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0913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

《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题报告---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成礼)Word文档格式.doc

覃业梅

2009年11月28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7年4月26日”方式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

传统的温度计有反应速度慢、读数麻烦、测量精度不高、误差大等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

本方案利用AT89S52单片机控制DS18B20进行数据采集并由HS1602液晶显示模块显示结果,另外,采集结果可由RS-232-C接口送入计算机显示并存储。

按键控制实现过界报警温度设定和实时监控,利用AT24C08芯片进行存储,实现温度测量存储与再现。

其电路简单,软硬件结构模块化,易于实现。

目前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

现在的温度传感器正在基于单片机的基础上,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并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其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

(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

(3)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发展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

本毕业设计介绍了温度计的测量和控制之间的关系:

检测是控制的基础和前提,而检测的精度必须高于控制的精确度,否则无从实现控制的精度要求。

不仅如此,检测还涉及国计民生各个部门,可以说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无时不在进行检测。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现代化的检测手段能达到的精度、灵敏度及测量范围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的水平越高,又为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提供了新的前提手段。

目前温度计的发展很快,从原始的玻璃管温度计发展到了现在的热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数字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等。

目前的温度计中传感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度灵敏度基本决定了温度计的精度、测量范围、控制范围和用途等。

传感器应用极其广泛,目前已经研制出多种新型传感器。

但是,作为应用系统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要求选用适宜的传感器,并与自己设计的系统连接起来,从而构成性能优良的监控系统。

三、选题依据及意义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温度传感器DS18B20具有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器、粮仓等日常生活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

又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趋数字化,多功能的数字温度计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简化了数字温度计的设计,降低了成本;

以美国MAXIM/DALLAS半导体公司的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核心,以ATMEL公司的AT89S52为控制器设计的DS18B20温度控制器结构简单、测温准确、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智能温度控制器。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生产过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各种信息参数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都有了几何级的增长,而如何准确而又迅速的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受制于现代信息基础的发展水平。

在三大信息信息采集(即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中,传感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数字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应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和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

四、选题的需要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

需要性:

温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测量和控制的一个量。

创新性:

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等优点

科学性:

软硬件结构模块化

可行性:

电路简单,易于实现

五、参考文献

[1]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杭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42-48.

[2]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12-18.

[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5-9.

[4]廖常初.现场总线概述[J].电工技术,1999,2-5.

[5]白泽生.用MCS-51单片机实现温度的检测[J].现代电子技术,2005,12-15.

[6]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6-60.

[7]杨刚,周群.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4-26.

[8]张洪润.电子线路与电子技术[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24.

[9]王松武.电子创新设计与实践[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4-19.

[10]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0-34.

[11]黄智伟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教程[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6-18.

[12]樊昌信.通信原理[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12-15.

[13]何希才.新型集成电路及应用实例[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14-16.

[14]沈德金,陈粤初.单片机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实例[M].北京: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1990,152-155.

[15]潘新民,王燕芳.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26-128.

[16]黄河.基于DS18B20的单总线数字温度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

[17]胡天明,齐建家.基于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设计及其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8,25-28.

[18]张志勇,卫勇,单慧勇.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23-26.

[19]明德刚.DS18B20在单片机温控系统中的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

[20]董继承,黄宇.带时钟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7,3-5.

[21]刘高潮.一种实用的多功能数字温度计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7,8-1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研究如何提高测温精度的问题

1、反复比较各元器件的优缺点,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2、通过整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二、解决如何使电路结构更加简单又有多功能效应的问题

1、使用更加合理的元器件,如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就简化了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2、查阅相关资料仔细比较分析,拟定最佳效果。

三、研究进度规划:

1、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

实地考察研究、查阅资料,认真进行比较分析后并与指导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把前期计算等准备工作做好。

2、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

初稿完成,交于指导老师审阅、修改。

3、2010年4月:

修改稿完成,并再次交于指导老师进行审阅。

4、2010年5月:

毕业论文定稿。

5、2010年6月:

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