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942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拓展模块上文言文总复习Word文件下载.docx

A.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文:

登上至高无上的尊位,拿着刑具逼迫天下百姓。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做藩篱的军营中。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

自以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功业。

(二)

1.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序八州而朝同列

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

2.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

铸以为金人十二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君何以知燕王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7.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亡”用法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吞二周而亡诸侯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诸侯已困矣

D.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三)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华,华山;

河,黄河)。

B.陈利兵而谁何(精锐的士兵)

C.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D.奋六世之余烈(发展)

2.下列加点词不是名词做状语的一项是()

A.天下云集响应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C.却匈奴七百余里D.赢粮而景从

3.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商君佐之B.而倔起阡陌之中C.南取百越之地D.焚百家之言

4.下列句子翻译准确的一句()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A.铸造成金人像十二尊,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

B.铸造成十二尊金人像,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

C.铸造成十二尊金属人像,以便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

D.铸造成十二尊金人像,以便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

《鸿门宴》练习

1.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B.范增数目项王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张良出,要项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做动词)B.道芷阳间行(名词做动词)

C.吾得兄事之(名词做动词)D.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做状语)

3.下列句子跟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沛公安在

A.大王来何操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D.谨使张良奉白璧一双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j‘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

今河北省,河南:

今河南省)B.竖子不足与谋(骂人的话,等于说“小子”)

C.旦日飨士卒(犒劳,用酒食款待宾客)D.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去).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一)复习指导大绿皮148

1.下列“于”字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寡人之于国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移其民于河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归罪)B.河内凶(黄河以北)C.弃甲曳兵而走(士兵)D.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同“途”,路上)

3.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孟子认为只有施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治天下。

下列各句没有体现“仁政”内容的一项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日:

“非我也,岁也。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

(二)

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弃甲曳兵而走(兵器)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服)

D.然而不王者(统一天下)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D.数罟不入洿池

3、下列文言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介宾短语后置句)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被动句)

D.非我也,兵也。

(省略句)

E.古之人不余欺也。

(倒装句)

4、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悌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归咎于岁月,那天下的老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我对于国家,可谓费尽了心血)

D.王好战,请以战喻。

(大王喜欢打仗,就用打仗来作比喻)

(三)2016高考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一项是()

A、弃甲曳兵而走兵:

士兵

B、数罟不入洿池罟:

用网捕鱼

C、邻国之民不加少加:

增加

D、凃有饿莩而不知发发;

打开粮仓

2、下列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申之以孝悌之义

A、会于会稽山山阴之兰亭B、君何以知燕王C、移其粟于河内D、求人可以报秦者

3、下了个项加点字与“养生丧死无憾”中的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毫毛不敢有所近B宁许以负秦曲C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下列分析争取的一项是()

A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

B在本文中,孟子主要阐述了“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及“行王道”的具体做法。

、C文中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

E全文围绕市“民加多”的话题,巧妙设喻,巧设话题,先正后反,排比夸张,气势磅礴。

(四)对口升学考试复习指导149语文复习指南91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加:

增加

B、弃甲曳兵而走曳:

拖着

C、数罟不入洿池罟: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莩:

野草

2、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移其粟于河内

C、君何以知燕王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3、下列各项目中加点字与“养生丧死”中的“生”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B、宁许以负秦曲C、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D、毫毛不敢有所近

4、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

B、本文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及“行王道”的具体做法,兵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D、全文围绕使“民加多”的话题,巧妙设喻。

先正后反,排比铺张,气势磅礴。

(五)对口强化模拟试题红皮21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项是()

A、王无罪岁罪归罪B、河内凶河内黄河以北地区

C、弃甲曳兵而走兵士兵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路上

2、下列各句中“于”字的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寡人之于国也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直栏横槛,多于九国之城郭D、移其民于河东

3、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霾两轮兮絷四马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

B、本文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及“行王道”的具体做法,并对当时人人平等的社会现实给予了高度赞美。

C、本文段落分明,层次尽力然,结构严谨;

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从容不迫D、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本文在语言上使用了整齐的排偶句式,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五)强化模拟试题89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

密网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死:

丧失生命

C、谨庠序之教庠序:

古代的地方学校D、鸡豚狗彘之畜豚:

小猪

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A树之以桑B王道之使也C百亩之田D察邻国之政

3、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当其欣其所遇B、玉斗一双C、弃甲曳兵而走D、不吾知也

4、孟子的谈话具有雄辩的气势,这一部分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

A、使用比喻句式B、使用对偶句式C、使用排比句式D、使用排比句式

(六)强化模拟试题红皮119

1、对下列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不可胜食也胜:

尽,完B、斧斤以时入山林以:

按照

C、树之以桑树:

种植D、谨庠序之教谨:

郑重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是使民养丧死无憾也

A、唯利是图B、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C、谁能定是非之真D、是又在六国之下也

3、下列各句也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死生亦大矣B、未之有也C、以吾一日长乎尔D、铸以为金人十二

4、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目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却一不小心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本文体现了孟子“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

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D、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特点,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兰亭集序》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虚诞()癸丑()万殊()峻()岭

殇子()会稽()形骸()会晤()

悼念()修禊()骋怀()符契()

嗟悼()流觞()激湍()曲水()

2、下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悟言一室之内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