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8696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6世界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根据等高线判断出图示山地由于海拔较低、又处于热带地区、降水稀少,因此缺少冰雪融水;

霍尔木兹海峡南岸属于干旱地区,灌溉水源主要是地下水。

西非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马里是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人口1630万。

读马里地区图及巴马科降水月分配图,回答5~6题。

5.巴马科最高月均温出现在(  )

A.3月B.4月C.6月D.7月

6.造成图中马里人口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边国家第三产业发达

B.周边国家水源更充足

C.周边国家气候相对温和

D.周边国家局势安定

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风车、奶酪、木鞋、郁金香号称荷兰“四宝”。

结合下图,完成7~8题。

7.荷兰“四宝”反映(  )

A.风车——季风强B.郁金香——温和湿润

C.奶酪——游牧业D.木鞋——多山的地形

8.影响岛链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流向B.板块运动

C.径流分布D.火山喷发

2015年2月25日,阿根廷同意中国在其南部的内乌肯省建立卫星跟踪站。

读图完成9~10题。

9.在内乌肯进行卫星跟踪的主要优势是(  )

A.大气稀薄,晴天多B.极夜期长,便于观测

C.纬度高,气温低D.海拔高,离卫星近

10.下列关于巴塔哥尼亚高原南部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B.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C.多风蚀、风积地貌

D.落叶阔叶林生长茂密

9.A 10.C 第9题,据图可知内乌肯地处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

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的能见度好,有利于对卫星的跟踪监测。

第10题,巴塔哥尼亚高原南部地区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风力作用强,多风蚀、风积地貌,植被类型为荒漠;

该地区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由于地势西高东低,虽河流流量小,但仍能东流入海。

2014年9月《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图中虚线为我国南极科考航线,读图完成11~12题。

11.由图可知(  )

A.甲点经度是75°

EB.南北美洲分离

C.乙为大洋洲D.丙为大西洋

12.竖版世界地图不能看出(  )

A.中国和美国之间隔着北冰洋

B.凸显南北两极

C.南极科考航线变得清晰

D.美国在中国东边

读南非灯光强度指数(指数越高,灯光强度越强)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与灯光强度指数空间分布相似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

A.气温B.降水

C.人口密度D.矿产资源

14.南非西部地区(  )

A.人类活动较少B.交通线路密集

C.河流湖泊密布D.草原牧场广布

2015年7月8日至9日,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在俄罗斯举行。

结合下图(2013年数据),回答15~16题。

15.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南非、印度、巴西

B.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

C.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

D.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

16.“金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资金雄厚B.气候优越

C.技术先进D.资源丰富

15.A 16.D 第15题,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四国中,俄罗斯的面积最大,为甲国;

印度的人口最多,为丙国;

南非的人口最少、面积最小,为乙国;

丁国为巴西。

第16题,金砖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都不具备优势;

俄罗斯所处的纬度较高,气候条件较差;

五国的资源都比较丰富。

17.下图为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关于该地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

B.该地中部地区为刚果盆地

C.F地附近的山地为安第斯山脉

D.G地形区大部分位于阿根廷境内

17.选C 图中经度为西经,可判断该大陆为南美大陆。

南回归线经过的F地为安第斯山脉,G地为巴西高原。

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18~19题。

18.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

19.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读图回答20~21题。

甲城(37.6°

N,112.4W,海拔2m)乙城(36.9°

N,76.2°

W,海拔7m)

20.夏季甲城较乙城温度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大气环流B.洋流

C.地形D.海陆位置

21.夏季乙城较甲城降水总量大,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22.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为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冬季水位较低,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

最近20年来出现几次冬汛,尤其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的冬汛,水位比上一年同期高出了3米多,一些浅水区成了深水区,一些洲滩也被水淹没,对候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年输沙量/108m3

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094

82.0

四支流来沙

0.241

18.0

入湖总沙量

1.335

100

出湖总沙量

0.351

26.3

湖内沉积量

0.984

73.7

(1)描述洞庭湖年输沙量的特征。

(4分)

(2)推测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冬汛的原因。

(8分)

(3)简述洞庭湖成为候鸟天堂的自然条件。

(6分)

(4)分析此次冬汛对候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 第

(1)题,结合表格数据,入湖泥沙总量大于出湖泥沙总量,入湖泥沙主要来自长江,将几个输沙量的数据进行对比说明即可。

(2)题,洞庭湖冬汛主要与气候异常下的冬季降水增加、湖泊水位上升、湖泊的补给多和排泄(水量)少以及湖床升高等有关。

第(3)题,候鸟到洞庭湖越冬主要考虑:

温度高(位于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温度高于0℃),冬季湖泊处于低水位,浅滩、湿地面积较大,湖泊周边既有水生生物又有陆生生物作为食物,食物种类、数量较多。

第(4)题,自然条件(气候、水文、生物等)影响到候鸟的居住环境和食物。

所以冬汛对候鸟的影响也主要从这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 

(1)入湖泥沙总量大于出湖泥沙总量;

入湖泥沙来自长江和四大支流。

(2)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冬季南方暖湿气流输送的水汽增多,导致洞庭湖流域出现大范围强降水,洞庭湖四大支流普遍涨水;

洞庭湖泥沙淤积严重,蓄水能力下降,从而出现罕见的冬汛(答泥沙淤积湖床抬高,湖泊萎缩也可以)。

(3)冬季气候温暖,水域广阔,浅滩湿地多,食物丰富。

(4)洞庭湖水位上涨,淹没洲滩,候鸟觅食区减少,食物不足,生存受到威胁。

措施:

通过大坝适当控制湖区水位,人工投放鸟类食物等;

加强对该地区生存环境的监测。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段线路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会合,再沿河西走廊到西域。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新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甘肃高台县在3万亩沙漠绿洲上引进种植黑番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标准化生产黑番茄基地。

其果实品质和种子质量明显优于传统产地美国和德国,番茄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7倍,含有大量维生素。

当地建成全球第二条黑色酱汁加工线,产品远销国内外。

主要以资源为依托的甘肃,目前已由资源大省演变成了资源短缺的省份。

如果不从长远考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必制约其经济发展。

下图为甘肃省等高线图。

(1)分析古丝绸之路东线选择河西走廊的原因。

(2)说明高台县出产的黑番茄酱汁质量好的区位条件。

(3)简述甘肃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

(10分)

【解析】 第

(1)题,通过读图可知,河西走廊的北侧是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南侧是青藏高原,条

【答案】 

(1)①河西走廊以北有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等,沙漠多盐泽,气候干旱,地势起伏较大,行走困难,该地人烟罕至,沿途缺水,补给困难;

②河西走廊以南是地势较高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冰川广布,商队通行困难,补给不足;

③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有充足的祁连山冰雪融水、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农业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商业较发达,丝绸之路经过该地不但能得到充足的补给,还可沿途做生意等,是古丝绸之路的首选地。

(每点2分,共6分)

(2)①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黑番茄品质好;

②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水源清洁,矿物质含量高(水质好);

③该地发展绿洲农业,无污染;

④该地重工业相对落后,环境污染少;

⑤尽管加工提炼历史并不悠久,但提炼设备、技术先进。

(任答4点,每点2分,满分8分)

(3)①“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为甘肃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

③合理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④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

⑤严格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经济同时注意合理用水、注意生态保护,防治荒漠化等)。

【任答5点即得满分10分,答案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合理可酌情赋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材料三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

水域

滩涂

利用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说明地形因素对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3)根据材料三,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水循环的影响。

【答案】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技术难度小;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有利于城市人口集聚;

地形开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