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8442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3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2.从“学文”到“传承”,且学且放且渗透。

依据文本的特点,在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句中都含有“对”字,并以此为节点,画出每句中相对的词。

这样,在师生灵动的交流中,使学生发现文本特点,并依据特点大胆寻找文中相对的词语,渗透“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操场上

在丰富的活动中,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整堂课,无需老师过多语言的引领,学生便踊跃地投入到学词、识字中来。

表演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时,课堂气氛更是热闹非凡,学生争先恐后地到前边表演,看着他们的演技,我不禁感叹“动”起来的魅力真是不可小觑。

更值得一提的是,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时,真是前所未有的顺畅,一遍下来,全班无一人停顿,看来,课下做足功课,课上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人之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

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

2.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

(教师)

3.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

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

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

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

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

(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

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

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

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

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

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

记忆方法:

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

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

左右结构。

可以这样记:

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

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

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

“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

多音字:

jiāo(教书);

jià

o(教师)。

(7)“迁”:

半包围结构。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

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

本义:

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

翘舌音,组词:

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

组词:

幼儿、幼虫、幼苗。

(11)“玉”: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字歌:

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

用具的总称。

器皿、器物、武器。

巧妙记忆:

一只犬四张口。

(13)“义”:

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

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识字方法得到互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

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

(预设: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

(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

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

(幼和老)

②教师导学:

“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

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

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学:

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

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

之、近、远、义、相、习、玉。

(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辶”的写法。

4.教师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

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

采用明确姿势——出示生字——找出喜欢的生字——学习书写的过程,将写字教学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本文作为《三字经》国学经典的选文,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

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打电话”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活动是围绕“打电话”这一主题展开的。

教材通过一组打电话场景展示了打电话时应注意的一般要领,明确打电话应做到先问好,再报名,并把事情说清楚等打电话的方法。

接着,结合几组生活中常见的打电话场景,借助不同话题,组织学生学习拨打邀请电话、请假电话及其他电话,意在使学生将所学的打电话技巧通过具体场景演示,运用于生活,并学会拨打各类电话。

教学时,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快快乐乐互动交际,轻轻松松实践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根据通话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用语。

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重点)

2.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难点)

1.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2.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方法。

(学生)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师:

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

一个东西生得巧,

十个数字身上装,

有耳朵,有尾巴,

没鼻子,没眼睛。

(打生活常见物)

生:

手机、电话机……

到底谁猜得对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厉害。

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

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

(出示课文题目)

采用谜语引入课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同学们你们听,“铃铃铃……”,小明家的电话铃响了,他赶紧去接电话。

噢!

原来是好朋友芳芳,约他出去玩……(多媒体演示小明接到芳芳电话的情景。

你们觉得芳芳的这通电话打得怎么样?

我觉得芳芳在打电话时没有礼貌,她没说“你好”。

是的,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电话接通要主动说你好!

电话结束时要说再见,尽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

芳芳在电话里没说让小明什么时候去哪儿去玩儿。

小明怎么去呀?

你听得真认真。

芳芳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打电话除了要有礼貌,还要说清你是谁,你找谁,什么事。

那请你再看看课文插图,有位叫李中的同学给张阳打电话,(出示课文情境图。

)结果是张阳妈妈接的电话。

(播放电话录音。

)(通过电话录音的示范,明确打电话的方法。

录音里的电话内容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