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0391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战略性贸易:新贸易理论政策主张PPT推荐.ppt

“波音空中客车”的竞争决策开发费用(万美元/间)市场利润(万美元/间)纯利润(万美元/间)一间公司开发508030两间公司开发5040-10一间公司补贴5040-10+20“波音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竞争波音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竞争”的博弈分析的博弈分析国际贸易中的纳什均衡问题国际贸易中的纳什均衡问题(-10,-10)(30,0)(0,30)(0,0)(10,-10)(50,0)(0,30)(0,0)表表2美国政府提供补贴后的得益矩阵美国政府提供补贴后的得益矩阵空中客车波音开发不开发空中客车波音开发不开发开发不开发开发不开发表表表表11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得益矩阵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得益矩阵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得益矩阵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得益矩阵战略性贸易政策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政策体系利润转移理论利润转移理论战略出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的基本思想:

利润转移理论的基本思想:

由于在寡占行业中存在着超额垄断利润或租金,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干预来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对手的行动,以改变竞争格局,从而达到从国外寡头企业抽取租金,或向本国转移利润,以使国民福利提高。

利润转移理论的主要内容利润转移理论的主要内容战略出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

布兰德和斯本瑟的古诺双头垄断模型(1981,1985),迪克西特的多公司扩展;

伊顿和格罗斯曼(1986)研究了厂商数目固定的古诺竞争和伯兰特竞争假设条件下最佳贸易政策选择问题;

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通过在布兰德-斯本瑟模型中引入政府之间的博弈和国内消费进一步分析了此模型。

战略性出口政策论述了向在第三国市场上同国外寡头企业进行古诺双头竞争的国内厂商提供出口补贴,可以降低国内厂商的边际成本,使其有更高的反应曲线,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份额和总利润,而使国外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

政府提供补贴后,H厂商反应曲线右移,新交点E对应于新的均衡点,H国厂商的产出和销量扩大,利润上升F国厂商的产出和销量减少,利润下降qFHFHFqHEEl战略性进口政策:

战略性进口政策:

布兰德和斯本瑟同时对战略性布兰德和斯本瑟同时对战略性进口政策作了开创性研究;

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在伯进口政策作了开创性研究;

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在伯兰特市场中分析了关税政策的效应;

兰特市场中分析了关税政策的效应;

战略性进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考虑的是垄断厂商在本国市场上争考虑的是垄断厂商在本国市场上争夺的情况以及政府相应的干预措施夺的情况以及政府相应的干预措施。

它与传统的最佳关税理论区别:

最佳关税理论最佳关税理论要求征收关税的国家必须是大国要求征收关税的国家必须是大国战略性进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实施不分大国或是小国,即使是一实施不分大国或是小国,即使是一个小国也可以利用进口关税来改善国家福利。

个小国也可以利用进口关税来改善国家福利。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

在寡头垄断、市场分割和规模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对本国的保护可以保证本国厂商在国内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使其获得一种相对于外国企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又可以转化为更低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本国厂商在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得以提高。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被看作是对传统幼稚产业理论的发展战略贸易理论:

是寡头垄断条件下的贸易优势培植主张,扶植有规模利益递增特点的战略性产业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自由贸易条件下的贸易保护主张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用性分析: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用性分析:

适用条件:

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和规模收益递增;

经济约束条件(寡头企业以古诺方式竞争、寡头数目不能太经济约束条件(寡头企业以古诺方式竞争、寡头数目不能太多、保护行业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足够的财政收入等);

多、保护行业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足够的财政收入等);

政治经济约束条件(政策实施不会引发贸易报复、政府能独政治经济约束条件(政策实施不会引发贸易报复、政府能独立决策、掌握大量信息、政府能有效干预等)立决策、掌握大量信息、政府能有效干预等)外部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外部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

存在外部经济的行业或企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偏离,如果政府不对其采取适当的补偿或扶植措施,他们便不会发展到社会最佳状态。

但只有外部经济是来自出口活动本身,而不是来自生产本身时,出口补贴才是合理的。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贡献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贡献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突破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突破对政府干预的重新定位对政府干预的重新定位利润转移理论利润转移理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ll从理论体系看,未建立起完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涉及信息从理论体系看,未建立起完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涉及信息从理论体系看,未建立起完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涉及信息从理论体系看,未建立起完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涉及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的一般分析框架;

经济学、博弈论)的一般分析框架;

ll严格的假设前提影响到理论的应用性。

严格的假设前提影响到理论的应用性。

ll从理论的实践性看,政策的实施途径难以把握;

存在贸易报从理论的实践性看,政策的实施途径难以把握;

存在贸易报复的风险;

