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8077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设计Word下载.docx

认识电路及电路检测器,知道什么叫电路,会做电路检测器。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会探究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

(2)难点:

3、教学课时:

1课时

4、教学准备:

学生用:

(1)每组小灯泡2个、灯座2只、电池1个、电池盒1只、导线3根。

(这些材料有“问题”)

(2)电路检测器:

小灯泡1个、灯座1只、电池1个、电池盒1只、导线2根。

(3)科学文件夹(记录表)。

教师用:

(1)小灯泡2个、灯座2只、电池1个、电池盒1只、导线3根。

(2)万用表1只、电笔1支等。

二、设计理念: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使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为每个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提出各自的想法,然后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教师创设的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探究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及引出电路:

同学们,你们认识桌上的这些材料吗?

如果把它们组合起来会有什么现象?

教师出示组合的电路,指出灯泡亮了,说明电流经过了小灯泡。

教师故意断开导线,问:

“现在出现了什么情况?

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

这个由小灯泡、电池、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线叫电路。

(板书电路)

[设计意图:

通过小灯泡的亮灭,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电路的概念,为下面的故障作铺垫。

]

(二)组装电路:

1、这些材料你能组合吗?

在组合前,老师有个问题:

“你们在组装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问题?

2、比一比,哪组快?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教师创设情境,提供有问题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三)交流讨论:

1、说一说你们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

小灯泡没有亮是怎么回事?

引出课题,板书:

电路出故障了。

2、你们知道小灯泡在组装过程中,你还有什么问题?

3、你们知道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吗?

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在科学文件夹上。

4、交流讨论的记录,教师整理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小组讨论,猜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鼓励学生提问,学会做好讨论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四)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1、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找到了,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说一说,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步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电路故障,也为引出电路检测器作铺垫。

2、我们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检查。

3、(分发材料)学生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必要时,教师可以辅导)展示几组好的电路检测器。

通过动手做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电路检测器。

4、我们用它怎么来检测呢?

教师可以指导使用方法,讲清检测标准,然后让学生检测演示。

这个环节很重要,教师要指导使用方法,讲清检测标准,建议可以使用检测器电路图,这样可以更清楚明了易懂。

5、现在你能准确找到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吗?

在刚才的电路上试一试、找一找?

这一步旨在让学生学会使用电路检测器。

6、说一说,你们检测出来电路是什么故障吗?

7、你能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吗?

(每组需要的材料可以派人到讲台上领取)

学生找到故障后,又自己去解决故障,有一种胜利成功的感觉。

(五)课外延伸

1、如果家里的日光灯不亮了,能不能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

为什么?

2、你能用其他方法检测吗?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后,分别出示电笔、万用表,而且简要说明电路检测器只是万用表的一个“小弟弟”。

此环节是警告学生不能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220v的家用电器电路,渗透安全用电教育。

此外让学生了解其他检测方法,增长知识,扩大视野。

(六)小结:

说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自评自己及小组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让学生学会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以便教师在下一轮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07年3月

【篇二: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点亮小灯泡

3简单电路

4电路出故障了

5导体与绝缘体

6做个小开关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油菜花开了

2各种各样的花

3花、果实和种子

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种子的萌发

6动物的卵

7动物的繁殖活动

第三单元食物

1一天的食物

2食物中的营养

3营养要均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面包发霉了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岩石的组成

4观察、描述矿物

(一)

5观察、描述矿物

(二)

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岩石、矿物和我们

一、单元教学意义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

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

?

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

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

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

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

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

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属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

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

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

----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

----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