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设计指标的灵活选择Word格式.docx
《道路交通设计指标的灵活选择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设计指标的灵活选择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灵活性设计包含合理选用技术标准、灵活运用设计指标两个层面的内容。
灵活性设计是有条件的,必须以保证安全为前提,严格按照现行组合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就是保障安全的有力措施。
即:
设计灵活性就是“在充分掌握和理解现有标准、规范本质的基础上,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选择技术标准,灵活运用设计指标,寻求达到更符合公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的目标”。
3我国技术指标选择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公路技术标准则规定,在地形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允许下应采用标准较高的值,只在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才采用极限值(但是不推荐)。
因此在我国以往的设计中,对标准的掌握容易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一是在所要求的公路等级范围内片面追求高标准,认为标准越高越好,不能因地制宜地运用标准,选择合适的线形使之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使有限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二是在执行标准时非常教条,对标准的各项指标理解不深刻,常常生搬硬套,导致设计的公路行车不舒适、不安全,也不美观。
美国的灵活性设计理念和方法对我国公路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4道路技术标准的确定依据
1、道路的交通量
道路技术指标,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所建道路的交通量。
要保证道路交通的畅通无阻,在设计道路是必须使道路具有一定的通行能力来满足在该路段远景行车密度的要求。
2、技术标准分类
道路设计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技术标准的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所以对技术标准的掌握,应视具体条件,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3、路线的线形指标的选定
对线形指标的要求,国家颁发的标准有明确的规定,线形设计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使驾驶员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5灵活选择道路设计指标的内容
1、 技术指标的分类
根据规范中各种指标规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同,可将技术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和非强制性指标。
强制性指标一般是从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提出的,规范中用词一般为“应”。
由于强制性指标对于安全性和公路使用质量影响较大,应尽量采用较高指标,困难时也应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值,尽量不采用极限值。
非强制性指标一般是在满足安全的基础上,从美学和行车舒适的角度提出的,规范中用词一般为“宜”,个别指标规范用词也有用“应”的。
非强制性指标一般情况应按规范的要求执行,但当采用规范要求指标将在环境、生态、工程造价等方面付出较大代价时,则应灵活运用。
2、 超标设计
超标设计并不意味着将使公路处于危险或不安全状态,对超标设计的认可并不是对危险公路状态的认可,而是承认由于满足统一的技术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往往导致过高的代价或对环境的极大破坏。
只有在仔细考虑项目的所有约束条件和设计目标后,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后,超标设计才能被采用。
对超标设计的论证评估一般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从工程造价、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不能满足标准规定的极限值的原因。
(2)重新评价或优化设计方案,评价超标设计的采用对其它设计指标的影响,考虑能否修改方案或降低其它设计指标,而避免超标设计或者降低超标程度。
(3)结合交通特性、历史交通事故调查和前后路段情况,评价超标设计对公路安全性的影响,提出拟采用的安全改善措施。
(4)结合路网规划情况,评价和描述超标设计对该项目和走廊带内其它项目改造的影响。
(5)结合公路项目类型、使用功能、交通特性等,评价超标设计的功能适用性。
6设计指标灵活选择在道路线形与景观中的体现
在公路的线形设计中,除了要考虑汽车行驶的动力要求外,公路线形的美学问题有认识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我国目前在公路设计和建设中的没学原则还没能用成熟运用,愈多公路显得呆板僵直,与自然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不够协调,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1、中央分隔带
进行公路设计时,要考虑中间带的设置问题:
是否设置中间带?
若设置彩玉什么尺寸?
采取的宽度以及形式?
合理的较宽的中央分隔带可以为公路提供缓冲空间,为路侧公路标志和自然植被等提供空间,而对于路权范围受限区域,宽的中央分隔带又不是所期望的,所以中央分隔带的设置可以根据公路自身及其立地条件进行灵活选择,以适用公路的安全功能和景观要求。
2、路肩
进行路肩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交通安全、路段通行能力、对周边环境影响,以及初始建设费用及维护运用费用等因素。
还要考虑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需要。
除了考虑尺寸外,还要选择材质,一些常用的材质主要包括沥青、水泥、碎石等,对于不需要除雪的南方地区,通常可以在压实的土路基上采用植草皮的路肩形式。
3、边沟
我国在边沟设计上,通常采用传统的矩形边沟或梯形边沟,这些地表排水沟造物形式呆滞,人工痕迹较重,不仅影响市容,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可以根据公路等级及其所在的地理环境灵活选择。
4、边坡
路侧边坡的处理,应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边坡的开挖和最大程度的保护原有植被,根据公路地形条件进行灵活设计。
短语坍塌破碎的不稳定边坡,如果单纯采用硬质防护边坡会留下生硬的人工痕迹,与原始自然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
因此可以采用人工加固和自然绿化相结合的边坡防护形式。
对于无法做削坡处理的高陡边坡,可采用柔性主动防护网进行防护,同时视坡面具体情况增加绿化措施。
对于坡脚,也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而定,低填方路段为减缓不良坡脚对沿线边坡整体景观效果的影响,坡脚一般可以低矮花灌木为主作点缀式植被栽植,以增加与自然景观环境的协调性。
高填方路段,可采用在坡脚底部种植乔木或在路堤平台上种植灌木的形式,掩饰路堤高度,缓和地形压力,增加司乘人员心理安全感。
5、挡土墙
公路挡土墙的形式,可借鉴国内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范例,积极探索坡面防护新技术,配合路段自然环境,灵活进行设计。
如目前湖南省部分高速公路采用的花池墙、阶梯栅栏挡土墙等新型防护结构形式,既起到了防护作用,又丰富了路容景观。
鉴于目前多数公路沿线的挡土墙人工痕迹较重,严重影响了公路景观。
因此在一般公路设计中应灵活性设计,根据沿线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尽量减小防护工程体积,如挡土墙的高度和长度,并结合地形起伏特点,适当变化挡土墙高度,提高结构物自身景观效果。
在材料上,挡土墙可根据公路所在地区条件,灵活就地取材,如采用当地的块石、碎石干砌挡土墙,尽量避免采用光面混凝土挡土墙,以使挡土墙构造物表面贴近自然。
另外,还可结合路域特有的文化和建筑风格,通过设置文化符号以赋予公路文化内涵,对挡土墙进行特殊设计,使司乘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感受到特有的公路民俗文化。
7
公路与城市道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比较,受固定交通设施的限制小,灵活方便,可以直接深入到边远地区或山区,以及任何工矿企业的场地和厂区。
不同等级的道路在区域交通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任务和性质差别很大,分布地区也较广。
设计时应恰当掌握其属性,避免片面追求节省工程投资而忽视道路的线形指标。
而在城市道路线形设计中,应避免过分追求线形指标从而忽视其它道路结构物的设置条件并且增加额外的工程投资。
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其它方面的问题,只要坚持以道路的安全舒适为原则,考虑道路的线形指标和技术经济相结合,不遗漏每一个必要的环节,多比较、多选择,必能设计出公认的合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