种跨公路警示标识、标牌、反光板是否符合要求。

光缆吊牌图跨公路警示标志图

6.2杆路编号:

根据“光传送网工程光缆线路标示规定”,在光缆环路上的杆路是以基站与基站为一连续编号,从A端向B端编号。

支线光缆路由上的杆路是以主基站端向支线基站端为一连续编号,具体编号格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杆杆号图

7、光缆进局、成端质量检查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维护单位

中继段测试记录表

Excel

纤芯曲线表

检查光缆在机房的预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光缆在ODF架或终端盒做终端,光缆内的金属构件、ODF架接地的装置方法,以及防雷接地线的规格、型号是否均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线严禁成螺旋形布放。

光纤及尾纤预留在ODF架盘纤盒中安装,是否有足够的盘绕半径,要求盘绕自然、圆滑,并稳固、不松动。

光纤成端后,光纤端别、序号是否有明显的标志。

光缆进局图光缆成端图

8、现场收尾

8.1杆路自检整治

检查杆路(杆梢)是否有偏移情况,对于角度较大的吊档(俯角)、顶档(仰角)和转角杆是否设置附助装置,制作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光缆的过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