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911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其余课程可根据专业整体改革思路,设置为模块式或融合式学科课程,既要满足“岗位人”、“职业人”的需要,又要考虑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的要求。

4.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可根据各自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制订相适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要充分考虑本院及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条件,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的关系。

课程要重视实践性教学,创造条件加大校内生产性(或仿真生产)实训比例,切实在校内外顶岗实习中体现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5.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适应自身基础和智能特点发展个性。

课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基础课程要组织分级教学,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

二、课程标准的制订程序

1.课程标准由各系部组织相关教研室制订,在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主持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贯彻学校制订课程标准的各项原则和具体要求,对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

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负责执笔起草。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专业核心课程要与行业企业专家充分沟通研讨,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由相应专业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组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完成课程设计工作。

2.教研室负责组织相关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集体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初稿。

系、部组织有关专家对课程标准初稿论证审议后,系部主任审批签字报送教务处。

3.教务处按本办法对课程标准进行审查、汇总后,由主管院长审批执行。

教务处应就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要求进行宏观指导,对需要统一的部分,做出明确规定,协调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各系、部之间的关系,确保制订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质量标准。

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

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开设的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均应制订课程标准。

不同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

四、课程标准的执行和管理

1.课程标准是学院具有法规性质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必须严肃认真执行。

各教研室要认真依据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或编写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组织实施教学,进行教学评价;

学院各部门要为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各教学环节的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2.任课教师应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任课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在执行课程标准时,在保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根据当时的培养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

各教研室在执行课程标准遇到问题应及时向系主任和教务处报告,研究并妥善解决。

3.各教学单位和教务处应对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组织经常性检查,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时,将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列入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课程标准的完善与优化须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和修正。

科技和经济发展及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也要求适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各教研室对课程标准进行较大幅度调整时,应向系部提出修订申请。

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和程序与制订的要求相同。

五、建立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课程标准应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

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讲授一门门课程来实现的,课程标准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如课程标准脱离了培养目标,也就失去了意义。

2.应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

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是新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

因此,课程标准不能只规定知识和能力标准,而应将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融入相应的素质教育内容以及应该达到的具体要求。

3.课程标准应该是合格标准,而不是选拔标准。

课程标准的制定不应过分强调选拔与淘汰,而应强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应理解为课程的基本要求,应有一定弹性。

为学生提出一个基本能达到的学习要求,使其在个性上能得到一定张扬。

4.课程标准应面向未来。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及其技术技能结构,应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深化。

适应未来的课程,必定是综合考虑现在和未来需要的课程,是把发展潜在能力与获得技能结合在一起,体现行业主流技术、核心技术,介绍行业的先进技术、未来技术的课程。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

附件一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此格式为参考格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修改)

×

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

授课单位:

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

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

1.2课程基本理念

例如:

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等。

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等。

1.3课程设计思路

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任务完成的需要、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活动设计目的、课时安排说明、学习程度用语说明等。

要将组成课程的每一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尽量按照相应的专项能力在实际职业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排序。

排序的原则是:

将专项能力中频度高和要求掌握程度高者所对应的教学单元确定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低的转化为一般要求;

将难度高的专项能力所对应的教学单元定为教学中的难点。

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

针对行业特点,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课堂+景区”、“课堂与车间合一”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入手,专业能力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目的的、符合专业要求的、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

如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实际的技能和知识。

它是和职业直接相关的能力,具有职业特殊性。

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的,一般有具体和明确的方式、手段的能力。

它主要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

方法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

职业方法能力包括:

“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职业社会能力包括:

“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1课程内容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

学习单元

参考学时

情境名称

情境描述

情境1

 

情境2

情境……

3.2学习情境设计

各学习情境划分子情境或学习单元的设计思路,对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并说明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建议。

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情境1: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方法能力目标:

社会能力目标: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参考课时

 1.……

4.课程实施

4.1教学条件(此处相应教学条件的描述可以简写)

4.1.1软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课程对校内生产性或物理仿真(实物模拟仿真)、半物理仿真(混合仿真)和计算机仿真(数字仿真)实训基地条件的要求,主要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媒体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工学结合、社会资源等。

网络资源建设,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

4.1.2师资条件

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要求。

4.2教学方法建议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如何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也可以将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并入前面“课程内容与要求”,按教学单元介绍所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3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体例建议:

(1)教学目标,

(2)工作任务,(3)实践操作(相关实践知识),(4)问题探究(相关理论知识),(5)知识拓展(选学内容),(6)练习。

教材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5.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教学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为的理念。

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

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

在设计教学考核方式时,不再简单进行理论知识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