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复的风险;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局限性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局限性案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日本以半导体为目标产业日本以半导体为目标产业(20世纪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年代中期以来)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产业政策转向以高技术产业为重点。

最著名的、也最有争议的例子是半导体工业。

半导体芯片显微集成电路是许多新产品的核心元件。

直到70年代中期,制造此类芯片的技术一直主要被美国垄断。

日本为进入这一产业做了周密仔细的工作,政府主持联合研究项目,并且至少在开发时对国内市场实行了保护。

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日本在这种芯片的市场上获得了大部分份额。

日本生产的成功震惊了美国的竞争者。

日本以半导体为目标产业,半导体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而争论最激烈的是,日本半导体工业实际上获得多少支持,这种支持有多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种政策是否帮助了日本,损害了美国。

事实上,日本政府并没有提供多少财政支持;

实际补贴的数额也相当小。

70年代中期以来,关税和限额等明显的保护国内市场的措施大部分被取消。

一些人认为,日本半导体工业的成功几乎没有依靠政府的支持。

另一些人则认为,更隐蔽的政府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的许多联合研究项目在美国可能会遭到反托拉斯法的阻碍,但这种研究方法却是提高技术水平非常有效的途径。

日本政府暗中谨慎地鼓励“购买日货”的政策,从而非常有效地关闭了国内市场。

美国企业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比在美国或欧洲的市场份额小得多。

实际上,日本在半导体工业投资的直接收益相当低。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一般都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日本半导体工业的收益一直较低。

然而,大约到了1990年,人们普遍认为,日本以半导体为目标的战略获得巨大成就。

这种观点基于两个方面的预期:

第一,人们预期日本对存储芯片市场的统治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半导体的这一部分市场中,相对于市场规模来说,规模经济一直在稳定上升。

随着每一代新技术的产生,市场中竞争的数量都在下降。

因此,观察家预计,在1990年已占领这一市场的日本企业以后仍然会保持这种地位。

第二,人们普遍认为,制造存储器即最大量的芯片生产,对一个国家能否在生产技术的前沿占有一席之地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人们相信日本在存储器生产的成功会很快演化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统治。

然而,几乎令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是,在90年代的前5年,日本在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开始下降,一方面,存储器生产就是大量生产芯片,被证明可以在发展中国家进行。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韩国,抢走了许多日本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存储器生产对其他半导体产品的作用,被证明没有想象那么关键,美国一些企业根本不生产存储器,而是扩大在其他产品(微处理器和专门用途的集成电路)上的技术优势。

1990年,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被广泛认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获得成功的例子。

但是这种评价是基于相当草率的假设之上的,特别是有关技术外溢,好象已被经验证明是没有根据的。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日本以钢铁为目标产业(日本以钢铁为目标产业(1960年年-70年代早期)年代早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把钢铁工业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

从1963年到1970年,日本的钢铁生产增长了3倍,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考虑到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都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一发展格外引人注目。

1973年能源危机之后,出现世界性的钢铁供过于求。

日本的钢铁工业具有最先进的工厂和最低的运行成本,因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其他国家的钢铁工业,不是急剧收缩就是靠政府的补贴来维持。

这段经历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

(1)政府政策是否是日本钢铁工业迅速增长的原因?

(2)这种政策对日本经济是否有利?

基于前面对日本贸易战略的描述,我们肯定要问,政府把钢铁工业作为扶持目标的行为是否仅仅把经济推进到市场力量最终也会推进的方向?

即使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日本也有可能形成钢铁工业的比较优势。

一方面,日本的高储蓄率使钢铁之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一种不断增加的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运输成本的下降以及新铁矿石和煤资源的发现,使钢铁工业一般不必坐落在煤田或矿场附近。

因此,即使政府不干预,日本也可能有不断发展的钢铁工业。

不过,可以认为,日本政府的鼓励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使其比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得更快。

在日本,钢铁工业的利润率比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低很多的情况下,日本钢铁工业仍然发展迅速这个事实支持了这种看法。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这项政策是否加速了日本的经济增长?

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小心谨慎。

这项政策也许成功地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是问题所在。

真正的问题是,这项政策是否使日本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增长得更快?

换句话说,如果把发展钢铁工业所用的资源用于其他地方,是否会对社会产生更高的回报?

如前所述,这些资源用于钢铁工业直接获得的收益实际上不及用于其他地方获得的收益高。

即使在繁荣的60年代,日本钢铁工业的投资收益率也只有制造业平均收益率的一半多一点。

在70年代,钢铁工业的收益率则更低。

因此,只有存在着没有包括在市场收益中的边际社会收益时,日本对钢铁工业的扶持才算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然而,研究这一问题的经济学家还没有找出任何重要的边际社会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